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战争史料 > \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原标题: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在越南人民军建军7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抗日、抗法、抗美、统一、侵柬、中越等长期多次战争,也涌现出了众多久经沙场的战将,为世界军事史写上了特殊的一笔。其中,分别在战略、战术领域全军称雄的,当数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武元甲是中国人民熟知的人物。他为知识分子出身,积极投身祖国独立运动,受到越共领袖胡志明赏识,半路改学军事,成为越南人民军的主要创建者,也是越军中第一个少将和第一个大将军衔获得者。他长期担任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并以越共中央军委书记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先后协助胡志明、黎笋领导了越南现代史上的多次战争。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武元甲一生的军事成就可谓辉煌,但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其中包含了浓厚的中国因素。在二战结束法国势力重返印支并与越盟(“越南独立同盟”,越共主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组织)闹翻后,胡志明、武元甲指挥的越盟武装力量根本不是法军对手,只能苦苦支撑,侥幸未灭。直到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始大举援越,形势才得到改观。仅从1950年到1954年期间,中国就向越盟提供了各种枪支116000支(挺)、各种火炮420门、大批配套的弹药以及通讯和工兵器材等物资。还帮助越盟在中国境内整训军队,越南人民军早期的几个主力步兵师大都是这个时期完成正规化整编的。中国又在昆明设立步兵学校,培训了大批越南人民军军官。同时中国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入越,协助越方进行抗法战争,中国军事顾问甚至配到了越军的营一级部队。著名的陈赓大将就是作为中共中央代表,于1950年7月进入越南,帮助越军总司令武元甲组织实施了边界战役。这一战役歼灭法伪军8000余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的高平、谅山、太原、老街、七溪、那岑、同登、禄平、亭立、安州、沙巴等城市县镇,摧毁了法军在越北边境的防御体系,打通了长达100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一举扭转了战局。越南人民军战役指挥部在战后的总结报告中高度评价说:这一仗,彻底粉碎了法国殖民者封锁边境、孤立越南的战略意图,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产生极大影响;这是越南“抗战史上一次最大的胜利”,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适合我国的环境和武装斗争”。

武元甲在这次战役中也获益极大,明白了“仗还可以这样打”。从此,他虚心向中国军事顾问学习请教,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极大促进了其个人军事指挥才能的提高。在越法间决定性的绞肉机般的奠边府战役中,由于越军攻坚时伤亡过大,武元甲受到了极大压力,因而病倒军中。关键时刻,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亲自去给他打气助威,并从勘察到部署,从战术到技术等方面都给予武元甲以很大帮助,使他振作起来。终于,经过55天的殊死决战,将袭占奠边府的1.6万多法军全部歼灭。这一战彻底打掉了法国人的信心,迫使法国政府签订了《日内瓦协议》,从越南全部撤出,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北方也得到全部解放。正是缘于上述历史惠泽,虽然以后中越关系经历几度起伏,武元甲亦对中国抱有比较复杂的感情,但他从不否认在军事上受到过中国人很多帮助。特别是对于陈赓大将,尽管他们在一起工作接触仅有3个月时间,但武元甲对陈赓的尊敬保持了一生。后来他每次到中国,公务之余几乎都会去探望陈赓一家。2003年陈赓诞辰100周年时,武元甲还亲自撰文向中国军人当年的帮助表达了诚挚感谢和对陈赓家属表示慰问。

法国人前脚一走,美国人就迅速介入印度支那地区,扶植南越另外成立了西贡政权,与北越政权相对抗。如此便导致印支地区事态严重复杂化,为下一场更大的战争埋下了导火索。对于国家统一问题,武元甲是越共党内坚决的主战派,认为应当不顾外界压力以武装斗争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作为越南人民军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的领袖胡志明。在武元甲和党内南方派首领黎笋等人的极力主张推动下,越共中央不顾中国和苏联的反对,于1959年越南劳动党扩大的二届十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在越南南方建立武装力量,以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议。其后便建立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表面上是南方主张国家统一的独立政治组织,实际由越南劳动党南方局领导,并派出越南人民军的第二大将阮志清赴南方组建武装力量及负责军事指挥。

