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茶学民俗 赏叶做书签 新京报小记者走进教学植物园
熬(nāo)茶需要哪些原料?同样的原料,如果加入的重量和时间不一样会对茶的口味产生哪些影响?作为青海地区的特有茶饮,熬茶背后藏着哪些有意思的历史和民俗?北京秋天那些漂亮的红叶、黄叶分别是哪些树木的叶子?古人看见落叶写出了哪些流传至今的名句佳篇?……
近日,新京报小记者走进北京教学植物园亲手实践“熬茶”的制作过程,学习制作叶脉书签。
茯茶、草果、荆芥、青盐、花椒、姜皮,看到桌上摆放的熬(nāo)茶配料,小记者们已经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试。在动手操作之前,北京教学植物园自然教育老师赵芳给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熬茶的历史,并让每组小记者选出组长、宣传员、操作员、记录员等不同角色,分工负责。
让小记者们没想到的是,看似简单的熬茶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几种配料都有各自最大用量,荆芥加入茶中熬煮的时间也很有讲究。现场操作中,有的小组因为青盐放得太少,导致茶味过淡,有的小组则记错了放入荆芥熬煮的时间,导致茶味太苦。熬制结束后,小记者们互相品尝了各组制作的熬茶,并总结自己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
这队小记者忙着熬茶的同时,另一队小记者正在忙着辨认“植物大侠”的身体到底藏着哪几种树叶,努力回忆“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哪首古诗里的名句。
在制作叶脉书签之前,北京教学植物园自然教育教师辛蓓给孩子们先上了一堂“诗词鉴赏”课,带着小记者们一起体会古诗里的秋意。在辨认完不同的树叶品种,了解叶结构之后,小记者们最期待的叶脉制作环节终于开始了。
小记者们夹起经过氢氧化钠浸泡的树叶,并用牙刷小心翼翼地顺着叶脉的方向刷掉叶肉,一不小心就会把树叶刷破,看似简单的环节实则是需要孩子们十足耐心和细心。树叶刷好晾干后,就到了写诗环节,小记者们在封装纸上用荧光笔写下了自己喜欢的诗词,并附上几乎透明的叶脉片。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小记者都做出了漂亮的叶脉书签。
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编辑 郭圆宇 校对 赵琳
相关文章
-
只是朋友?意媒跟拍伊卡尔迪与一神秘女子动作亲密
-
洗澡毛巾可以擦头发吗 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毛巾
-
茶叶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能喝(口感、香气会差很多)
-
即将收费!阜阳人抓紧
-
晚上揉肚子减肥吗 晚上揉肚子有哪些好处
-
小罗支付160万保证金后离开监狱,转至酒店软禁
-
吃黑巧克力的好处和坏处 100%纯黑巧克力减肥吗
-
第一任天帝是谁 第一任天帝怎么退位的(东皇太一)
-
对联怎么来的 对联的起源时间
-
西兰花是发物吗 吃西兰花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
蚕丝被能用滚筒洗吗 不能(水洗影响性能)
-
兰州水果特产有哪些 五种兰州特色水果不能错过
-
男子网购孔雀蛋孵出鸭子:807元孔雀蛋,孵化32天(真心错付)
-
狮驼国有多恐怖?为什么孙悟空看了都害怕
-
喝红糖姜茶会发胖吗 红糖姜茶适合什么人喝
-
一辆电动车自燃,烧毁整个车棚!赔偿成了难题!
-
94岁大爷有19位妻子100多个娃最小的妻子仅24岁已怀孕
-
中国南北方分别包括哪些城市
-
“天狮”传销涉恶组织115人被公诉:涉非法拘禁、传销两罪
-
白茶是什么茶?颜色纯白形似银针(微发酵茶类)
-
斯里兰卡在什么地方
-
受降雪影响,兰州多条公交线路停运,部分高速公路封闭,还有……
-
神马逻辑?烫胸习俗竟是为了防止强暴
-
59元饮料被偷喝!女大学生怒验DNA揪贼 1.8万全民买单
-
朝阳“深夜食堂” 初步选址三里屯
-
电推子不快了咋磨,放油石上用盐水磨(或拿修理店打磨)
-
麂皮鞋怎么保养,一月保养2次(清洁鞋面喷滋润薄膜)
-
太恐怖?女子进地铁站被安检拦下要求原地卸妆,网友热议...
-
西洋参泡水喝上火吗 吃了可以滋阴补气不会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