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30亿,支付宝能“买”来刷脸支付的未来吗?
商家做会员并不只是为了数据,更多是为了触达。“蜻蜓2.0”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它对用户的触达能力有限。
作者 | 刘伟
微信支付很被动
“这下微信(支付)很被动了。”
昨天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开放日IoT专场”活动刚刚结束,一位到场的服务商便给雷锋网发来了消息。
活动中,支付宝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刷脸支付设备——“蜻蜓2.0”,同时宣布全面开放“蜻蜓”背后的能力与技术,并将在未来三年投入30亿元用于刷脸支付技术的升级和推广。
“这次支付宝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别说我们,微信的人之前也没有收到风声。”这位服务商继续说道。
那么这款“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的“蜻蜓2.0”究竟有何特别,一下子让微信支付陷入了“很被动”的局面呢?
去年12月13日,支付宝在上海举办的“新技术和新零售开放日”活动上发布了一款平民级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这款产品将刷脸支付服务的接入成本降低了80%,并在短短四个月内铺出了四万台。“蜻蜓2.0”正是“蜻蜓”的升级版本,相比前代,它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价格更低。官方售价从“蜻蜓”的2688元降到了1999元,而且前期还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最低价更是只需要1199元。
二、体验更优。在“蜻蜓2.0”上,用户已经可以单纯靠刷脸完成支付,无需再输入手机号码。
三、功能更全。“蜻蜓2.0”首次接入了刷脸即会员的数字化经营能力,未来还能通过屏幕进行精准营销。
然而,相比这些功能本身,“蜻蜓”开放策略的变化或许更加值得玩味。
一直以来,蚂蚁金服都是一家软件服务型企业,几乎不碰硬件。但在刷脸支付这件事上,蚂蚁金服却亲力亲为主导了前两代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对此,蚂里奥(蚂蚁金服与奥比中光的合资子公司)CPO张兼曾解释道:“蚂蚁金服在刷脸支付领域的布局最早,当时刷脸支付设备应该是怎样一种形态大家还不清楚,所以蚂蚁金服自己来做是最合适的,等整套模式跑通了,必然也会交出去”。
如今,事实正如张兼所判断的那样。支付宝行业支付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在会上宣布,“‘蜻蜓’将不再是一款产品的名字,而是支付宝线下刷脸支付技术所承载的产品的共同名字……未来‘蜻蜓’不再是一只,而是一群。”
“蜻蜓”的开放意味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经完全跑通,在技术层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作为一项新技术,刷脸支付的推广需要投入金钱和时间。蚂蚁金服宣布在未来三年投入30亿,表明它在心理层面也已经做好了全力出击的准备。
“蜻蜓2.0”发布时,台下也坐着微信支付的团队成员。作为支付宝的老对手,微信在刷脸支付上的布局要落后一大步。3月19日,微信支付的刷脸设备“青蛙”才刚刚正式上线,而支付宝的“蜻蜓”已经更新到了第二代。
事实上,微信支付团队对刷脸支付一直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支付宝投入的人力很多,我们可能还不到他们零头”,一位微信支付团队内部人士透露。
如今,随着支付宝在刷脸支付航道上全速前进,微信支付或许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节奏。
30亿能否换一个光明的未来?
支付宝在刷脸支付上的领先优势毋庸置疑,但这是否意味着它的前方将是一片坦途呢?投入30亿重金,又是否能为它换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从用户角度来讲,“蜻蜓2.0”的体验已经足够优秀。当用户需要支付而恰巧手机没电或手里提了很多东西时,它确实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
支付宝接下来要做的是打消用户在心理层面的顾虑,比如一位用户曾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对着屏幕刷脸,“感觉怪怪的”。更大的阻力则来自于用户对个人隐私的担忧。在雷锋网公众号一篇关于刷脸支付的文章下的评论区中,许多读者表示“不想用刷脸支付”“担心生物特征信息被泄露”。
蚂蚁金服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它们在宣传文章中反复强调,“刷脸支付过程中商家不会获得或存储用户刷脸的照片信息”。
从商家角度来讲,商家是否接受一项技术或产品主要取决于两点——利益和成本。虽然刷脸支付的成本已经非常平民化,但商家优先考虑还是“它能带给我什么”。提升收银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一直是刷脸支付宣传的卖点,但其实对商家的吸引力有限。商家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带来更多的客流和复购,而这也是“蜻蜓2.0”重点提升的地方。
“蜻蜓2.0”首次接入了刷脸即会员等数字化经营能力。用户付款时只需要在屏幕上进行一个授权动作,商家就能从支付宝获取其基本信息,自动将其列为会员。今后用户的每一次购买数据都可以沉淀在商户的CRM系统中,帮助商户对其进行精准画像,并在“蜻蜓”的屏幕上千人千面地推送广告或者发券。
钟繇介绍,支付宝在推进业务的过程中发现,商家对做会员和营销发券、带动客户产生复购,有很强烈的诉求。“通过刷脸支付,不仅可以把商家的收银效率提升20%-50%,还能将会员拉新和会员发券转化率和领取率提升5-6倍”。
