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的4位太子,辛苦做了几十年太子,最终却没当成皇帝
太子是古代封建王朝竞争力最激烈的一个岗位,因为一旦某位皇子被立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皇帝死后,太子就登基为帝,成为新一任皇帝。对于太子来说,最悲惨的,莫过于辛辛苦苦做了太子后,最终却没有登基为帝。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历史上最惨的4位太子,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的太子,到头来却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让人惋惜至极。
第一位:朱标。 朱标是明朝的第一任太子,父亲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母亲是马皇后,作为嫡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早在自立为吴王的时候,就已经立朱标为世子(王位继承人)。同时朱元璋还给朱标找了大儒学家宋濂为老师,也使得朱标宅心仁厚,性格温和宽厚,非常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深受朱元璋和大臣们的喜欢。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标便被正式确认为皇太子,此时的他才13岁。可惜朱标身体羸弱,老爹朱元璋身体却健康倍儿棒,最终没有在有生之年登基为帝,1392年,朱标病逝。朱标整整做了24年太子。
第二位:胤礽。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儿子排名),也是康熙帝的嫡长子(皇后所生的儿子被称为嫡子,其他妃子所生的被称为庶子),母亲是孝诚仁皇后。作为康熙帝的嫡长子,胤礽刚1周岁,即被立为皇太子。作为千古一帝康熙帝的太子,康熙对其寄予厚望,而胤礽也没有让康熙失望,他饱读诗书,能文能武,颇具治国之能。然而康熙帝的儿子们都太优秀了,大家都想当太子,因此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太子胤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胤礽曾做了2次太子,分别是1675年-1708年,1709年-1712年,所以说胤礽总共做了36年太子,可惜最终仍旧是没有登上帝位。
第三位:李承乾。李承乾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儿子,也是嫡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承乾刚1岁便被封为恒山王,5岁被立为中山王。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为帝,不久,8岁的李承乾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李承乾的遭遇和胤礽的遭遇也有点相似:父皇都是雄才大略,健康长寿,而兄弟们也都很有能力,深受父皇喜爱,宫中经常传出李承乾储君之位不稳的谣言,这让李承乾非常害怕,于是犯了一个大错:联合心腹准备学老爹谋反,结果失败。公元643年,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做了17年太子的李承乾,没有登上皇帝宝座。
第四位:刘据。刘据是千古一帝汉武帝的大儿子,也是嫡长子,母亲是卫皇后卫子夫。刘据早年深受刘彻的宠爱,因为刘彻登基后,因为宠爱陈阿娇,而陈阿娇不能生,十几年时间一直没有儿子。直到卫子夫为他生下了刘据后,刘彻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刘据6岁那年被立为太子,刘彻也是对其寄予厚望。刘据和朱标的性格相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可惜他也遇到了和胤礽、李承乾一样的遭遇,那就是父亲身体健康,他只能一直做太子。俗话说,夜长梦多,给予太子之位的人太多,太子的职业太危险。
公元前92年,著名的宫廷政变“巫蛊之祸”爆发,刘据被诬陷想要谋害刘彻,早点登基。被逼无奈执行,刘据起兵造反,结果失败而终,自杀身亡,此时刘据已经做了30年太子。值得一提的是,刘据死后,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刘病已(刘询)幸免于难外,其余家人全部死亡。多年后,刘病已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
相关文章
-
新出墓志解崔令钦生平之疑
-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太仓(地理位置优越决定港口条件)
-
历史 | 古代官员是如何上下班的
-
黑陶文化历史悠久,记忆传承撼动人心
-
三国时期四大神马 赤兔出世谁与争锋
-
古时赴宴光会喝酒可不行,还得练就一些特殊技能
-
古代“缠足”恶习是何时出现的?如此恐怖为何能够流传长达千年
-
今日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怪味龙:亚洲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1亿年前)
-
这些虎文化知识,讲给孩子听
-
金庸小说的郭靖英雄性格的产生渊源,和他的民族挣扎
-
带“猪”的词语都很丧?非也!二师兄来教你用“猪”说吉祥话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
-
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抚州开幕
-
鬼谷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战国时期(纵横家创始人)
-
彭德怀官场生存致命弱点
-
日军研究八路军,写出《延安水浒传》,评选我军108将
-
内乌肯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5米/8300万年前)
-
13张古代画里的猫,我吸的猫才不是这么丑!
-
古代刑法骑木驴是什么?惩罚不忠贞的女子(过程惨不忍睹)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四点原因(揭秘最真实原因)
-
他是周总理临终嘱托之人,因记性好,被称为特工中的“活档案”
-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 三英战吕布是怎么回事
-
红军军长刘志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突遭敌机枪扫射英勇牺牲
-
屠燕治:“太平天下王道·有王·马道程宫”钱的文字读法与背景解析
-
他是正团级红军,因伤被留在长征路上,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副区长!
-
拥有屹立千秋的自信,建立横跨欧亚大帝国,看华夏5000年骑兵简史
-
这里是唐代国道,也是当年吴国楚国分水岭,饶茶徽墨由此流向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