在艰苦而漫长的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中,武元甲殚精竭虑,不屈不挠,主持制定了与敌人作战的总的战略方针,不断组织越南人民军正规部队渗入南方,与南方解放武装力量携手同美军、南越军及其他仆从军战斗。为此而开辟的著名的“胡志明小道”,也成为了越战中的传奇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武元甲先后策划组织指挥了以规模巨大和血腥惨烈而名垂越战的1968年新春攻势(又称“顺化战役”,西方称“春节攻势”)和1972年春夏季攻势(又称“阮惠战役”,西方称“复活节攻势”)。前者在付出重大代价的同时也重挫了美国人的信心,激起了其国内巨大的反战浪潮,实际上成为了越南战争的转折点;后者则在军事上否定了北纬17度分界线,进一步沉重打击了南越政权,为1975年的统一总攻势(越方称为“总进攻和总奋起”)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对于祖国解放战争的前途,武元甲曾表示:“长期来说,没有什么障碍能够阻挡,所以从不悲观。”他有一句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如此蔑视死亡追求胜利的意志,令对手不寒而栗。怕多死人的美国人最后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在1973年1月拉南越政府同北越政府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和平协定》),尔后迅速从越南撤出了美国的绝大部分军事力量(还留下了一些象征性的军事人员)。面对国家统一的历史机遇,武元甲坚决主战,在越共最高领导人党的总书记黎笋的坚定支持下,平息了党内的反对声音,确立了继续“武统”的决策。最后,越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越南人民军及南方解放武装力量于1975年春季发起了决定性的“总进攻和总奋起”战役,一举扫灭南越当局,终于实现了国家统一。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在越南取得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统一的30多年艰辛奋斗时期,武元甲成为了这一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人物,也为世界所瞩目。著名的美国《时代》杂志曾分别在1966年1月、1968年2月和1972年5月三次将武元甲登为封面人物。西方人称他为“奠边府之虎”、“红色拿破仑”、“白雪覆盖的火山”等,给予了武元甲高度的历史评价。能在正面硬刚的较量中让侵略者折服,武元甲不愧为越南人心中传奇的民族英雄。

当2013年10月4日百岁高龄的武元甲辞世后,越南政府和人民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两天国葬纪念仪式。对此越南媒体是这样宣称的:“武元甲一生为人比较清廉,道德上受人尊重,加上他在军事方面的特殊贡献,因此人民一直对他非常爱戴,以国葬为他送行是理所当然的。能够获得如此崇高评价的逝世领导人,在越南也只有胡志明和武元甲两位。”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对于阮友安中国人民恐怕会陌生一些。他于1926年出生在越南太平省(今宁平省嘉远县),工人家庭出身。1945年8月参加越南解放军(即越南人民军的前身)。1946年2月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今越南共产党)。抗法战争时期在越南人民军中当过营长,后任步兵316师98团团长。战后升任西北军区副参谋长。1958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3年晋升上校,任步兵325师师长。1964年底率部到越南南方支援武装斗争,次年11月出任西原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阮友安在抗法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参加过边界、奠边府等著名战役,是从士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典范,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术家,并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大放异彩。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1965年10月,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B3战场(即西原战场)指挥部发动了波莱梅战役,调来越南人民军的3个精锐步兵团(即步兵33团、66团和320团),企图拔除南越军队据守的波莱梅据点,同时消灭敢于来援的南越军和美军。这次战役组建了统一的前线指挥部,由西原军区司令兼政委朱辉珉任总指挥,阮友安担任朱辉珉的副司令兼参谋长,邓武协为前线指挥部政治局主任。

此时,根据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提出的著名的“搜索并歼灭”战略,美军第1骑兵师(在朝鲜战场上和志愿军交过手的骑兵第1师番号战后即被撤销,1965年又在原第11空中突击师的基础上加上配属的步兵和炮兵部队重新组建了第1骑兵师,成为了大量使用武装直升机作战的师级空中突击部队)奉命加入战斗,依托快速空中机动能力在这一地区不断搜索,支援南越军队作战,准备把越共武装力量抓出来一举消灭。结果第1骑兵师先后与越军步兵66团、33团在德浪河谷地区发生遭遇战,这也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直升机机降作战。2002年上映的一部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美国越战影片《我们曾经是战士》中,便大肆渲染了当时残酷激烈的战斗过程,厮杀场面火爆,在军迷中很有口碑。

