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怎么贴,你真的知道吗?
春节,
中华民族“百节之首”。
千年历史文化的演变中,
春节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出现多样性,
但无论如何更迭,
贴春联都是保存最广的一项习俗。
春节(除夕)时,
人们以红纸书写吉语,
贴于门上的对联。
古人亦称“春贴”或“春贴子”。
贴春联在我国民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人们习惯于在大年三十贴春联,
真正意义上的年,就从这一刻拉开序幕。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
画门神像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桃木上,
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
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家家户户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
辞旧迎新,不仅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而且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一笔难以企及的文化瑰宝。
春联从五代十国开始,
明清两代尤为兴盛,
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美好形象,
抒发新年愿望。
据历史记载,
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
于卧室门上题对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
春联仍称“桃符”。
人们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
一来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
二来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三来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王安石的《元日》里云: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怎么贴,你真的知道吗?
元代初年,
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
主人求赵松雪为其写联,
赵松雪题写: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主人大喜,
以紫金壶奉酬。
“春联”一词的出现,
则是在明代初年。
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
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后,
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
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他穿便装出巡,
挨家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
当成文雅的乐事,
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王羲之集字春联
及至清代,
“春联”大抵代替了“桃符”的说法,
春联的发展和民俗活动更达到了高峰。
清代的岁俗记文献《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即桃符,进入腊月时节文人墨客执笔写春联的热况:
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生活处处有学问,春联的贴法也很讲究:
贴横批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现在很多横批人已经不按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
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如果正规的话应该按照古代的写法,即从右往左书写。
五福临门
迎春接福
贴上下联
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
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一帆风顺全家福;万事如意满门春
贴春联,
不只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
也是我国和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
但必须相等,
即对联的两边要互相对应。
【来源:乡土】
相关文章
-
揭秘古代皇帝房事:后宫佳丽生理期“带血作战”
-
解密历史档案中国古代五大乱世
-
狗在古代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
-
中型食肉恐龙:迪布勒伊洛龙 活于1.67亿年前(仅发现颅骨)
-
“小二,来两斤牛肉”,古人吃肉真的可以这么随意吗
-
古代是否有婚检?除了看长相,其中还要检查隐私部位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沦为金人的玩物(被多人凌辱)
-
西路军惨败后,他经过36个日夜的逃亡,最终躲掉马家军的追捕
-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正德朝“三相之去”是怎么一回事?
-
独特须齿龙:三叠纪水生爬行类(牙齿像梳子/长相奇葩)
-
小型兽脚类恐龙:驰龙 全身覆盖羽毛(带有镰刀爪)
-
赵匡胤子孙分布图 赵匡胤有多少子孙后代都去哪里了
-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68:平定徐州黄巾乱军,陶谦独安一方
-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 发扬儒家教育思想
-
燃灯古佛的来历 燃灯道人与燃灯古佛的关系
-
揭秘:蒋介石圈55名“中国领导人”暗杀对象 残暴不仁
-
陕州区张茅乡姚崇故里纪念馆即将开馆
-
古代的金元宝长什么样子?
-
毛泽东看望黎锦熙、汤璪真等师友
-
纤手龙:北美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2.9米/7000万年前)
-
握十次手,不如喝一顿酒!(说的太对了)
-
被公认的四大千古一帝:秦始皇/刘彻/李世民/康熙(个个名垂青史)
-
苏培盛是哪个皇帝的人 苏培盛到底是谁的太监
-
仇英画的市井小人儿,到达了巅峰
-
胡歌刘涛穿旗袍长衫再现历史经典,完美呈现,温柔凝视满满CP感!
-
他是氢弹之父 名字曾被列入国家机密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陵寝如何勘察风水
-
华夏定居文明,始于商周之变
-
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年久失修不如今天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