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战争史料 > \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原标题: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朝鲜李朝建立后,很快就与明王朝确立了宗藩关系,1393年明朝第一次遣使朝鲜,对于这些天朝使者,朝鲜方面不敢怠慢,“上率百官,迎于宣义门外”。但这群“天使”却并非文臣儒者,领队的“钦差内史黄永奇、崔渊”都是来自朝鲜的宦官。当年他们作为低贱的阉人被母国送走,多年之后却成为了口含天宪,荣归故里的天朝使者。有明一代,明朝遣往朝鲜的使者一共272人次,其中宦官使者共计137人次,而朝鲜籍贯的宦官则有83人次,所占比重超过30%,尤其在明朝前期,朝鲜籍宦官几乎垄断了使者职务。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明朝各个时期遣往朝鲜宦官人数统计表。来源:马志兴,《明朝遣往朝鲜使者身份研究》

这些朝鲜宦官在《元史》、《明史》中又被称作“火者”,对于“火者”这个称谓的来历,有两种解释,有人指出“火者”出自印度语“寇叽亚” (Khojah),指印度回教徒中的割势者。元明两朝有大量被割势的奴隶从印度输入至中国,“寇叽亚”这一印度语也随之传入,“寇叽亚”几经传讹被写作“火者”。也有人认为这与宫刑的场所——蚕室有关。为防止刑余之人受凉而死,需要在蚕室内烧火保持温度,遂将宦官称作“火者”。

朝鲜火者的缘起

朝鲜火者在中国宫廷的出现要追溯到蒙元时期,蒙古为了控制高丽王朝(李氏朝鲜之前的王朝),一方面建立了高丽贡女制度,要求高丽上供女子;另一方面元朝也将公主下嫁高丽世子,这样元朝皇帝和高丽国王便形成了“翁婿关系”或者“舅甥关系”。元朝可以通过政治联姻把持高丽内政,进而实现对高丽的控制。而高丽王朝通过此举也可以密切两国关系,免于被直接吞并,保持了有限的独立。

为了服务这些语言文化不同的高丽女子,高丽籍的火者也被征召进入元朝宫廷。有时贡女得到元朝皇帝宠幸,一跃成为皇后之尊,开始在元朝政治中发挥影响力。她们或因与宦官同乡,或因与宦官利益一致,遂与宦官结成紧密的政治联盟,无论是在元朝内政中,还是元与高丽关系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力。元顺帝的奇皇后来自于高丽,元顺帝最宠信的宦官朴不花也是高丽人,朴不花与奇皇后“同乡里,相为依倚,累迁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韩剧奇皇后就是历史上的高丽贡女成为末代元帝皇后的故事

后来明朝宫廷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高丽籍贯太监,是因为明军攻克元大都之后,大量高丽女子和火者没有来得及逃走,一并被接到了朱元璋的宫廷里面,从那时起,明朝也继承了向朝鲜征调女子和火者的惯例。

这些高丽火者熟知两国国情,出使可以减少外交阻力,同时也可向藩国显示明虽代元,但依然是天朝的合法性。所以朱元璋一度下令:“凡使三韩者,必土人阉者行。”直接确立了朝鲜籍宦官在对朝外交中的地位。

但总的来说,此时明朝宫廷里高丽籍宦官人数较少,而且由于两国关系并不稳定(朱元璋仅给予李成桂权知朝鲜国王的称号,未正式册封),高丽并不按要求向明朝输送足够的火者,前元老一辈高丽火者后继乏人。因此,在这一时期文官是出使高丽、朝鲜的主体,宦官出使的次数较少,但高丽进贡的小火者也为后来宫廷内部高丽-朝鲜宦官势力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朝鲜宦官达到鼎盛

在朱棣起兵造反的前一年,朝鲜就发生了政变。1398年,觊觎王位的李芳远发动政变杀死了世子,11岁的幼弟李芳硕,逼迫李成桂让位给另一个王子,自己则隐居幕后;两年后李芳远又走上台前,击败了其他王子登基成为朝鲜太宗,朝鲜史书称为两次“王子之乱”。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李芳远

同样的经历让两位君主惺惺相惜,加之李芳远和成祖在年轻时就打过交道,又有说法认为明成祖的母亲是朝鲜人,成祖和朝鲜太宗主政时期,明鲜关系走入了蜜月期。成祖正式赐予朝鲜国王称号,迁都北京后,朝鲜成为距离最近的藩属国,在封贡体系中的地位更进一步上升。

明成祖和他的孙子宣宗都对朝鲜风物情有独钟,比如他们都娶了8位朝鲜妃嫔,而作为侍女、女史的朝鲜女子就更多了:永乐朝22人、宣德朝16人;歌舞艺人、厨师,单是宣德朝就有100多人。

成祖本人有重用宦官的习惯,《明史》中有“中官四出,实始永乐”一说,明成祖在位期间共向朝鲜分六次索取了二百五十多名火者,宣德皇帝也向朝鲜索取了三次火者。由此明朝皇宫内的朝鲜籍宦官数量大大增加,派遣到朝鲜的使臣中朝鲜籍宦官的比例逐渐增多,朝鲜籍宦官成为中朝交流中的重要纽带。