梅尔•吉布森在影片中饰演的是第一批带队闯入德浪河谷的美第1骑兵师7团1营营长哈罗德•穆尔中校。结果穆尔的营遭到了越军的包围攻击,陷入苦战,情况一度很危急。后来总算是在空中支援下获救脱险,参战的450人中阵亡79人,负伤121人。穆尔宣称杀伤越军1215人,其中击毙834人。有意思的是,穆尔很快就将击毙越军的人数减为634人,而总杀伤人数不变。越军史料则坚决打了美国人的脸。步兵66团(后来被称为“波莱梅团”)团史称此战只有55人阵亡,另有100人受伤。如果仅以双方计算的各自伤亡人数看,第1骑兵师在拥有空中支援巨大火力优势的情况下还打成这个样子,其战斗效能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至于穆尔战后宣称的击毙越军数字,以及影片中打得越军尸横遍地的画面,也只能是让美国观众画饼充饥了。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穆尔那个营打得只是德浪河谷的初战,该营撤出战场后,由第1骑兵师7团2营和5团1营接替其任务。然而阮友安(影片中由丹•杨饰演,误称他为北越第33团中校团长)等人抓住敌人新到的战机,迅速将66团的预备队和33团一部投入出击,打了初上阵的第1骑兵师7团2营一个措手不及。经过16个小时艰苦战斗,骑2营伤亡惨重,共有155人阵亡,负伤124人。根据越军史料,在该战斗中阵亡153人,负伤46人。至此,德浪河谷之战才算是真正落下了帷幕。整个战斗中,美军阵亡234人,负伤245人,总计损失479人。同时宣称击毙越军1037人,击伤1000余人。而据邓武协将军的记载,参战越军共阵亡208人,负伤146人,总损失354人,远少于美军宣称的数字。

德浪河谷这一仗,让美国人牢牢记住了越军中负责一线主要指挥的阮友安。尽管此战越军并没有达成夺取波莱梅和大量歼灭来援美越军的企图,但在敌我火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出色组织战术,打得英勇顽强,重创了骄兵上阵的美军精锐空中突击部队,使得威斯特摩兰将军的“搜索并歼灭”战略从一开始便露出了华而不实的原形。由于冷战的特殊因素,越南战争的实质就是一场拼消耗、比耐力、斗意志的长距离有限战争,越军只要能够有效保存自己并不断打击敌人,使得战争的结束看上去遥遥无期,那么首先撑不下去的只能是不敢多死人的民主国家美国。德浪河谷并不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斗,但其重要意义却在日后益发显现出来,而阮友安之名也从此流行于西方军界。

德浪河谷之战后,为指挥方便,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高指挥部指示成立了步兵第1师,由阮友安任师长,下辖参加过波莱梅战役的步兵33、66、320团,为地区主力师。在1967年11月进行的德都1号战役中,阮友安指挥步兵第1师重创美国陆军第173空降旅,取得了西原战场对美军作战最大的战役胜利。1968年阮友安离开西原军区,调到越南驻老挝志愿军司令部工作。1970年初协助司令员武立组织指挥了139号战役,大败皇家老挝陆军,保障了对查尔平原的控制权。不久,阮友安出任步兵308师师长。

