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南京胜景,让乾隆也爱不释手
享誉“六朝金粉,十代故都”的金陵,山明水秀,形胜天成,历代名流俊彦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尽情领略山川风物之美。明代以降,不少有识之士相继以图画、诗文等形式,着力表现金陵古今名胜。其中苏州画家文伯仁的《金陵十八景图》册页,很可能是现存最早的上述类型金陵画作之一。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一图册,不止一次留下御题,并为每开册页题写《七绝》对诗。该册页原先钤有“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七枚赏藏印鉴,引首“烟云陈迹”也为乾隆皇帝亲笔,足见对之钟爱程度。
群学书院“名家笔下的南京”系列:
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图册》
文 | 周安庆
图 | 文伯仁
享誉“六朝金粉,十代故都”的金陵,山明水秀,形胜天成,历代名流俊彦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尽情领略山川风物之美。大概是受到宋人所绘《潇湘八景图》的影响,明代以降,不少有识之士相继以图画、诗文等形式,着力表现“金陵八景”、“金陵十六景”、“金陵二十四景”乃至“金陵四十八景”等。这些绘画作品尽管表现的是画家心中的神采意象,但大多带有特定时代的艺术特征、人文烙印或地理风貌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证史性或补史作用,因此价值意义非同寻常。
史载,明代画坛“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曾经绘有《金陵十景图》,然而迄今已不见画影踪迹,不过他的侄子文伯仁也画过《金陵十八景图》册页,这很可能是现存最早的上述类型的金陵画作之一了。另据清代《石渠宝笈续编》等典籍记载,文伯仁的《金陵十八景图》绘于“宣德笺本”上,原先流传于民间,入清以后归藏于北京皇宫淳化轩。晚清覆灭后,该画册流出宫外再度藏于民间,现为上海博物馆典藏。
△
文伯仁(1502—1575年),文徵明之侄,字德承,号五峰、葆生等。始居太湖洞庭山韩村,后因“避倭寇徙家南京”,居住在栖霞山一带,故又号摄山老农。流寓金陵期间,他主要靠鬻画卖字为生。除了编纂《栖霞寺志》外,《金陵十八景》纸本设色图册就是他在饱经金陵山水烟气浸淫之后的佳作。明末清初文人郑郊赞曰:“此图独能出脱,动见雅致,生趣盎然,可掬也!
文伯仁的《金陵十八景图》为十八开纸本设色册页(每开尺幅为22.8×20.5厘米),每开图绘金陵一胜境,画上依次题有:三山、草堂、雨花台、牛首山、长干里、白鹭洲、青溪、燕子矶、莫愁湖、摄山(亦名栖霞山)、凤凰台、新亭、石头城、太平堤、桃叶渡、白门、方山、新林浦等十八个景名,其中浓缩了当时金陵山川风光的精华所在。该画册第三、六、八、九、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开上均署款“五峰”,而第十八开中则落有作者款识:“隆庆壬申(隆庆六年即1572年)端午,五峰文伯仁写金陵古今名胜十八景”,各开册页均钤有朱、白文不一的“德承”、“五峰”、“伯仁”、“画隐”等印鉴。
△
第一开描绘的是耸立在金陵西南郊、长江之南的三山,但见江天一览,秀色无限,令人心驰神往。因此唐代诗仙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曾经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千古绝句。
△
第二开描绘的是古代名士周颙隐居金陵东郊钟山之草堂。人们欣赏之余,不禁让人想起周颙后来因为抵不住世俗诱惑而弃草堂应诏入仕、不再归林的历史轶闻。南齐文人孔稚在《北山移文》中凭藉山神口吻,对周颙的“变节”行为进行了无情嘲讽:“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
第三开描绘的是金陵南郊名胜雨花台。相传南朝梁代云光法师于高台上虔诚讲经,因为感动上苍而落花如雨,故而得名。这一带还是人们春日踏青、重阳登高的游览之地。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经三次登临该台,眺览金陵山川秀色,并且赋诗多首抒发情怀。
△
第四开描绘的是牛首山一带的秀美风光。该山雄峙金陵南郊,东西二峰宛若牛首双角,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历史典故轶闻较多,还是释门禅宗分支“牛头宗”的发祥地和开教处。春花烂漫的季节里,满山苍翠葱郁,令人赏心悦目,因此引来踏青者无数。乾隆皇帝在册页中欣然题诗:“石阙诚如天阙披,但司马未足当先。峰对峙青云表,荡铭辞缅陆。”
