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影院惨状:万达净利仅增0.3%,星美3/4店关停
搜狐娱乐讯 (哈麦/文)从2016年开始,电影行业的票房暴涨结束。至今过了快两年,也没有好转。
截止11月29日,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近562亿。还剩一个月,如果12月单月票房能超过38亿,全年总票房将突破600亿,年增长率约7.3%,介于前年的3.73%和去年的13.45%之间。如果12月大盘不给力,年增长率会更难看。
电影大环境不好,会影响到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经营者,不仅投资制作电影的公司业绩普遍不理想,被认为风险已经相对很低,靠放电影稳分票房收益的影院,有些也过得很不好,尤其是那些前几年跑马圈地快速扩张的。可以说,曾经步子迈的有多大,如今蛋就扯的有多疼。
比如一直遥遥领先,稳当行业老大的万达影院,今不如昔,优势不再,净利大降。而另一大影投知名品牌星美则遭遇了重创,影院大量关停、欠薪被追讨,麻烦不断,成了行业“老赖”。
有实体资产的放映端,也像只有个空壳的投资制作端一样,到了一个洗牌和价值重估的阶段。
“老大”万达:场均人次连年跌,前三季净利仅增0.3%
万达这些年来一直是影院投资公司里的龙头,年票房一直遥遥领先,稳居行业第一。但是,年票房受每年的新增银幕数、平均票价等很多非稳定因素影响,实际上无法作影投之间的对比。不过,倒有一项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就是场均人次。
在2015年,影市最火爆的时候,万达影投旗下影院的场均人次是40,而排在第二的大地影院是27。但是万达影院的场均人次每年下跌的很快,2016年32,2017年26,到2018年跌到了22。而大地影院这三年来的场均人次分别是19、18、17,相对很稳定。
同样场均人次跌幅较大的还有耀莱影城和中影投资,耀莱影城比万达跌的还要快,场均人次从2015年的46跌到了2018年的21,中影投资介于万达和耀莱之间,算是下跌的里面比较坚挺的,2018年场均人次26,是前八大影投公司里最高的。
看整体的趋势,万达、耀莱、中影等曾经领跑的,如今的头部优势相比几年前已经大幅减弱,影投之间的场均人次逐渐在拉近,呈现出“大家都差不多,大家都不好过”的局面。
当然,场均人次的降低跟快速扩张不无关系,很多新建的影院,尤其是在小城市或非热门购物中心的影院,在揽客方面才起步,不稳定,会拉低影投整体的场均人次。
2014-2017年,万达影院国内每年新增的银幕数分别为369块、570块、994块、1444块。2018年虽然增速放慢了,但前十个月还是新增了491块。
截至2018年10月底,万达共拥有直营影院573家,银幕5062块。截至2014年底的时候,是182家影院,1616块银幕。银幕数四年时间增了三倍多。而全国电影总票房四年时间只增长了两倍。
大肆扩张的结果是单银幕产出不断下降,万达影投2014年的平均单银幕产出为260.42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到2017年跌为16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6倍。
主营业务电影放映收入的毛利率也在不断下降。上市前的2014年,万达影城观影板块的毛利率为19.68%,此后一路下滑,至2017年跌到12.06%。2018半年报公布的最新毛利率为14.46%,而另外两大附属板块广告和商品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为68.3%和60.8%。
这一系列变化最终体现在了财报里。2018年前三季度,万达电影(由万达院线更名而来,主体为万达影院资产)营业收入109亿,同比增7.06%;净利润12.68亿,同比仅增0.31%。而2015-2017年,它的年度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8%、15%、11%。
万达电影曾经的股价很高,是A股影视板块的头部上市公司。后来,王健林想把万达影视资产注入万达电影,结果停牌时间一拖就是一年零四个月,毫无实质性进展。复牌后,在熊市里躲了太久的万达电影股价暴跌,总市值从609亿跌到了如今的372亿。
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万达还是没放弃,想把影视资产并入。不过,万达影视的估值经过多次下调,如今下调到了110亿元。但是万达影视的业绩对赌却调高了,承诺2018-2021年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63亿、8.88亿、10.69亿、12.74亿,年增长率预期分别为16.38%、20.38%、19.18%,要连年稳增。但在影视行业遇冷的当下,能不能完成这样的高承诺业绩,不少投资者会有疑问。
原本的影院资产盈利能力下降,要注入的影视资产本来风险就大,且存在被监管层否决并入的风险,如今372亿市值的万达电影,还要继续等着被市场定价。
“老赖”星美:预估3/4影城已停止经营,欠薪遭员工追讨
从经营数据看,星美影城曾经是非常辉煌的,2015年的时候,仅次于万达、大地、金逸,年度总票房在影投公司里排第四。
但是从2016年就开始滑落了。那一年,星美影投的年度总票房排名跌到了第六,万达、大地、横店等虽然增幅不大,但总票房都在涨,而星美从16.63亿跌到了14.20亿,跌幅14.6%。
