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时期为何会允许太监读书,开启明代太监乱政先河!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
明代宦官乱政的局面一度十分严重,但是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际上对于宦官集团的管控十分严格,且命令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务,从教育途径上切断了宦官参与政事的可能性,那么,这一局面是如何改变的呢?
宣德帝
清政府监修的《明史》有记载:“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明初宦官仅仅是为皇室服务的奴仆,本不可断文识字。顾炎武《日知录》言:“我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根本原因在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期间得到了南京内宫中不少宦官的帮助,获悉了很多相关情报,这使得朱棣耳目灵敏,也是后来起兵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永乐帝以后,宦官一度十分活跃,郑和就是其中一例。
明代宦官铜像
到了宣德以后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宣宗正式设立内书院,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名臣钱溥、宋琰、陆深、严嵩、徐显卿等人皆曾任教于此一机构。内书院的学生则是选内官中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学习,自此成为常制。也有学者论证称内书院的诞生应该可以追溯到永乐末期,朱棣在位晚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育机构正式运行。但实际上内书院真正的成立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真正的历史意义在于,内书院的诞生,宣告了明代最高统治者对于宦官政策的大转折,自洪武以来对宦官严格管束的“祖训”被彻底颠覆。
- 《酌中志》书影
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宦官们的学习情况:“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十分聪明有志者,看《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圣学心法》、《纲目》,尽之矣。”此外,《说苑》、《新序》、《五经大全》、《文献通考》、《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等书也都是内书院偶尔可以见到的图书。可以见得,内书院的教育并不熟徒具形式,使得宦官集团中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宦官可以阅读奏章了解典章,走上了夺权乱政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刘若愚:酌中志
2.孟森:明史讲义
3.梁绍杰:明代宦官教育机构的名称和初设时间新证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
相关文章
-
北票翼龙:中国小型翼龙类(翼展1米/仅长55厘米)
-
此县令因斩一宿客而成名,后成霍光的掘墓人,死后汉宣帝做惊人举
-
何新:关于粟裕在华野的指挥权问题
-
九千年前遗址出土的26根“骨头”,打破两个传统误区,轰动世界
-
白垩纪古生物:酷拉龙 体长5米(唯一的极地两栖动物)
-
中国有四个“狠”人,被称“三武一宗”,差点就将佛教彻底消灭了
-
师者为权威 以前质疑老师会是什么后果
-
图里亚龙:超巨型食草恐龙(长30米/欧洲最大的恐龙)
-
浮洋民间故事:徐陇村徐光英将军轶事
-
中型食肉恐龙:肌肉龙 最原始的阿贝力龙科(体长6-8米)
-
宣州诸葛笔考(上)
-
他是开国少将又当过省委书记,但穿着比农民还差,工资捐给困难户
-
倾齿龙:巨型沧龙科动物(超过14米长/以2.9米海龟为食)
-
唐代三绝指的是什么?诗仙剑圣纷纷上榜(唐文帝亲封)
-
长孙无忌名列凌烟阁功臣首位,他的功劳到底在哪里呢?
-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研究(一)
-
中国史上最霸气捷报:请将这颗敌国元首的头颅高悬在京城的胡人街
-
山西发掘黄金棺材,专家研究10余年仍未打开,这究竟是为何?
-
开国中将下去视察,发现老百姓生活困难,当众向老百姓道歉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1日—10月22日
-
唐宣宗的逆袭:登基前后判若两人,装疯卖傻36年,熬死5朝皇帝
-
明朝趣闻:明代老百姓竟然也可花钱买文凭
-
埃及被处死的公主,阿辛诺依公主(被亲姐姐埃及艳后杀死)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 长城竟是用来
-
为什么韩国不太提金九 金九生平如何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解密姓氏的始祖 中国36姓始祖起源
-
黄花岗起义与七十二烈士: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
《突围》意犹未尽?快来看看原著《人民的财产》解解馋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杰出十大女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