这些宦官出使并不全为册封聘礼之类的国家大事,很多时候是为了皇帝私人与后宫的需求服务,比如在出使的宦官里,除了掌管大印的太监首相司礼监之外,负责宫廷饮食后勤的尚膳监使者也多达16人次,他们去朝鲜一方面可以为后宫里的朝鲜宦官与妇女带来家乡的土特产,以解思乡之苦;另一方面,则可以为皇室搜求皇帝喜好的“海青鹰子”及其它宝物。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海青鹰子就是俗称的海东青,是东北和朝鲜所产的一种猛禽,可作为打猎之用,朝鲜把向明朝皇帝供奉的海青鹰子称为鹰贡

宣德六年,明宣宗朱瞻基就派遣一干太监带领一百五十名士兵前往朝鲜捕捉老鹰,要求所用粮食和御寒衣服都有朝鲜供给,就连捕捉到的海青止豹等,需要的肉食,都要由朝鲜负责。尽管朝鲜上下多有怨言,但朝鲜国王还是本着“事大以诚”的态度认为“民间有弊,其事轻,事大不诚,其事重”,对明朝的求索屡屡答应。

而明朝皇帝本不知道朝鲜产鹰,恰恰是朝鲜籍宦官煽动明朝皇帝要求朝鲜进贡,借机出使朝鲜从而谋求个人私利。

难以伺候的“天使”

朝鲜籍宦官荣归故里,往往会借故拖延,停留时间少则数十天,多则数月。在执行公务后或者皇帝私事时,他们通常趁机假公济私,向朝鲜国王提出种种要求。回乡省亲是必做的事。这些火者当初多因为家庭贫困或者获罪而被送到了明朝宫廷,如今却成为朝鲜国王讨好的对象,自然要衣锦还乡,耍够威风。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朝鲜官府也是不遗余力,为了宦官们在朝鲜的父母兄弟都会被妥善照顾,每当宦官到来时,都会把其亲人接来一起团聚,如果有亲人已经去世,地方官会对其坟墓进行修葺。更有甚者,为了实现家人相聚,有的宦官就提出让自己的亲属担任朝贡使臣,能够定期来北京与自己团聚。至于生者加官进爵,死者备极哀荣也是应有之事。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量的宦官亲属凭借他们获得官职,成为朝鲜的显赫家族,与朝鲜贡女的亲族在朝鲜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更为夸张的是,宦官使臣甚至会要求改变朝鲜行政区划格局。在朝鲜,会有奖励表彰有功之人而提升其所在地区行政等级的传统,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对此,没有功勋道德的宦官使者们也垂涎,比如洪熙元年(1425年),宦官尹凤请求把自己的家乡由大邑升为都护府,对此他解释说“予欲以此,流名万代”。

更让朝鲜头疼的,是这些“天使”们对于财货的贪婪无度,永乐朝一朝鲜籍宦官海寿出使朝鲜,在到达朝鲜后他要求“小绢六十匹”换人参、安息香,又求大箭、长刀子等一系列朝鲜土产,并限期一二日完成,在得知没有如期完成后对朝鲜官员破口大骂。朝鲜方面为了息事宁人送海寿人参三百斤、安息香四十斤。一般宦官在到达朝鲜后,朝鲜国王为了安抚他们会赏赐大量的礼物。成化四年(1468)朝鲜籍宦官姜玉、金辅等出使朝鲜,明朝本意是犒赏朝鲜,但在发放赏赐后,这些太监却对朝鲜大肆勒索,最后两人满载土货特产而归“姜玉行装,九十一柜,四十一驮,鞑狗十九;金辅行装,五十柜,二十六驮,鞑狗二十”。

戛然而止

因为后宫里有大量朝鲜贡女,继而有服务于这些贡女的朝鲜火者,这些人群聚集在后宫,同时影响皇帝喜好,构成了对朝鲜风物的巨大需求。这就需要遣使朝鲜索取,但这类出使服务于皇帝的私人需求,文官士大夫不便参与,只有派作为皇帝私人奴仆的宦官前去办理,而宦官里最合适的莫过于熟悉朝鲜国情的朝鲜火者。明朝前期朝鲜出身的宦官如此频繁充当使者出访的原因大概在此。而驱动这一切的其实就是明代皇帝在朝鲜采女的私欲,从洪武,到永乐,再到宣德,多位明朝皇帝都对朝鲜采女兴致颇高。宣德皇帝尤其特殊,他采女充实后宫一次, 但却征召了一百多个朝鲜厨娘为其做饭。

到了他统治的最后一年,这位喜好朝鲜饮食的皇帝忽然做出了放还朝鲜厨娘的决定,明宣宗以“妇女金黑等五十三名,久留京师”,“悯其有乡土之思,亦有父母兄弟之望”,将宫里的朝鲜妇女都送回了朝鲜。以荒淫闻名的正德皇帝,采女之事也提上了日常,只是正德忽然暴毙于豹房而使此事中途而废。继位的嘉靖帝以外藩继承大统,颇有刷清政治的一番作为,于是采纳了礼官的建议,彻底终止了朝鲜采女,加之明鲜关系稳定,朝鲜火者的价值不复存在,也就从明朝宫廷里渐渐消失了。

参考文献:

论明初的宦官外交,孙卫国

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的别贡,刁书仁

明鲜关系中的朝鲜籍宦官研究——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中心陈洪发

明清宫廷朝鲜“采女”研究 ,姜舜源

明朝遣往朝鲜使者身份研究,马志兴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