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坪发现“中华第一镜”,镜上有两个洞,专家推测是干这个用的
铜镜是古人鉴形的日用品,它起源于商周时期的祭祀礼器,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王公贵族所垄断,后到汉朝时期才开始逐渐走向民间。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考古发现中,专家们曾出土过历朝历代、数量众多的铜镜,但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却是一面带有孔洞的“中华第一镜”,到底它是一件什么样的铜镜呢?上面的孔洞又有怎样神秘的作用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在小编揭秘之前,需要给您简单说一下它的发现经过。1924年,我国的考古专家,和瑞典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在甘肃广河县做地质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也就是现在著名的齐家坪遗址。
专家们经过发掘和鉴定,确定该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让专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面铜镜……
当时专家们正发掘一处墓穴,在用探铲清理土层时,发现了一些随葬的陶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专家们清理干净陶器后,又发现陶壶下面压着一件青铜器,专家们就蹲在地上,用铲子和毛刷将周边的泥土清理干净,并将青铜器取出来后,原来这是一面青铜镜。
青铜镜直径在10厘米左右,中心有个突起,应该是为了方便持拿。经过专家们的鉴定,这面铜镜距今约4000多年,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铜镜,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华第一镜”。
专家们将“中华第一镜”拿在手里,感觉很有分量,除了自身的重量之外,更多的恐怕是4000多年厚重的历史积淀。虽然它的镜面已经锈蚀无法照出人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其纹路,想象它曾经的精美和光润。
据专家介绍,古代的铜镜是用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然后手工打磨和抛光,镜面上不涂任何材料就能清晰的照出人像,而且成像效果毫不逊色我们现在用的玻璃镜。
就在专家们兴致勃勃的讨论铜镜时,“中华第一镜”边沿上的两个小孔引起了一位专家的注意,铜镜上的两个小孔并不是自然锈蚀的,而是人工刻意凿出来的。这样的孔洞在以往出土的铜镜上从未发现过,这两个孔洞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专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专家们发现古人用铜镜除了照面之外,还用于“降妖镇邪”,因为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有限,认为铜镜既然能照人,就能照妖魅,所以在他们的心中铜镜颇具灵性,还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因此古人就会将铜镜佩戴在身上,或者悬挂在家里的房屋之上,以起到驱邪和镇宅的作用,正如北周庚信《小园赋》中所记载的那样,“镇宅神以埋石,厌山精而照镜”。看到这里,想必读者也已经猜到了孔洞的作用,答案就是用于穿绳系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悬镜镇宅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我们现在,比如在我国西南地区,就很常见人们会在大门的门额上悬挂一面小镜子。
破解了铜镜上的谜团,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区域民俗。另外也能发现,我们如今生活中的很多习惯,其实都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中找到其渊源,这也证明了源源不断的华夏文明是何等的灿烂辉煌。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相关文章
-
宣笔纵横蝉蜕龙变
-
楼兰古城女尸为什么不腐 葡萄酒保养美貌(4000年不朽)
-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
颜值高也不一定演得了历史美人,这么多年看下来,也就这11位撑住
-
轩辕氏黄帝六任帝和撰写《黄帝内经》的七任帝
-
大揭秘!重庆38个区县名字的由来,你一定要知道!
-
羊头山上升起的文明曙光
-
疲师遇群狼,19岁团长灵机一动喊出三句话,一个团轻松歼敌一个旅!
-
日本东芝事件: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却害了美国海军
-
后羿射日传说成真?7000年前的东方天书,揭露了史前的一次奇遇
-
古代官府为何要将盐控制在手中?从哪个朝代开始这么做的?
-
洪水来袭!我国古人是如何进行防汛抗洪的?
-
百姓最幸福的三个朝代:宋朝/明朝/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
古代厕所啥样?听说皇帝都能淹死?
-
为何说李应最后悔上梁山?付出万贯家财,却没有一点权力
-
温顿巨龙:澳大利亚最大恐龙之一(长16米/1亿年前)
-
猪年说猪|猪八戒之前的御车将军和天蓬元帅
-
孙干卿同志逝世
-
泰坦巨龙恐龙:迪亚曼蒂纳龙 身长16米(诞生于白垩纪)
-
唐朝压制突厥、高丽 唐朝军力真实情况
-
帕克氏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
气腔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9米/距今8400万年前)
-
王近山追掉会上,家属唯一的希望落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心酸遗憾
-
迷你型植食恐龙:树息龙 仅10厘米长(如麻雀大小)
-
东北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幸存者1937:新兵憨娃的成长历程催泪!他们代表了千万战士的缩影
-
三大战役中,哪一场战役,参战的国军名将数量最多
-
俄罗斯历史上能把任何一个党员干部干掉的机关
-
历史上消失的四个人:老子骑铜牛西去 徐福寻长生不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