从这个角度来讲,“蜻蜓2.0”确实对商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但如果回归本质,商家做会员并不只是为了数据,而更多是为了触达。“蜻蜓2.0”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它对用户的触达仅局限于支付环节。一旦用户离开门店,它便无能为力了。
相比之下,微信虽然在刷脸支付技术上落后一步,但它在带动获客、转化、复购上的链条要更加完整。即使用户不到店,它也能通过社交广告、公众号、企业微信等对其实现“全时全域”的触达。
所以说,支付宝的优势并不稳固,关键看微信支付能否及时补足技术和产品上的功课。“接下来的几个月很关键”,一位微信支付团队成员说道。
蚂蚁金服的焦虑
如今刷脸支付市场的前景仍旧一片迷雾,这种情况下蚂蚁金服投入30亿的举动多少显得有些激进,这激进背后折射出的是它的焦虑。
2018年12月27日,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宝和微信在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比分别为53.71%和38.82%。
从牌面来看,支付宝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但如果和2015年的数据相比,支付宝的市场占比实际下降了约8%,而微信支付的占比增长了约24%。
如今这场战争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在广袤的线下市场,双方依旧有很大的争夺空间。事实上,支付宝在线下市场的争夺中已然落后。
1月28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发布了《2018四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调查覆盖的大部分线下场景中,微信均处于领先地位。
而据一名微信支付团队成员透露,支付宝在线下市场的份额或许还不到微信支付的一半。
近两年,支付宝对线下支付的补贴力度一直远大于微信,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事实。
正因如此,支付宝亟需寻找一种去媒介化的支付方式,来抵御微信社交优势的压制,而刷脸支付正是它心中的答案。
那么,支付这件事情为何如此重要,值得蚂蚁金服押上巨资去守护呢?
假如我们把阿里的生态比作一道一道的城墙,包围着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商业务,那么支付就是离阿里内核最近的一道城墙。它解决的不单单是支付的问题,更是金融服务的上游开端。
海量的支付数据沉淀在蚂蚁金服的平台里,支撑其为消费者和商家建立了一套信用体系——芝麻信用。而芝麻信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创新技术可以精确呈现个人和企业的商业信用状况,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服务。比如为消费者提供租赁、保险、借贷、理财建议等服务。
同时,依托于网商银行,蚂蚁金服还能拓宽商户投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3月1日,据网商银行副行长金晓龙在北京披露,2018年,网商银行为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其中96%发放给了贷款金额100万以下的小微经营者,“我们希望未来3年内,能让中国所有的个体户、路边摊都贷到款”。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频次更高的线下支付场景将是它必须攻克的一座堡垒。
所以,钟繇在“支付宝开放日IoT专场”活动上说得很对,支付不仅仅是支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支付层面小小的技术创新,但往往却是一个商业变革的开始。”
相关文章
-
阿里巴巴收购以色列公司InfinityAR;虎扑App被下架,平台暂无任何回应;优酷否认裁员:阿里大文娱新财年将招聘超1800人
-
盒马们急租员工背后:疫情下灵活用工迎破局
-
最前线|苹果最贵剧诞生,想要复制Netflix的成功
-
图标统一性要如何检测?来看腾讯设计师总结的自检要素表
-
亚马逊IMDb推出免费流媒体视频服务
-
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梦:流量优势与牌照困境
-
巨头互抢地盘Robinhood计划推出“提前支取工资”功能对标Paypal
-
京东一揽子计划,帮832个贫困县,80万贫困户直接获益!
-
《苍穹之北》除了题材新颖而吸睛外,主演阵容也不可轻视
-
快手,一个慢公司的远征
-
流媒体大战打响前,Netflix股价先涨为敬
-
华尔街的 banker 们,赶紧学编程吧!
-
想要打败特斯拉,吉利与沃尔沃孵化了Polestar
-
曾一天卖掉一年的量!尝到甜头的非洲老铁,这次想承包中国的年货
-
微信大改版 解密张小龙“心学”巨变意图:或将杀入视频社交开战头条
-
小米9首发53秒售罄,雷军微博沦陷,说好的现货发售呢
-
快手百度知乎走到一起,谁更需要谁?
-
43岁的微软市值重回全球第一,所有“产业互联网”公司都得向它学习
-
过时的QQ被00后玩出新花样,看不懂“扩列”的你已经老了
-
老板,求你了,咱也整整私域流量
-
警惕“注水版”APP“好评如潮”
-
抖音账号掉粉风起,内容创作者做时间的朋友真的好难
-
索爱MC19组合式麦克风,话筒音响一体,很多人眼中的直播K歌神器
-
马云也没想到,即将取代二维码的不是刷脸支付,而是央行发行的它
-
石家庄猿代码:推荐21个好用的持续集成工具
-
上汽与阿里重组斑马和YUNOS,滴滴摩拜年底前将减少50%共享单车|早8点档
-
过去这一年,Uber过得有多累?
-
她的名字你来取可能很火
-
智能建造师证书如何查询?证书效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