在1971年的南寮——9号公路反攻战役(南越方称为“兰山719”行动)中,阮友安指挥步兵308师勇猛出击,相继歼灭南越国军第21别动营和有“黑虎营”之誉的南越国军第39别动营大部,在16号公路地域先拔头筹,孤立了班东的南越守军,为战役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1972年,阮友安指挥老挝战场的越南人民军步兵312师、316师、886团、335团、88团等主力部队发起“Z”战役,经过与皇家老挝陆军反复争夺后攻占了重镇桑通和龙镇,牢牢掌握了对查尔平原的控制权。1972年春越南人民军和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向南越发动战略进攻(西方称为“复活节攻势”),其间遭到南越军在美国海空军支援下的有力反攻,伤亡惨重,遭到挫折。这时阮友安临危受命,再次指挥步兵308师参加广治战役,击退了南越国军伞兵师团的反击,保障了在广治市内和古城的步兵48团、95团的侧翼安全。接着,他又率步兵308师在后汉河防御战中粉碎了南越国军伞兵师团和海军陆战师团的多次冲击,保住了广治省新解放区。由于阮友安战功卓著,被中央派赴苏联深造学习,并于1974年晋升为少将。1975年1月,越南人民军第2军军长黄文泰晋升上将并调任副总参谋长,刚从苏联学成归来的阮友安受命接任第2军军长。

1975年春季,越共中央和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向南越发起了决定性的“总进攻和总奋起”战役。阮友安和政委黎灵少将指挥第2军在治天方向发起突击,与兄弟部队协同连续夺取古都顺化和重镇岘港,彻底击溃并歼灭南越国军第1军团,为主力进军西贡扫除了障碍。尔后阮友安又指挥第2军参加胡志明战役,各部猛打猛冲,势如摧枯拉朽。其麾下第203坦克装甲车旅390号战车第一个冲进西贡总统府,在独立宫顶楼升起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红蓝金星旗,时间是1975年4月30日11时30分。艰苦卓绝的越南统一战争终于结束了,阮友安和他的战友们分享了这一辉煌的历史荣誉!

越南统一后,阮友安于1980年晋升为中将。1983年任军队竞赛委员会主任。1984年11月接替杜程任第二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1985年2月,越军在中越边境的老山战场接连失利,阮友安再次临危受命,接替黎威密出任第二军区河江前指司令,这是他一生中指挥的最后一次作战。令阮友安没想到的是,他刚上任,就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当头一棒。

1985年3月8日,在老山轮战的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组织部队实施“852行动计划”,一次出动5个步兵连,同时对越军控制的156高地、166号、167号、168号、138号高地、小尖山、南嘎等7个据点实施出击作战,进一步控制敌我阵地间隙地带和前沿缓冲地段,并配合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缅甸、泰国的出访。这一战持续时间达4昼夜,是一次大面积的反常用兵,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出击部队经过战斗成功夺取了小尖山、156高地、138号、166号、168号高地及南嘎地区的控制权,接连抗击了越军从班至团规模的反扑30余次,牢牢守住了既得阵地,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歼敌1200余人,极大改善了阵地防御态势,并直接威胁了清水口子一带的越军防御体系。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作战期间越军到处吃紧,顾此失彼,被打得非常狼狈。阮友安亲自到前沿视察,并紧急调整部署组织反扑。然而中国军队攻强守固,未让越军挽回一点面子。阮友安在向第二军区司令武立报告战况时,不得不承认道:“我到前面看过,这个部队很凶猛,有很多风格不同于以前的部队。”“前沿兄弟们也说,‘这个部队很凶!很凶猛!’”由于连续组织反扑未能奏效,为重新巩固一线防御,阮友安只好命令部队偃旗息鼓。

此后,阮友安又参与设计并指挥了“堑壕延伸”行动、“M1-T5”计划和“M-2”计划等攻势,反复向中国军队阵地进攻、偷袭和袭扰,但都无功而返。他不得不承认,越军与中国军队相比缺乏综合国力支撑,这是根本性差距,怎么打也看不到取胜的希望。如此现实对于任何一位有抱负的将领来说都是痛苦的。抗法、抗美和统一战争中的卓越战术家阮友安也终于在老山战场铩羽,不得不吞下了角力失败、一筹莫展的苦果。正如1984年4.28之战时丢失老山的越军步兵31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裴尼乐在几十年后所言:我是有战败的责任,但当时即使换别人来,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1986年,阮友安晋升为上将。1987年7月,武立上将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阮友安受命担任第二军区代理司令。随着中越战争走向尾声,阮友安的战场使命也画上了句号。1988年,阮友安调任陆军学院院长。1995年4月9日,阮友安在河内病逝,享年69岁。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