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程万军:如果清胜甲午则中国命运或比土耳其还惨

原标题:程万军:如果清胜甲午则中国命运或比土耳其还惨

不少晚清史爱好者都会设想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甲午战争,大清国战胜日本,结果会如何?

本文现在就和大家一同推演这个结果。

1895前二十年,是晚清最为得意时期。因为灭太平天国内乱、兴洋务运动改革,清廷自以为实现了“中兴”、在亚洲压制了日本势头。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一哥。

我以为,那应是甲午若胜日本后的表现。

程万军:如果清胜甲午则中国命运或比土耳其还惨

1876年1月,日本年仅29岁的外交官森有礼来华,受到李鸿章接见。

李鸿章明确阐述了洋务运动的宗旨:“只是诸如武器、铁路、电信以及其他器械等,为必要之器物,他人最擅长之处,从国外引进。”

甲午开战时,清廷搞的始于1861年的洋务运动已到第33个年头,这场战争可谓对洋务运动成败的最好检验。输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要转向。赢了,说明洋务运动成功,继续搞下去。

关于东方变革,日本近代之父福泽谕吉曾说,须分三个阶段,第一是变心,第二是变制,第三是变技。而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旗帜的晚清洋务运动,却是以逆时针运转,先是变技,且迟迟不涉及制度和人心。所以,变革了三十年,人没有变,制度没有变,只是武器变了而已。

那么,这场战争若真如画中一般,清朝赢了,洋务运动得到肯定,那么接下来必然是“歌舞升平庆中兴”。

“成功的洋务运动”将继续,如火如荼搞下去,“武器决定论”誓不休。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界90年代晚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学习、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与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

洋务运动是封建帝制内部的改革,改革者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本质。改革目的是为了维护濒临灭亡的清政权。改革者希望用先进的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却不从封建社会自身改革。所以虽然工商业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关系到国家政治层面的腐败腐朽没有得到丝毫救治。

即使侥幸一胜,病夫的病并没得到根本疗治。

这样一路搞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与东亚病夫类比,我们不妨再看看欧洲病夫“胜利拖下去”的下场。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的最后时光,那也应该是大清国胜利的后祸样本之一。

熟悉世界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盛极一时,巅峰时期疆域600多万平方公里,势力横跨亚非欧三大洲,黑海是他的内海,波斯湾是他的练兵场,他可以把沙皇俄国的莫斯科付之一炬,也可以吊打欧洲联军,甚至比跟他同时期的大明朝和之后的大清朝都不差。就是这么一个强大帝国,最后的下场却是被欧洲列强肢解,他的废墟上建立起40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最后只剩土耳其本土78万多平方公里,一个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已不足百万平方公里、昔日六分之一了。

在翻阅世界近代史的进程中,经常会有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东亚病夫的清朝完整地被中华民国继承下来了,而欧洲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却被肢解的烟消云散了。

原因之一,就在奥斯曼帝国一直抱大腿,赶上一战,站到德国阵营而成为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死得比较慢、比较难看。而大清帝国却是不停挑战列强,屡次成为战败国,没有赶上一战就被本国人民弄死了,死得比较快、比较不难看。

虽然死期有快慢,但两个病夫的病因和病情却相差不多。从表面看,大清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似乎 有着明显的不同,奥斯曼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而大清是个世俗国家。但是,在衰败的本质上,这两个帝国得的是同一种病,也死于同一种病。这种病并非来自外部的创伤,而是内部溃疡。

奥斯曼帝国可谓世界最后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奥斯曼人的战略战术与其他游牧部落无异:以快速机动的骑兵射手消灭敌人。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成立了最后一个世界级得游牧帝国。

17世纪正是航海国家日新月异红红火火的时代,但却是奥斯曼狼老去时代。 此时漫游世界的航海大国荷兰,看出了奥斯曼帝国病根,荷兰领事在向国内报告中指出——

“现在此地情况已达到人人为所欲为的程度,其有权者尤甚,从这一点便可窥见该国的状况。现在已不是一根柱子折段或削弱的问题,而是国家的四根支柱,即宗教,法律,政治,财政全部崩溃……每个人不妨扪心自问,长此以往,是否还能维持下去?”