△
第五开描绘的是金陵城南长干里之景色。东吴以降,这里就是官民聚集、商肆繁茂之地,也是公元前472年范蠡所筑的南京母城——越城滥觞之地。西晋左思在《吴都赋》中记载:“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水浮陆行,方舟结驷。唱棹转毂,昧旦永日。开市朝而并纳,横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为一。”正是此间景象的客观写照。
△
第六开描绘的是金陵西郊白鹭洲的江畔风光。该水洲因为长江、秦淮河水的不断冲击,而长久淤积而成。平日江水荡漾,芦草密布,常有成群的白鹭或翱翔于天穹,或于洲渚栖息觅食,映入眼帘的景色殊佳,堪称蔚然壮观。
△
第七开描绘的是青溪之畔的幽秀迷人景色。“九曲青溪”久负盛名,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经巡幸于此,他在欣赏画册后欣然题笔:“发源钟阜入都城,大内经流几曲清。妙舞新歌久阅尽,官蛙尚作旧时声。”心中的无限慨叹溢然纸上。
△
第八开描绘的是金陵城北幕府山余脉燕子矶。因为形如凌空飞燕、宛若鬼斧神工而得名,也是闻名遐迩的“长江三矶”之一。然而乾隆皇帝南巡于此所见,这一带的长江航道一度北迁,册页中的题咏“插江当曰此雄矶,振翼翩飘俨若飞。此际涨沙成沃土,春来惟见麦菲菲。”便是这一带地理形胜的真实描绘。
△
第九开描绘的是位于金陵城西侧的莫愁湖。相传由于梁武帝的《河中之水歌》而名世,曾为明代“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家族的私园。莫愁湖畔因为秀丽景色,堪称“金陵第一名胜”。而善良凄美的莫愁女的民间传说,早已引起了无数人的心灵共鸣。
△
第十开描绘的是金陵东北郊的佛教名地摄山(亦名栖霞山)之景,山中栖霞寺乃佛教“三论宗”的祖庭,绵延迄今香火不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经多次驻跸栖霞山行宫。每逢深秋时节,满山枫叶,层林尽染,因而老南京素有“春(游)牛首(山)、秋(看)栖霞(山枫叶)”的习俗。
△
第十一开描绘的是耸立于金陵城西南隅的凤凰台,相传因为南朝梁代曾有凤凰落栖于此、百鸟朝凤而得名。后人尝于此筑台观览,访古寻踪者络绎不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沓来,该台又因其诗咏《登金陵凤凰台》而蜚声天下。
△
第十二开描绘的是位于金陵南郊的新亭(史载亦称“劳劳亭”),昔为著名的送别之所。“永嘉南渡”以后,东晋丞相王导等人在此留下“新亭对泣”的成语典故,他号召人们振奋斗志,不忘收复故国半壁河山之志。
△
第十三开中描绘的是位于金陵城西侧的石头城,史载战国时期楚威王在此始建金陵邑,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复建石头城。相传一代名相诸葛亮曾来金陵,饱览此间的险要形势后,发出了“龙盘钟山,虎踞石头”的由衷喟叹。
△
第十四开描绘的是金陵城北明珠——玄武湖畔太平堤的春景,但见画中秀色空,烟笼堤柳,别有一番情致趣尚。乾隆皇帝欣然题咏:“太平门外太平堤,烟柳双行叶已齐。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莲上下总凄迷。”
△
第十五开描绘的是位于城南秦淮河上的桃叶渡,相传为东晋才子王献之迎接情人桃叶的地方。“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一曲缠绵动人的《桃叶歌》,更让此地声名大噪,脍炙人口的美好传说绵延迄今。
△
第十六开描绘的是相传东晋建康(今南京)都城的南门——宣阳门(亦名白门),然而隋文帝扫荡江南后,下令将建康都城夷为平地,故白门便成了昔日南京的怀古别称。“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描绘《白门》中的六朝故迹早已不存,惟有遥远的想象依存,更是令人抒发思古之情。
△
第十七开描绘的是位于金陵南郊的方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江南时,感见金陵王气颇重,遂下令将该山顶端削平,藉以抑制王气,该山亦名天印山。乾隆皇帝不禁诗叹:“方阜常隐者流,秦淮经下水悠悠。贺循迎得因张,曾几分裨克复谋。”
△
第十八开描绘的是金陵西南郊牛首山西麓、长江之畔的新林浦的悠旷景致。乾隆皇帝观赏之后衷情感慨:“港出牛头江水通,谢家江树辨濛。连朝近揽兼遐眺,总在德承几帧中。”
