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战争史料 > \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原标题: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此国美女多姿能歌善舞,男人娶亲不用钱,反要女方陪送巨额嫁妆。结婚“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中国式婚姻中,男子为了求娶心仪的女子为妻,不仅要从感情上打动对方及家人,还得备足让女方父母认同的巨额彩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婚俗,让现在许多收入不佳的男子,望婚兴叹,久久难以脱单。所以,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呼吁,要革除这种陋习。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与我国相邻的印度,在男女婚姻上,也有“彩礼”一项,不过,这些财富得女方出却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度,虽然男子比女人要多4000万,但是,男人娶亲却不用出任何钱,反却是要女方筹备巨额的嫁妆——印度女子出嫁,父母要给女儿准备巨额嫁妆带到婆家,其费用最高可达到女方家庭6年收入的总和。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潜意识的原因,是因为印度人普遍认为,妻子在婆家的地位与女方家庭在操办婚事出资多少有紧密联系,陪嫁越方,女子婚后的地位越高,反之,则会受到婆家的轻视与小看。为了让女儿将来在婆家能够幸福、快乐,许多家长在女儿出嫁时,均倾其所有,将婚事操办风风光光。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随着攀比之风的兴起,婄嫁也水涨船高,以至让女方不堪重负,从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一批不敢嫁的适婚女子。为了减轻女方因婚致贫,印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专门制定了《嫁妆禁止法》。该法规定,凡是接受和索取嫁妆的行为皆属犯罪,当处6个月以上两年以下监禁。1986年修订的《刑法》规定,妇女在婚后7年内,因为嫁妆问题受到男方家庭及其亲属对其进行肉体虐待与精神摧残而致死亡的,行为人将被处以5年监禁并处以罚款。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但是,在延续2000多年的传统面前,这些法律规定难以执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是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所谓的种姓制度,是指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据有已有3000多年历史。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简单来说,印度人一出生,就是有着固定等级的。印度将人一共分为四等,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等婆罗门、二等刹帝利、三等吠舍及四等首陀罗。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显示: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都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为了能混入上等人的圈子,人们都是很拼的。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所以,女人们企望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的做法,世界皆同。

此地“彩礼”需要女方出,不然女子婚后遭歧视,害得政府立法制止

在印度,低种姓女性可以通过嫁给高种姓男性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为“高价嫁女”提供了土壤。与此同时,高种姓女性却不能嫁给低种姓的男子,这也导致了部分这类女性不得不通过“自带陪嫁”的形式提高自己在“婚嫁市场”上的竞争力。

(图片来自网络)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