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苏张鼓峰事件 日军为什么重视拼刺
1938年7月29日,日军出动2个小队的兵力与在沙草峰构筑阵地的苏军小分队发生军事冲突。随后日军以2个联队的兵力发起攻击并先后攻占张鼓峰和沙草峰,将苏军逐出该地区。苏联远东方面军发起反击,先后攻占58高地和张鼓峰、沙草峰部分阵地,这便是张鼓峰事件。日军企图夺回阵地未果。
8月1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次日停火。14日日军奉命撤离张鼓峰地区。张鼓峰事件中日军亡526人,伤914人;苏军亡236人,伤611人。就是说每刺伤1名日军就有28名苏军被刺伤。难怪日军称苏军根本不懂拼刺。
日军为什么重视拼刺?
虽然日本军方吹嘘说白刃战是日军的一贯传统,但实际上日军早期信奉的却是"射击制胜论"。但在日俄战争中,一方面日军弹药不足,进攻中往往陷于俄军的强大火力杀伤下,好不容易逼近阵地后,又总是被以刺刀迎战的俄军击退(这一点在日俄双方的战术教训中都得到证实)。这给自诩精通古武术的日军以强烈刺激。
日俄张鼓峰事件后,日军根据作战经验,对未来战争所需要的弹药量进行估算,认为一次会战大约需要1608门野战炮和近100万发炮弹。这个基数对当时的日本工业来说难以满足,加上屡屡被俄军以刺刀击败的屈辱感,促使日军在1909年作出战术修正,宣称:虽然大部分战斗过程仰赖于射击杀伤和火力压制,但在战斗尾声,依然会爆发激烈且决定最终胜负的白刃近战。鉴于日本工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弹药用以火力压制,故而借助白刃近战赢得最后战斗胜利,就变成了日军特别强调的训练重点之一。
对此,日本军方以所谓"白刃战为日本古来所精通传统"的冠冕堂皇理由,内心却是抱着"火力战打不过对手,但至少冲上去拼刺刀不能再输给对手"的隐秘心态。
诺门坎战役中,日军再度遭遇老对手俄国人,获得了数量有限的几次拼刺刀机会。据其战斗详报宣称效果极好,甚至夸耀说一个日军在拼刺中可以对付5个俄国人云云。这些说法大概颇有些夸大,但从俄方统计看,日俄战争中,俄军损失仅有1.7%为白刃杀伤,到了诺门坎战役期间,比率反而上升为4%。从这个统计数据看,日军的拚刺水准的确是大大提高了,但对战役胜负却没有决定性影响。倒是日军的射击精度效果最为显著和突出。
8月10日夜,苏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张鼓峰停战协议。协议规定:苏日双方军队于8月11日12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双方军队维持11日上午12时的控制线;双方国界由苏联代表2人和日"满"代表2人组成混合委员会调查处理。原来苏方并无扩大此次战斗的积极意图。这样,由于莫斯科达成协议,得以不致蒙受败退之耻,保住了日本国家及军队的脸面。
8月11日,以大陆命第179号下令"应自现在起,停止与苏军在张鼓峰、沙草峰方面之战斗行动",并传达了前记第172号大陆命。同日,日军和苏军代表在张鼓峰阵地会见,进行现场交涉。经过11日下午和12日、13日连续2次协商,决定双方军队从张鼓峰阵地各自撤退80米。8月13日,在张鼓峰东南侧双方交换俘虏和尸体。
据当事人回忆:由7月10日开始的一个月期间,正是汉口作战部队集中的高湖,惹起如此事件,中央统帅部一时极感不安。然而由此却得出威力侦察的结论:苏联并无大举出动之意,于是得以消除后顾之忧,实施对华作战。
以后苏军虽在张鼓峰占领了坚固阵地,但我军并末企图夺回。苏方以张鼓蜂事件作为苏军的胜利,大肆宣传。
据判断,苏军于7月9日占据长期以来有满鲜人来往的张鼓峰并坚决确保该地的意图,从全局观点井非认真对日作战,而是为了牵制日军的华中作战。同时为了准备对日战争,对通往北朝鲜、东满的日军作战铁路施加威胁,并侦察日军的对苏作战准备。此外,也可能由于不久前国家政治保安部长留希科夫大将逃亡中国东北境内事件,为了挽回远东红军的威信而进行的示威运动。
相关文章
-
凤凰墩果然是泰州“宝地”!这户居民家装油的罐子,竟是元代传下来的国宝……
-
1955年大授衔,有十四位司令员,被授开国上将
-
清朝13处龙脉真相,长白山乃龙脉的脊椎
-
傲慢偏执的日本军医,让日本陆军因这一常见疾病死掉3万人
-
根达亚文明的起源 根达亚文明的消失
-
从古代的杀伐利器,到现在的文化传承,中国剑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为什么要喝白酒,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的答案!
-
繁荣富足的隋王朝为何二世而亡?备受后人关注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乌蒙骄子”刘平楷
-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有一群中国人挺身而出
-
退位的武则天是什么结局 不到一年离世(被迫退位)
-
细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是瘸子的两位传奇皇帝朱高炽和咸丰帝
-
考究:阖闾是怎么死的?纵观史上那些“二”的战术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他做出了哪些突出成就
-
为什么夏天才有蚊子,冬天蚊子都去哪里了?
-
明朝名将排行榜前50名:一徐达、二常遇春,袁崇焕上榜
-
1993年,萨马兰奇拿出一件上古文物,外国人:古代中国充满神秘
-
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和简介:谯周/王衍等(第一靠投降封侯)
-
科技赋能文物新生创新厚培文化沃土
-
学党史|《红色档案》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王的女人:春秋霸主晋文公背后功不可没的女人
-
周恩来策划导演《东方红》 不让表现南昌起义
-
小小的“孔方兄”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如今成为社会不可缺失的存在
-
河南一3000年古墓,考古队挖走1928件国宝,专家:人生的“污点”
-
关节炎?带你了解一下古代最早的养生治疗
-
红色诗人聚焦时代画面桂兴华一批“情景诗”新作撼人心魄
-
焚书坑儒:秦始皇身边的最强神棍——李斯
-
难怪玉帝杀不死孙悟空,原来猴哥有一致命弱点,你看看菩提说了啥
-
三星堆何以让人称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