郑板桥: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提起郑板桥,世人皆知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究竟难在何处?
难就难在鸡毛蒜皮不计较,大是大非不糊涂。
反观生活中的不少人,整日为一点蝇头小利纠缠不休,遇到原则性问题反倒随波逐流,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完全是本末倒置。
1
小事不计较,是一种心态。
老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其实是在给自己添堵。
小事上懂得退让的人,往往有大智慧、大格局。
《桐城县志》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清康熙年间,桐城张家在修葺祖宅时,就宅基边界问题与邻居吴家发生了争执。
两家大宅都是祖传的产业,年代已久,谁占了谁三分地本就是笔糊涂账。涉及祖产,谁都不肯退让分毫。
张家家主张英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小小的民事纠纷牵扯到尚书大人,就连官府都不愿沾惹是非。
眼看矛盾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飞书进京,把这件事禀报张英,打算让他出面摆平吴家 。
张英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大笔一挥赋诗一首,诗曰: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遵照诗意,主动将垣墙拆掉,向自家园内退让三尺。谁知这一举动竟然感动了隔壁吴家,也效仿张家把围墙后撤三尺。
自此两家院墙间,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可供乡邻们自由通过。桐城六尺巷由此得名。
2
大事不糊涂,是一种原则。
在原则性问题上要明确底线,遇事不做墙头草,待人不做烂好人。
人的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原则,才是真正的靠谱。
都说字如其人,做人标榜“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就连书法作品都很“不正经”。他在汉隶中混入行、楷、草的写法,美其名曰“六分半书”。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写字不守常规的人,在为官批复乡民诉状时,无论处理什么问题,哪怕发怒斥责刁民,回复的批文也从不潦草含糊,足见其为民负责的精神。
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期间,正逢大饥荒,严重到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他不顾上峰阻挠,提前开仓放粮,救活了数万名灾民,可自己却因此罢官还乡,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擅画竹,曾在画旁题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表达出的傲气风骨,与世人常谈的“难得糊涂”大不相同。
不斤斤计较是他的胸襟,不同流合污是他的态度。
3
小事不计较,才会有大气度,平静看待世间的纷扰,身居闹市而心怀宁静;
大事不糊涂,才会有大格局,不被眼前小利所诱惑,俯仰无愧于天地内心。
生活不是计算题,鸡毛蒜皮别算计;
生活不是糊涂账,心中有数才不慌。
守住内心的宁静,守住做人的良知。
相关文章
-
晚清最擅长打外战的一支军队 为中国圈回百万国土
-
一代天骄毛泽东印章有什么样的价值
-
凌烟阁功臣被执行死刑之前,向李世民提了一个要求
-
北伐战争还没开打,皖系军阀怎么就衰落了?
-
葫芦套抗战老兵一路走好
-
一篇文章价值350万?从这个人手中写出来的文字,真的是一字千金
-
看似疯癫实则神仙,有人想迁移祖坟,他一席话助人于无形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3,“向雷锋同志学习”
-
科技赋能文物新生创新厚培文化沃土
-
曹操家族DNA DNA解密曹操家世
-
揭秘:历史上毫无生育能力的杨贵妃为何能留下后代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
海珠码头的枪响,民国海军总长被刺之谜
-
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
蒙古西征有多残暴 蒙古军如此残暴的原因是什么
-
这个不知名的小地方,牺牲一军长,元帅差点负伤,令两幸存者均为大将!
-
中国古代第一高危职业是什么?不仔细计算,您恐怕想象不到
-
大年初三为什么要晚起?
-
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智取(周亚夫功劳很大)
-
古代通房丫鬟可怜吗?她们偷着乐都来不及,你或许不信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许世友说一不二,唯有一部属敢顶嘴,许大将军从不生气
-
古代女子四件私人用品,曾经件件羞于见人,如今已不是新鲜物
-
电视剧《人世间》:没有完美充满缺憾,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
-
中朝联军在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中曾受屈辱?
-
身为太后却给别国国君当情妇达30年?还生下两儿?真相让人感慨
-
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什么?氢元素为什么这么多(90%)
-
泾县桃花潭万村的扶风会馆
-
中国远古史—祝融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