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纪传体《史记》
中国航空报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家喻户晓,他编纂这部史书的体例被称为纪传体。其实,早在司马迁之前,先秦史学家门已在史书的编纂方法上尝试了一些不同的体例。司马迁是将前人的经验综合归纳后,总结成《史记》的体例,形成了一种比较全面、实用的史书编纂格式。这种全新的史书体裁就是将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
“本纪”是帝王的传记,按编年体,依年月顺序,记载帝王的政绩言行,兼及当代重大事件。“表”是大事记,以表格形式,按时间顺序,提纲挈领地谱列史事。它使纷乱繁杂的史事眉目清晰,条贯系统,一目了然。“书”是各种制度的专史,记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制度沿革和发展情况。“世家”是重要诸侯的传记。“列传”是人物传记,也有少数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以及当时与我国有交往的国家的历史。列传记事,有四种类型:一是单传,一人一传;二是合传,两人以上的传记被编在同一篇列传中;三是附传,在一人的传记后面附载他人事迹或传记,前者与后者有主次之分,被附载者称为附传;四是类传,同类人物的各自传记被编在同一篇列传里,标以与其类相应的传名,称为类传。另外,在每篇本纪、书、世家列传的最后都有一段评论文字,发表史家对本篇记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意见,借以表达作者的政治观点和史学思想。《史记》创始的这种体裁,以纪、传为主体,表、书为辅助,既各有分工,又互相配合,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人称为纪传体。
《史记》记载从传说人物黄帝到司马迁时代的汉武帝,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班固写《汉书》, 沿袭《史记》体例,而改“书”称“志”,并“世家”人“列传”,分为纪、表、志、传四个部分,记载西汉一代的历史,创纪传体断代史。《史》《汉》以后,历代史学家仿效此体撰著了大量史书,形成一个贯通古今的庞大的纪传体史籍体系。
纪传体也有它的缺点。正如当代史学家翦伯赞在《论司马迁的历史学》中所指出的;“纪传体的历史,从今日科学的历史眼光看来,自然还是缺点甚多。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把一件史实,割裂为许多碎片,错陈于各人的纪、传之中,而且同一史实,到处重复。”
相关文章
-
安第斯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40米/距今9100万年前)
-
史上最难答的27个问题,个个让你长见识!(值得收藏)
-
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排最后?西游记七大圣是谁
-
这些不起眼的发明,每个都改写了中国史
-
适量饮酒:扬酒之利,避酒之害!
-
北魏与南朝的中原争夺战解密历史档案
-
盗墓者洗劫湖北古墓,却遗漏一件最值钱文物,后来被评为一级文物
-
包鲁巨龙:巴西巨型食草恐龙(长24米/距今6500万年前)
-
清朝敬事房是什么地方?为何妃子们又敬又怕,而公公却争着抢着去
-
狠毒残忍武则天临死前为何否定自己一生
-
古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3亿年前)
-
林彪鲜为人知的女儿,被叶群迫害,没沾父亲的“光”,晚年四处谢罪,反对为林彪翻案
-
陶铸是怎样成为“第四号人物”的?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浅谈唐朝上元节的习俗和文化
-
明朝十六帝个个是奇葩:皇帝兼职和尚、木匠,30年不上朝
-
三星堆是埃及人,文化相似/三星堆属于古蜀国
-
唐玄宗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两人都是唐朝皇帝
-
东北野战军最早的九个纵队,哪四个纵队的司令员,始终没换人
-
《甄嬛传》当太监宣布鹂妃娘娘殁了时,甄嬛为何会难掩悲伤?
-
大唐女儿行:被于正解锁了一个新玩意“透额罗”|剧说服饰史
-
孔子问礼老子的典故 孔子是否真的问礼与老子
-
周恩来临终前说了三个字:我累了 令无数人落泪
-
1973秦始皇还活着的证据曝光:炼制出了长生药(谣言)
-
东厂和西厂的区别西厂的都是太监吗
-
海王龙:远古大型海洋生物(长17米/尾巴占到一半长)
-
中国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一个省,未出过一个皇帝
-
1983发生了什么事情 1983年世界有哪些大事发生
-
少林寺两位开国将军?他们是少林寺和尚吗
-
晚清最后一位太监的特殊怪癖,从来不洗澡,临终前说出心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