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战争史料 > \

《西游记》与《桃太郎》对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原标题:《西游记》与《桃太郎》对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俗话说:三岁看大。这句话讲得很对。

在日本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桃太郎》。这个故事和“三岁看大”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的可以“三岁看大”,那《桃太郎》对日本人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有一个和《桃太郎》类似的故事,那就是《西游记》。我们也同样来看看“三岁看大”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又有什么影响。做个中日对比,应该会有所发现。

《桃太郎》的故事中,桃太郎带领着狗、猴子和雉鸡去鬼之岛讨伐妖怪,最后满载金银、珊瑚和锦缎凯旋而归。在《西游记》的故事中,三藏法师携着猴子、猪和白龙马三个动物去印度取经。两者的故事结构非常类似,但内容上则存在着天壤之别。

《西游记》与《桃太郎》对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故事围绕着他赴西天取经这件史实为中心而展开。而《桃太郎》中的人物全是虚构的,讨伐鬼之岛是莫须有的事情。故事中也没有涉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在《西游记》中,取经路程长十万八千里,往返共用十四年。数量方面,《西游记》里有九九八十一难,《桃太郎》中根本没有这些内容。桃太郎最后满载金银、珊瑚和锦缎凯旋而归,等于是他实际上占领了鬼之岛。如果将故事看成对战争的歌颂,整个故事就是在宣扬军国主义。往小了说,可以看成是一个强盗行为。《西游记》则是描写了一个很棒的事情,那就是文化交流——去西天取经。因此说两个故事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既然两则故事有这么大的差别,那么毋庸置疑,从小分别听这两个故事长大的中日两国人民,所受的影响也必然不同。即使无视《桃太郎》中的时间和距离得概念,我希望至少在内容上能做一点改动。那就是我们要教化鬼之岛,把它变成理想中的乐土。因为这个故事对日本人的影响太深了。为了减轻这些罪恶,我们有必要将结局改为教化鬼之岛,创造神之岛。

摘自内山完造《隔壁的中国人——内山完造眼中的中国生活风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版

《西游记》与《桃太郎》对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