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期宦官不可断文识字的局面是如何改变的?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
明代宦官乱政的局面一度十分严重,但是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际上对于宦官集团的管控十分严格,且命令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务,从教育途径上切断了宦官参与政事的可能性,那么,这一局面是如何改变的呢?
宣德帝
清政府监修的《明史》有记载:“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明初宦官仅仅是为皇室服务的奴仆,本不可断文识字。顾炎武《日知录》言:“我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根本原因在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期间得到了南京内宫中不少宦官的帮助,获悉了很多相关情报,这使得朱棣耳目灵敏,也是后来起兵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永乐帝以后,宦官一度十分活跃,郑和就是其中一例。
明代宦官铜像
到了宣德以后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宣宗正式设立内书院,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名臣钱溥、宋琰、陆深、严嵩、徐显卿等人皆曾任教于此一机构。内书院的学生则是选内官中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学习,自此成为常制。也有学者论证称内书院的诞生应该可以追溯到永乐末期,朱棣在位晚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育机构正式运行。但实际上内书院真正的成立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真正的历史意义在于,内书院的诞生,宣告了明代最高统治者对于宦官政策的大转折,自洪武以来对宦官严格管束的“祖训”被彻底颠覆。
- 《酌中志》书影
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宦官们的学习情况:“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十分聪明有志者,看《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圣学心法》、《纲目》,尽之矣。”此外,《说苑》、《新序》、《五经大全》、《文献通考》、《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等书也都是内书院偶尔可以见到的图书。可以见得,内书院的教育并不熟徒具形式,使得宦官集团中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宦官可以阅读奏章了解典章,走上了夺权乱政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刘若愚:酌中志
2.孟森:明史讲义
3.梁绍杰:明代宦官教育机构的名称和初设时间新证
相关文章
-
“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的提出
-
同治帝感染梅毒死亡是真的吗 天花可能性大(早就感染梅毒)
-
周秉德讲述与周总理生活中的点滴:伯伯留下了最宝贵的家风
-
浅析广德青铜句鑃
-
《老西藏故事》第三十三集:一袋糌粑三代情
-
赵子龙为何成不了五虎上将 赵子龙怎么死的
-
南京第一神秘古墓,500年从不长草,专家:与越南神秘太监有关
-
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有一不成文规定
-
府兵制:古代最优秀的兵制,李世民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倚仗
-
在古代女扮男装真能一眼看穿?别被电视剧骗了,没那么容易的!
-
剑节龙:中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白垩纪晚期的甘肃)
-
当年蚩尤养了两只熊猫吗 为什么蚩尤骑着大熊猫会输
-
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员,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
1983年中国大事一览 1983年国内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
天龙:印度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9亿年前)
-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杭州瓶窑镇内(2019年申遗成功)
-
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四人,有一位的贡献至今受用,另外三个更了不起
-
历史提到的“三山五岳”到底是哪三山,哪五岳?这里告诉你答案
-
勾践剑的五个迷团:现代仿制古剑竟困难重重
-
做好领头雁当好排头兵
-
儒学实践之“难”
-
婚前是否允许性行为?古人说:当然可以!
-
钱学森被美国扣押时,看到这个人的照片,兴奋地说我们有救了
-
张之洞简介 晚清张之洞如何窥透慈禧迎合上意
-
细长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8米/脖子占到一半长)
-
一代天后张惠妹,为何胖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
德川幕府初期的将军,怎样洗澡?后来为何被禁止在大奥洗澡?
-
达克龙:拥有海鳄类唯一锯齿状牙齿(海洋顶级掠食者)
-
《天龙八部》“南慕容” 原型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