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你做好植入芯片的准备了吗?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
挥一挥手,门开了;挥一挥手,打印机开动了;挥一挥手,便利店结账不用扫码了。
为了将这种科幻电影中的常见桥段变为现实,诸多科技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是——芯片植入。
最近我们总能看到类似的新闻:瑞典科技公司Biohax累积为4000名员工植入了芯片,集体拥抱未来。YY创始人李学凌发朋友圈宣扬自己「里程碑」式的芯片植入,说以后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且不论他那枚暗含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科技芯片是真是假,这类新闻或者说炒作,传达给我等看客的信息只有一个——「芯片很牛,不植入就是out of date!」
可既然芯片植入如此牛逼,如此方便快捷,怎么就没流行起来呢?我们要不要做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呢?接下来给大家亮出我的三个观点:
左一点:芯片植入,玩的是什么?
初听芯片植入,大部分人会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新技术,不过你会觉得公交卡高不可攀吗?
没错,目前主流的芯片植入,其技术基础其实就是RFID(射频识别)或者NFC(近场通信),以后还可能会整合进去GPS。
是不是有点幻想破灭的感觉?
事实上1998年,英国科学家凯文·沃里克就成为了第一个植入RFID芯片的人。自然类纪录片,科研人员绑在候鸟脚上的标签,或者牧羊人给自家羊群钉上的耳环都是类似的东西。
所以用了20多年的时间,只是把钉在羊耳朵上的芯片缩小到能藏在人手里,这算哪门子的技术进步?
这其实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人们不用它,是因为它们还不够好用。因为它们没有市场,所以这些设备多年以来没什么变化。
瑞典人民广泛植入的芯片就是我上面说的那种。它所带来的便捷,仅限于你可以不用带公司的门禁卡,或者不需要在合作便利店结账的时候用信用卡了,而这些功能其实早都整合到手机里了。
在机不离手的今天,除非发生极端情况——手机丢了或者坏了,否则还真体现不出来这类植入芯片的价值。
所以芯片植入其实很low?当然不是,也有不low的。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国外已有医疗专家在实验室探索通过外科手术,在帕金森症患者的大脑中植入电极来控制颤抖。这种设备又叫「脑起搏器」。
1995年,美国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研发出第一代「大脑起搏器」并投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震颤。几年后,这项技术也被引入中国。类似的神经刺激器,还能够用来止痛——将电极植入脊髓,来阻截紊乱的神经信号,控制疼痛。
还有比如说李学凌「描绘」的那种,能检测血液样本的芯片。通过高压喷射注射器,将一元硬币大小的传感器贴合到皮肤上,再用配套设备扫描就可以监测血糖指标。基于实时对体内血糖指标的检测,哈佛的科研人员还制造出了人造胰腺。
人造胰腺由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和手机端App组成。其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监测、分析、注射,以达到顶替真正胰腺的效果。
这么一看,芯片植入是不是又高大上起来了?
右一点:你要做赛博格还是原装人?
维基百科上,对赛博格是这样解释的:
赛博格(cyborg),又称电子人、机械化人,即是机械化有机体,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有机体身体的一部分,但思考动作均由有机体控制。通常这样做的目的是借由人工科技来增加或强化生物体的能力。
在身体里植一枚芯片就成机械化有机体了?似乎有点牵强。那大家觉得植多少枚合适?在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芯片植入只是人机结合的第一乐章。
有植入做前提,哈佛大学能造出人造胰腺来控制血糖水平。洛杉矶儿童医院可以为先天性耳聋的幼儿,制造出人造耳蜗,绕过内耳直接刺激大脑中的听觉神经元。不知道安装了人造耳蜗的小朋友,能不能自己调整听到声音的频率,因为如果可以,那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超人了。
所以这也是芯片植入,或者说人造器官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改变游戏规则。
目前我们感受不到是因为芯片不够强大。可如果有一天,一枚芯片可以将人变成超人,而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接受了这种改造,那「原装」人类,会不会因为其竞争力低下,而被淘汰掉呢?到那时的招聘条件上,会不会写上「拥有电子眼者优先录用」呢?毕竟无需充电,随时录像随时拍照,有必要时还能超远对焦,想想都觉得方便。
下一点:植入芯片很酷,只是时机未到
你可能觉得我说的都是《黑镜》中的情节,是科幻。但科幻也分远近。星际争霸和人体改造,哪个近?其实人机结合,在芯片老老实实呆在我们身体外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各位,摸摸兜里的手机。
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指出:一切的技术都是人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媒介延伸人体,赋予它力量,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
最简单的例子,GPS导航会让你失去记路的能力,但它同时又能让你熟悉这世界上的每一条道路。怎么选?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既然基本上没得选,那我们要不要赶快行动起来,给自己也来个能「更好了解自己」的芯片尝尝?我倒是觉得暂时还没必要。芯片植入和所有技术革新一样,只有当它方便到你无法拒绝的时候,才是你该植入芯片的时候。
最后我只希望,芯片真的完全代替手机的那天,各家公司能有点人性:硬件要是一年一更新,心疼的就不只是钱了,肉也会真的痛啊!
▴注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相关文章
-
阿里最强AI芯片发布!1秒处理7.8万张照片,一块顶10块GPU
-
虎牙启用公司级logo及入驻新办公大楼旗下NimoTV进军巴西
-
自如总部摘牌?官方回应称更换logo,业务一切正常
-
【专利解密】工业PCB源头溯源系统世运电路二维码追溯方案
-
提升“算法素养” 加强透明监管
-
用向日葵做微信头像含义是
-
百度高管解读三季度财报:知识产品已积累数十亿条内容
-
回望2018:华为云的顺势和错位
-
做电视的康佳转型做芯片首批存储主控销售一空预计年销1亿颗
-
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梦:流量优势与牌照困境
-
iphone如何批量删除日历日程?
-
深圳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擎
-
苹果iOS12.2禁用了Safari浏览器的WebXR功能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依法对3·15晚会曝光的“越豹WIFI助手”做出行政处罚
-
Canalys: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8%,小米增长73%
-
雅迪牵手范迪塞尔,上演国际新能源市场的速度与激情?
-
盘点2018硅谷巨头7大丑闻
-
OPPO与爱立信签署专利许可协议
-
华为营收将破千亿美元,和苹果相比差多远?
-
视频伪app
-
没有上海户口、五年社保,我是如何“拍”到市区半价二手房的?
-
10月26日国行Mate20发布,售价已确认,网友:不坑了!
-
华为回应《华为美》歌曲,王思聪公司起诉斗鱼|天下网事2.28
-
移动宽带默认密码是多少
-
菲林输出质量受哪些因素影响?-大凡菲林
-
大手笔!马云的这个决定或将联通直接推向巅峰,联通用户了解下
-
AI变革大时代,微众银行AI团队开辟新航道
-
亚马逊中国大败退
-
头条:有营养的内容依旧是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