2017年,星美年度总票房同比反弹增12%。排名回到第五。
但到了2018年,又下去了,排名跌到了影投里的第七,票房收入相比其他在增长的影投大幅下滑。比如,截止2018年11月,万达、大地、横店等的票房都已经和去年基本持平,或者超过去年,星美10.87亿,和去年的15.93亿比,差了5亿,严重掉队。
这源于星美的危机。据此前的报道,星美旗下很多影院因为拖欠片方的电影分账款,拖欠影城房租、物业费,拖欠员工工资、社保等,已经只能靠放老片为生,或被迫关停了。其中不少还被列进了“失信”名单,成了欠钱不还的“老赖”。
根据猫眼购票平台的信息,北京4家星美影城,世纪金源IMAX店和世界城店已经没有排片信息了,西红门店只有《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滴答屋》、《冰封侠:时空行者》三部片在排映,只有分钟寺店在正常排映当下的热门新片。
世纪金源IMAX店是星美的一个招牌店,已经被商场物业强制断电封停,并贴了要求搬离告示,原因是拖欠房租、物业费。
其他城市的影城也都是类似的情况。上海的9家影城,只有正大IMAX店和金山百联店还在正常营业,其他7家店都已停止了排片。深圳7家店只有3家店还在排片。广州6家店只有1家店还在排片。
二三线城市的影院,状况也都同样糟糕,或者更糟。
一份内部谈话记录显示,星美惠州陈江店从今年6月份开始拖欠物业各项费用达38.26万元,物业多次催缴,要求最低支付10万元;星美常德久光店欠物业房租67.31万元,水电费8.28万元,物业已多次发函催交,并于11月12日强行撤场;星美天津盛林店拖欠物业费用共计89.24万元,物业催缴无效已于11月10日封店。
从月度排映场次数据看,过去一年,星美影投旗下影城的月排映场次最低都在21万场以上。今年前三个月,也基本正常。但是从4月开始,月排映场次开始逐月走低,从4月的20.7万场跌到了8月的14.7万场。然后9月开始突然暴跌,一下子跌到了7.1万场。10月是8.1万场。11月是5.4万场,创下新低。如果跟之前的最低21万场比,砍掉了近四分之三。
也就是说,预估星美四分之三的影城都已经停止排片了。
星美影城这几年扩张速度非常快,方式包括新开、并购等。截至2017年底,星美拥有影城365家,银幕数2290块。而两年半前,星美控股201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影城增至130家,银幕数超过1000块。也就是说,银幕数两年半增长了2.3倍。而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15年-2017年只增长了不到19%。
年初在接受采访时,星美实控人覃辉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会从365家增加到450家,但愿望实现前恶果已经长出来了。
据此前媒体了解的信息,星美每家停业门店欠员工的总薪酬均在二十万元左右。按365家影城四分之三停业来算,光欠薪合计就高达约5500万元。
曾经非常有行业地位的一家影投公司,如今却成了一个连员工工资都给起的烂摊子。
相关文章
-
《怒火重案》《盛夏未来》,上映两天票房创新高,后续票房难增长
-
女版圣诞老人来了!《诺艾尔》发角色海报
-
《热爱》柯蓝妙语连珠定义“家”的内涵
-
刘德华黄晓明《王牌逗王牌》合体成硫磺CP
-
10部高分飙车电影,都是票房口碑俱佳的经典,值得一看和重温!
-
《复仇者联盟4》票房全球排名第二,网友:恐怕要超《战狼2》了
-
年末将至,各国媒体评选年度最佳影片,窥见“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影坛
-
被李小龙追杀,与成龙谈崩,他是香港电影界最后的大佬,却晚景凄凉
-
和暗恋对象当好友是最蠢的决定!
-
范冰冰主演电影《她杀》备受期待,杀青2年还未上映,或将改网播
-
北电院长被查博士论文洗稿,曾拉杨紫关晓彤为90后娇妻拍戏做配!
-
《长津湖》发超长预告,易烊千玺战损妆瞩目,这四点是王炸
-
她才是最初“秋香”原定演员,但因“女神”包袱太重,拒演成就了巩俐!
-
刘德华电影杀青坦言会私下安慰郑秀文与她演到八十岁依然有默契
-
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纪录片定档 展现匠人精神
-
孔二狗与他的《东北往事》:中国式黑帮片还是又一次“货不对板”?
-
如果正义联盟和复仇者联盟对打的话,你觉得谁会赢呢?
-
《巨星嫁到》曝幕后特辑 詹妮弗·洛佩兹本色出演
-
流浪地球登陆香港一场只买十几张票是因为阿丽塔太强势吗?
-
电影《梅艳芳》总票房破1亿
-
八部电影争抢百亿票房,成龙风光不再,最大赢家是他
-
《奇异博士2》X教授大战红女巫,《变形金刚7》男主饰演暗夜狼人
-
在星爷这部精彩的影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
《死侍2:我爱我家》反英雄,誓将至贱无敌风格进行到底
-
杨颖版《鬼吹灯》拿奖最多,评分却不是最高,第一名让人意外
-
2020年腾讯视频第一季度将播的10部自制剧,你比较期待哪几部?
-
她是《血观音》的姐姐,曾对周冬雨拿奖翻白眼,今被爆潜规则上位
-
复联4上映倒计时1个月,香港发中文海报,提前北美2天
-
过世1年!这个男艺人竟首夺大奖 主持人现场崩溃: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