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和李先念为何联名致信党中央提出“强烈建议”?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开启之前,陈云成功领导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国民经济调整,为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奠定了基础,更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文化大革命”结束两年间,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但与此同时,经济工作中也刮起了一股大干快上、急于求成的冒进之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这样一种倾向,势必会影响接下来改革的进程。
正如陈云所言“站稳以后的前进是更踏实的前进”,在觉察和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陈云多次提出要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再进行经济改革。
他认为,只有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调整过来,使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在一个健康稳定的运行基础上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
早在1978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上,陈云就主张国民经济“要搞好综合平衡,国内工作要跟上,不然又会出现新的混乱”。1979年3月14日,陈云和李先念联名致信党中央,强烈建议:国民经济“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长期看来,“国民经济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一周之后,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初步形成了关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决策。同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肯定了陈云的调整思想,明确规定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但事实上,这时候全国从上到下快速发展经济的心情仍然极为迫切,而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就意味着改革的某些方面要后退,因此,调整方针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坚决的落实。到1980年底,不仅基本建设规模没有降缓下来,财政收支还连续两年严重赤字。
严峻的现实,让陈云更加冷静,也更加笃定:调整国民经济,势在必行。为使调整方针得以全面落实,陈云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一方面,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陈云对宝钢等特大项目的进退取舍进行了客观合理的论证。
另一方面,陈云还不断研究国情实际与建设规模、利用外资与国内配套、速度与效益等辩证关系,从而对有碍于调整的诸多错误认识作出了正确回应。
最终,在陈云的执着探索和亲自指导下,调整方针得以有效贯彻。1983年,我国提前两年完成了1981年至1985年五年计划目标,这就为十二大以后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樊宣
推荐给大家看,请戳好看↓↓
相关文章
-
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嫁到匈奴的女人,为什么都不愿意?
-
您一哭,我们的心也跟着落泪了
-
四大妖姬之妺喜 妺喜是如何灭亡夏朝的
-
探秘古波斯文明兴衰历史故事
-
1947年解放军为什么改变了南渡长江计划?
-
漫漫追寻路,殷殷故土情——程开甲院士寻根记略
-
历史上有七个南京城,你知道几个?历史上哪些城市曾叫“南京”?
-
嘉陵龙:四川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5亿年前)
-
唐文宗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 甘露之变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
大白读史︱行善济人,慈善之根本
-
传说可以“上打昏君,下斩奸佞”的4大兵器,你也就知道尚方宝剑
-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复原图吓人:复原图普通(幻想破灭)
-
湖北吕氏祖辈下江南记
-
揭《黄慕兰自传》:是否及时报告向忠发叛变
-
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地球为什么可以一直自转
-
美国发现甲骨文之后:印第安人是中国殷商人的后裔
-
中亚厚头龙科恐龙:费尔干纳头龙 化石仅几颗牙齿
-
书生胡适为何可放肆批评蒋介石?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另类的杀人武器,个个造型奇特,却极具杀伤力!
-
历史上娶自己女儿的将军,孔彦舟(却说自己的妻子不忠)
-
北宋之前是什么朝代?
-
将军龙:新疆最厉害的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55亿年前)
-
俗语:“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是何道理?
-
弱弱的问一句,尧的父亲是帝喾,帝喾的祖父是黄帝,这算世袭吗?
-
13张古代画里的猫,我吸的猫才不是这么丑!
-
古代5大鬼才排行榜:诸葛亮落榜,老子仅第三,第一始传言还活着
-
这一战,红军包围守敌48天,敌人无法突围,11个团长集体投降!
-
学闻 | “祭天与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
-
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原来瓦特只是改良,真正的发明者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