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谈】古代宴饮话投壶
现代人喝酒有划拳之风,在古代,宴饮时却有投壶之趣。古时它既是一种宴饮礼仪,也是盛行民间的饮酒娱乐游戏,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东汉郑玄为先秦典籍《礼记·投壶》作注时说:“投壶,射之细也,射为燕射。”古时燕与宴同义,燕射即饮宴时的射箭活动,表明投壶是由古射礼的燕射演变而来。在古代,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可有的客人确实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春秋时,两国诸侯宴饮中就举行了投壶之礼。
投壶
投壶,即投壶人站在离壶一定距离的地方,把矢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它是一种古代宴饮礼仪,又是一种娱乐游戏。最早出现于西周,战国、汉唐时期盛行,宋代以后逐渐衰落,一直延续至清代晚期。
投壶舍弃了箭之武,保存了投之礼,注重从容安息,养志凝神,在士大夫及文士儒生中盛行不衰。每次宴饮,皆“弹瑟曲,行投壶之礼”。随着历史的发展,投壶又从宴饮礼仪逐渐变为上流社会的高雅娱乐游戏,后来在民间广泛流行,民间以投壶为乐现象越来越普遍。投壶不断发展,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增加了难度,有人别出心裁地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投壶特有的魅力和趣味性,为人们广为接受和喜爱。投壶在中国古代相当流行,那时有不少投壶高手,明代有个叫苏乐壶的人,因投壶技术高超,被人称为“投壶绝”。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录了苏乐壶的绝技,称他不仅能背身投壶,还能用3枝矢同时向3个壶投射,且从不失手。
投壶所投之矢用柘木或棘木做成,不去皮,形状一头尖,一头齐,似没羽之箭。矢有三种长度:二尺、二尺八寸、三尺六寸,分别适用于室内、厅堂和庭院,壶中放置起缓冲作用的小豆。唐李贤注引《礼记·投壶》曰:“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
明代宴饮投壶图
古代投壶有严格的规则,古乐响起,宾主双方分别把矢投向壶中,每投进一矢,由司射给投中者放上一“算”,“算”即用来计算投中数目的用具。投壶依次进行,抢先连投者即便投入司射也不给“算”,大概“不算”一词即由此而来。四矢投完为一局,司射为胜者“立一马”,共进行三局,谁立三马,就算取得最后胜利,负方饮酒作罚。
(来源:浙江政协联谊报网·卜庆萍 )
相关文章
-
蚩尤骑熊猫为什么输了
-
我在冯玉祥身边看到的周恩来
-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是谁 班超,东汉的文人走向战场
-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楔形文字的创造者
-
慈禧的获宠之路 看看慈禧如何吸引风流天子咸丰帝
-
为什么“无后”,在中国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
民国往事:她为父报仇,三枪打死过气军阀,后被全国舆论所救
-
女子古代出嫁必看的画,了解房事(不可描述的事物)
-
刘志丹牺牲后,接任红28军的两位军长,后来都成了开国上将
-
古代的随葬品“衣物疏”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途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4日
-
万人大战中,新四军参谋长误入敌群,反而活捉500敌兵
-
一代名妓:柳如是如何成为史上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
后凹尾龙:蒙古国大型恐龙(长10.5米/距今6500万年前)
-
甘肃馆藏精品丨妆金纱残片
-
周恩来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主要奠基人
-
何新:关于粟裕在华野的指挥权问题
-
历史二十大帝王死因真实故事
-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国指哪个朝代:南北朝(杜牧代表作)
-
宝掌和尚真实年龄1072岁?宝掌和尚有科学根据吗
-
程万军:明朝辜负了历史始自两祖皇帝二化士大夫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山玩水,他有不工作,那他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自尽而亡(四点原因导致)
-
包拯死亡之谜 包拯到底是中毒身亡还是自然死亡
-
五子良将都有谁 五子良将怎么来的
-
考古|重磅!中国最早的金铜佛像出土
-
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九个汉奸 马占山溥仪榜上有名
-
天哪,大菏泽竟然隐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有多美?他的妻子是谁?夫妻感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