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出现传奉官?
作者:金玲芝,浙江海洋大学本科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传奉官指的是不经过吏部,而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这是明王朝特有的现象。天顺八年二月,明宪宗通过太监“传奉圣旨”,提拔工匠姚旺卫文思院副使者,这是明代第一个传奉官,前后共存在了7朝160年,在明熹宗时消亡。传奉官人数多时达四千多人,主要有术士、进献珍玩、书画、医士技艺、工匠、僧、道、太监亲属等,为什么明朝会出现这么传奉官?
明宪宗
这和当时明朝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从皇帝个人看来,明初通过废丞相来巩固皇权,随后设立内阁,内阁首辅的职权相当于丞相,而皇帝害怕内阁权力过大,便设立司礼监牵制内阁,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阁和司礼监的共同约束。到了明宪宗时期,皇权突破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共同约束,皇帝可以随意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如任意的提拔传奉官。同时这一举措可以让皇帝在人事安排上更好的按照自身意志行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巩固统治。也可以通过这一措施聚敛财富,以明宪宗为例,当时国库空虚,传奉官进献财务,可以弥补财政不足,积累财富。从社会环境来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需求,明朝中后期社会出现追求时尚、贪图享乐、奢靡浪费,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财富急剧积累的人,下层人士也出现奢侈风气。这种风气也出现在皇室里,皇帝为首的皇室阶层接收了奢侈享乐的消费习气,为侍奉官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明朝市场(网络图)
传奉官的出现首先破坏了明朝铨选制度,降低了明王朝的公信力,降低了官员素质,官员的任免没有通过科举、荐举等正常程序,只是凭着进献财宝、方书,没有真才实学;其次,造成大量国家财政浪费,一些侍奉官的官职只是闲散,可有可无,大量的侍奉官出现,超过了国家所需要的官员数量,造成冗官现象的出现,国家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进而加重民众的赋税负担;最后,加剧政治腐败,一些传奉官便利用财富进行官位买卖,另一些传奉官则掌握了实权,干预朝政,官员之间相互勾结,形成党派,排挤政敌,造成官场政治黑暗。
明代官员像
总而言之,侍奉官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可以说是明朝中后期一大政治弊端。
参考资料:
1.《“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方志远
2.《成化时代的“传奉官”》,王迪
3.《明中叶传奉官研究》,文醒城
相关文章
-
龙阳之好和断袖之癖怎么来的
-
柬埔寨首相洪森
-
昨天嘉兴刚发现的这件宝贝,背后竟有这样一段传奇
-
刘杰:毛泽东两次为《新疆日报》题写报头
-
封建政权下的王爵制度,十分钟看懂古代亲王、郡王、藩王如何区分
-
汉族在越南叫什么?为削弱汉族的凝聚力,他们把汉族分成3个民族
-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
-
【党史学习教育】25048,为什么在这里?
-
连圣人都会以貌取人,且看他都遭遇了什么?
-
马超死亡之谜 马超是生病而死还是被曹操所杀
-
台湾武力收复钓鱼岛计划 为什么终止收复钓鱼岛
-
对越反击战,被俘的越军男女士兵,讲述自己的战争遭遇
-
嵴鼻龙:大型肉食恐龙(长5-6米/鼻骨长有细小冠饰)
-
奇闻趣事:为何古代仕女画册都是单眼皮
-
东西问|仝涛:西藏考古如何发现“穿越喜马拉雅的丝绸之路”?
-
李白向女子表白遭拒,写下的一首诗流传至今已“酸”成名
-
盔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7200万年前)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8日
-
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
从李耳到李鸿章,李姓或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强姓氏”
-
漫漫追寻路,殷殷故土情——程开甲院士寻根记略
-
从李存勖到李嗣源,马背上的后唐,14年而亡
-
拉美西斯二世蛇形手镯送给了谁 如今的手镯位于何处
-
华东野战军12个纵队,哪3个纵队的司令员,后当了大军区司令员
-
依米提·那斯尔:怀揣希望行至远方
-
上将潘凤是什么梗?最早出自三国演义闻酒斩华雄
-
俗语:穷不信四事,富不交两人,是哪四事哪两人?古人的肺腑之言
-
小盾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95亿年前)
-
砂龙:北美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4米/距今1.87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