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张
张,可拆成“弓长”二字,顾名思义,张姓来源起初与武相关,到了后世,又和文扯上了关系——打油诗就是姓张的发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初三,由央视主持人张越开讲“张姓” ↓↓
>>编者按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据了解,姓氏是标识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起源于上古,不仅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外在表征,深深植根于社会伦常秩序,更是记录了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与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10000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6150个左右。目前王姓、李姓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王 李 张 刘 陈 杨 黄"占据前七把"交椅"。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你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姓氏吗?初一到初七,《夜读》推出特别策划百家姓之"王 李 张 刘 陈 杨 黄"专栏,集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好声音,趣解全国七大姓氏的起源典故。
寻根问祖,探究自己的姓氏史,就是追溯中华文明的血脉史。团圆之际,铭记自己的名字寓意,方知父母寄托了怎样的深情。
《出了"打油诗"鼻祖的姓氏》
出自《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作者丨钱文忠
我们介绍这个姓的时候常将其拆成"弓长"二字,顾名思义,其得姓来源最早是和制造弓箭的人有关。如果说张姓起初是和武相关,到了后世,又和文扯上了关系——通俗的打油诗就是张姓人发明的,是谁呢?
△骑射图砖画
话说张姓,出自黄帝之后挥。挥是干吗的呢?弓正(古时官衔名)。一听就知道,做弓箭、制造军械的,用现在话讲,就是装备部的一个领导。后来他的后人就以职业为姓,改姓张。因为这一支一直住在青阳(今天河北清河县东),所以被称为河北张氏。这是张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是张氏的主体。
另外一支也是黄帝的后代,但是不像挥与黄帝血缘那么近。这一支的祖先是晋国一个叫解张的大夫。这个大夫字张侯,所以他的子孙就姓张了,跟做弓箭没什么关系。
△黄帝画像 清人绘
这支张氏历代都在晋国当官。公元前403年,历史上发生了三家分晋事件,韩、赵、魏三家把晋国给分了。于是,解张的子孙除部分留居当地以外,大部分就开始随三国都城的迁移而迁移,逐渐分成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张氏。所以河北张氏除了挥的后代,还有一支就是解张的后代。这两支有着遥远的血缘联系。
第三种,出自赐姓或者是改姓。比如云南的南蛮部落有个首领叫龙佑那,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就赐其姓张。当时有些兄弟民族没有姓,动不动爱赐姓的诸葛亮就说,你们这一片的人姓什么,那一片的人姓什么。这就是云南这个部落张姓的由来。
△诸葛亮 清殿藏本
根据记载,晋朝的时候,中原的张氏已经开始迁到福建了。唐高宗年间,中原张姓大规模地往东南沿海走,参与开发了漳州、泉州。渐渐地,福建张氏就成为张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张氏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汉族。大家翻开《二十四史》,哪一部史里面没有姓张的?讲不胜讲。所以这里就不讲这些非常堂皇的人物,来讲一个大家不太知道的人物。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多人特别喜欢写古诗,诸如七律、绝句之类。但是现代人和传统文化毕竟间隔得比较远,所以写出来的往往是打油诗。可是大家知道么,打油诗不是新东西,唐朝就有了。谁发明的?一个姓张的人。谁呢?张打油。
张打油是河南南阳人,其真名不为人知。关于他的身份,一说他是个读书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游民,反正没什么名气。但是这个人特别会写诗,他写出来的诗跟当时李白、杜甫的诗都不像,有点像顺口溜,因为他叫张打油,人们就称他写出来的为"打油诗"。
他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咏雪》。怎么写的呢?有一天,南阳一片大雪,千里冰封,到处白茫茫一片。有人说:"哎,张打油,来首诗。"张打油说:"行,我来一首《咏雪》,就四句:'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江山一笼统",到处都是白色的,所以说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雪一掉进井水里就化了,显得井上有一窟窿;"黄狗身上白",黄的狗,雪给它盖住,变白狗了;"白狗身上肿",白上加白,狗看着就肿起来了。
这首诗可是中国第一打油诗,很有名。现在咱们写古体诗的人,大多数都只能写成打油诗的水平,那可是要奉张打油为祖师爷的。
配图/视觉中国、网络
张姓主播感言
讲述者丨张越
张越,现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主持人。曾获“金话筒奖”,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主持人。
回忆起大学期间,在古典文学课学到唐代诗词,我们特意学过打油诗。张打油的这首《咏雪》我们是背过的,而且当时觉得好玩,颇为兴奋。
我姓张,是南方客家人,据说客家人就是古代中原人为避战乱躲到南方山林里去生活的。这样推断,我们家族应该是河北或河南的张氏吧。
当年母亲怀我时,已有一个女儿,周围人就很重男轻女地盼望"一定得是个男孩!"结果生下我,又是个女孩,亲朋邻居都很沮丧。而我的父母,大概是不服气吧,就说"生女孩怎么了,女孩不一定比男孩差,没准儿还能超越男孩。"于是,赌气给我起名叫张越。
过了几年,大概气消了,觉得没有必要以名字对抗,于是软化了一下,又加了一个"越"字,叫"张越越"。等我上学后,发现"越越"笔画多,写起来麻烦,于是自作主张改为"张越"。现在,户口本上叫"张越",曾用名"张越越",看,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字的故事,也隐约藏了一小部性别历史。
祝各位朋友新春快乐,全家吉祥!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李小辉
合作:微信,limx30,电话:0371-56568040
一个好看奖励小编1块钱
拜托大家啦~
相关文章
-
[图文]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国民何等的恐慌
-
盖棺无定论、改葬惹争议:佛朗哥的政治遗产仍在割裂西班牙社会
-
英法在埃及打一场海战,拿破仑证明法国海军是真不行
-
王夫人有多厉害,只用一句话,便让王熙凤倒戈相向!
-
印巴冲突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何仇怨
-
二战后期为何盟军还没来得及发力日本就投降了
-
老照片: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战俘一脸茫然,妇女表情复杂
-
南京大屠杀司令官,离开中国时为啥带走10坛泥土?
-
诺贝尔奖史上的荒唐事:获奖的科学成果最终都被证明是错的
-
新年号新日元1万日元图案换成日本资本主义之父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诞辰
-
[图文]揭密战争女俘虏的悲惨命运
-
盟军进入柏林后对眼前所见瞠目结舌:苏联人竟连路灯都不放过
-
欧洲军队的防护能力从此领先世界:细说铁甲衣与布面铁甲的异同
-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你可能猜不到
-
为何老一辈说黄鼠狼不能杀?科学研究表现,原来真的不能杀
-
武则天容貌复原图,解释了为何李世民不宠幸,而李治却为之沉迷
-
明清时期的江南盛景,是被夸大的历史假象?
-
钓鱼岛主权回归:二战胜利后废除马关条约
-
与其说它是二战最精良的装甲师,不如说它是凶残的刽子手
-
印度历史课本中是怎么看待中国的?
-
德国大坝被毁,4亿吨洪水涌出3万多人丧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
同学给他起外号,父亲听见后直接改成大名,若干年后竟家喻户晓
-
科幻小说中的武器出现在德国?吓得盟军只能疯狂躲避
-
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
他是日本甲级战犯,但他的孙子极力反对他进入靖国神社
-
长津湖,《谁是最可爱的人》背后的故事!
-
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学习做一个睿智的人
-
都柏林之围:诺曼征服者对维京海盗与凯尔特裔爱尔兰的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