“一度成为欧洲恐怖威胁的奥斯曼军队,除了对于它们自己的君主及平民外,已经不再能够吓唬任何人了。”

作为新生海航大国,荷兰观察世界十分敏锐,它一眼看出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败。

虽然此时荷兰还未留意到大清帝国,但此后大清帝国所出现的情况与奥斯曼帝国大同小异。内部发生越来越严重的白蚁式腐败。

中央统治的权威悄悄地僵化和衰落,冗员充斥的政府机构的效率越来越低下,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从政治到军事上,都在走下坡路。 八旗兵腐化、溃烂,酗酒、赌博,花天酒地,狂嫖滥赌,把盔甲器械送进当铺。与败家子同义词。

江河日下的帝国,不能因为路途遥远而被西方忽略。正如一位英国历史学家预测奥斯曼的命运所说:“这里的主人如果不是强悍的狮子,那就要成为别人猎取的羔羊。”

欧洲病夫和东亚病夫,都被西方列强先后降服。

奥斯曼帝国的下坡路,始于18世界与俄国、奥地利、法国等列强的几场战争。无论是对新兴的法兰西帝国,还是对老牌的俄罗斯、奥地利,它都打不过。

而大清国这一边,也是战争打出惨象。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越过东西界线,势不可挡地涉入东方。1840年对大清发动贸易争端之后的军事战役。 相形之下,验出了东亚病夫的底色。不足 两 万的英军,打得投入 20 万兵力的清军抱头鼠窜,一个拥有四万万臣民的国家,眼睁睁看着几千“西夷”在自己的家门口进行登陆表演,犹如天兵天将。真的打不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随后, 趁火打劫的列强纷至沓来,一个接一个。 虽然迫于形势,两个帝国都建了海军,但是,他们外强中干,不得海军要领。一位西方人指出,一艘西方军舰就可以击沉 10 艘土耳其单层甲板桨划船。 而大清帝国的北洋水师就更不用提了。从南洋水师到北洋水师,都是可怜的见光死角色。

当然,两个病夫还有个共同的“长处”,那就是都善于苟延残喘。但在这方面,他们却有着五十步与百步的差距。虽都败在列强墙下,但他们的表现却十分迥异。大清与英国签了合约后,却能赖则赖,内心对英夷是抗拒的。而奥斯曼帝国,却彻底傍了大哥,败于沙俄后,死死抱住大英帝国。 奥斯曼君主哈米德二世始终坚持一个信条:“土耳其必须永远和英国站在一起,土耳其将尽一切可能乃至牺牲自身来维护对英国的信誉。” 和 东亚病夫一样,欧洲病夫遭到的最大领土威胁,不是来自英国,而是来自虎视眈眈的俄国。俄国从这两个老大帝国手里,先后夺取大片国土,如果不是英国干预,奥斯曼帝国早已在 19 世纪就被俄国吞个干净。

新兴英国为什么要罩着奥斯曼这个老迈帝国呢?那也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和战略需要。我们知道,奥斯曼帝国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会合处,比起蛮横的俄罗斯来,英国更愿意让一个软弱无能、乖乖听话的土耳其横它通往印度的道路上。列强需要老大帝国软弱无能的皇帝,但这个样子的皇帝对奥斯曼这个国家来说却是灾难。

虽然抱住了英国这个大腿,但内部没有本质变革的1奥斯曼,19世纪继续走下坡路。沙皇俄国跟奥斯曼争夺东南欧、争夺黑海、争夺克里米亚,战争断断续续打了240多年。到19世纪,西欧列强已经完全崛起,年迈的奥斯曼没有跟上现代化步伐,再也保不住他的疆域了。

勉强活到20世纪初叶的奥斯曼,挺到第一世界大战来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它背弃英国,转拜德国大哥。加入了同盟国。这下子,它的残喘日子到了头,一战结束,同盟国战败,这个老迈帝国终于难逃被战胜的协约国肢解命运。 奥斯曼的领土被切割为 40 多个国家,立国 600 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覆灭。

对照下奥斯曼命运,可以清晰透见大清之未来。而当时处于北方的沙俄在蚕食奥斯曼的同时,还对清朝虎视眈眈,沙俄侵略的特点,不像英国培养殖民地,而是直接吞并。在19世纪末,当时沙俄提出了“黄俄罗斯计划”,就是打算把清朝收入囊中。幸亏有日本在旁边争食,二虎相斗,羔羊得利,如果甲午战争日本失败了,可能会被瓜分掉,到时候沙俄就失去了制约力,大军南下,中国可就更危险了。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