文伯仁在《金陵十八景图》画册的创作中,主要采用“高远”、“深远”、“平远”法布景入画,并参糅了王蒙、文徵明等前辈名家的笔墨意趣,勾、勒、皴、擦等皆较为细密精致,而且蕴含着不少个人的天真率性。画面中除以水墨表现外,文伯仁多施以浅绛、石青、花青、花绿等色彩敷染、点。所作构图疏密开合,繁简有致,笔法遒劲清脱,墨色幽秀淡雅,意境清新隽永,富有小中见大之态势。如第十开《摄山》以披麻、解索等皴法表现,尤得南宗山水画之意境魅力;第十一开《凤凰台》的笔墨表现,则具有“吴门”画家小青绿山水技法的影子;第十八开《新林浦》中描绘的滔滔江水,因受南宋时期的北派画家马远“画水法”的影响,表现得十分浩瀚壮观。
△
文伯仁《“四万”山水图卷之万顷晴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当年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欢这一图册,不止一次留下御题,并为每开册页题写《七绝》对诗。该册页原先钤有“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等七枚赏藏印鉴,引首“烟云陈迹”也为乾隆皇帝亲笔,足见对之钟爱程度。
由于乾隆多次下江南,图册中描绘的景象显然激发出他的无限遐思。如第七开描绘的是青溪之畔的景色幽秀迷人。“九曲青溪”久负盛名,乾隆六下江南时曾经巡幸于此。他在欣赏画册后欣然题笔:“发源钟阜入都城,大内经流几曲清。妙舞新歌久阅尽,官蛙尚作旧时声”,心中的无限慨叹溢然纸上。第十四开图绘玄武湖畔太平堤的春景。但见画中秀色空蒙,烟笼堤柳,别有一番情致。乾隆欣然题咏:“太平门外太平堤,烟柳双行叶已齐。蘸影后湖真恰当,碧莲上下总凄迷。”第十八开《新林浦》所画的是金陵西南郊牛首山西麓、长江之畔的悠旷景致。乾隆观赏之后衷情感慨:“港出牛头江水通,谢家江树辨滃濛。连朝近揽兼遐眺,总在德承几帧中。”
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历史与自然融为一体,乃南京人文地理的重要特征。文伯仁的《金陵十八景图》册页,为人们了解“华夏四大古都”之一南京昔日的自然胜迹和人文景致,提供了形象鲜活的图画文献。从中也可窥见,文伯仁娴熟高超的笔墨技法和艺术才情,确实非同寻常,不愧为明代画坛“吴门四家”门人弟子中之佼佼者。
△
文伯仁《“四万”山水图卷之万壑松风》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
本书梳理了自旧石器时代以降的中国绘画脉络,论述了各个时期画作、画家、画论的成就和发展历程,内容涵盖卷轴画、岩画、墓葬壁画、石窟寺壁画等。尤其是对出土材料的收录和解读,成为亮点之一。今天看来,仍然是较全面、系统的美术史著作。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说: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绘画通史》一书,在我看来是现代中外美术史家所著各种中国绘画史中取材最为广泛,构思也最有创造性的一部,可方便广大中国美术爱好者对我国绘画史的学习。
▽
▽
▽
相关文章
-
姜子牙的后裔姓什么? 姜太公的后代有哪些?
-
盘点水浒中十大食人的魔君
-
王若飞:为人民而死
-
何姓起名: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
-
远古史中的中央氏政权
-
哪个法老王最恐怖?第18位图坦卡蒙墓穴近千年无人敢动
-
他长期担任粟裕的副手,后成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
-
邓颖超回忆与周恩来参加“六大”遇险事件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家(精神派分析创始人)
-
小鞋匠传奇
-
此上将去世,两元帅、三大将、15位上将去机场迎灵!
-
历史上首位黄帝——姬芒
-
他15岁混社会17岁当父亲,凭三十把“刀”一砍成名
-
中国史上第一位禅让的帝皇、夏朝不降
-
灵鹫宫在天山缥缈峰,童姥如何找来九天九部上千汉女?历史给出答案
-
新中国最牛盗墓贼,被抓后说:鉴别文物像区分男女一样简单
-
殊死决战四天三夜,这位大将说:再打几天,我的伙夫都能当连长了!
-
杨振宁97岁高龄最后一战,坚决否定一计划,替国家避免200亿损失
-
本是可以一统中国的军阀,因一疏忽全军覆没,退出历史舞台
-
身教胜于言教,影响力才是关键,从虞舜教人敬老说教育
-
【见字如面•1949】十世班禅: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
-
民族主义辛亥革命中对满人的屠杀
-
明末孙承宗是怎么死的:76岁的高龄令清兵用白绫将自己勒死
-
仲富兰|虎文化源流摭识
-
帝王竟被饿死 惨死皇帝有那些
-
历史上的秦始皇第一个娶了谁?没有记载(野史说法众多)
-
“子不语怪力乱神”别解
-
《十七史商榷校证》:三十年磨一书
-
罗俊林参演拍摄电视剧《重庆谈判》战争年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