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老公……”:中年男人最敏感的这个字,有人却用来加薪
问中年人最敏感哪个字?
这绝不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的命题。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钱”,更不如说是“比”。
这一点,在中年人组成的微信群里,尤其像和尚头顶的虱子。
自己微信里有一个“特殊”的群。群成员也不多,都是要好的大学同学,男女都有。
群聊内容主要由挤兑吹牛调侃为主,有时发牢骚,有时谈生活,一幅雅俗共赏的画面。
毕业快要十年,成员们也自动升级为中年人。于是,话题也渐渐有了时间的味道、岁月的沉淀。
去年有一次,凡涛半夜在群里刷屏,当时只有熬夜的几人看到了,我恰好是其中之一。
凡涛说他被老婆烦透了,要约人出来吃烧烤。
大家说他神经病,离他最近的人连夜开车过去,也要第二天天亮了。
于是,烧烤的串串变成了群消息,一串一串丢在手机桌面上。
凡涛毕业去了一线城市,他偷偷跟很多人说过,有高人指点,说他是过江猛龙,必须去有水的地方。
而中年后,他很少再提什么“过江猛龙”,仿佛那只是年少时吹的一个梦而已。
凡涛的老婆与他同乡,两人千里相会,一度成为我们群里的模范夫妻。
然而凡涛说,最近妻子不知道听了什么风,几乎天天回家与他讨论同事们的老公。
“不是八卦,不是吐槽,是真的讨论。”凡涛如是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猛的过江龙也占不了天时地利。凡涛凭一身本事在大城市立足,却仍比不了当地同龄人,动辄手里的几套房本。
而凡涛的老婆,那几天就喜欢与他讨论别人家的生活。
“小敏家又换新车了……”
其实他老婆就说了这一句话,根本没提“老公”二字,凡涛已经敏感到受不了了。
我猜,他不是烦透了老婆,是受够了自己。
……
不主动比,也不怕比
回到开头的话题,中年人最怕敏感哪个字?
比。
这是在某问答平台上看过留言最多的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上,中年人是敏感的,即便你不用对等的角色去比,只要有人在你面前提到别人家怎样怎样,中年男人也会主动把责任大包大揽:别人过的比我们好,都是自己不努力。
有道理吗?
有,《三字经》里有“子不教,父之过”;混混打架时会咋呼:是男人就站出来!
他们喊得不错,男人就该是千斤顶、万斤称,顶得起全家,称得了世道。
所以,中年男人最怕比,别人有本事,与自己的平庸,是一对同义词。
明白这个事情的成功男人,从来不会主动亮剑,但是可以任由女人在外面炫耀攀比。
而在食物链相对靠下的男人,则敏感着女人之间的口口相传。
“别人家的……”永远会让他们心里一紧。
但是总该相信一点:每个人先天优势是不同的,人生也从未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马拉松:有些人生在捷径,有些人则天生腿长。
而中年男人还能自己掌控的,只有敏锐观察的眼光和不停摆动的双腿,看路,远行。
有了成绩,我们可以暗箱藏剑,别人来比,我们大可以支起一个草棚,让他们凉快待着。
只要我们从未放松自己,从未放弃自己,从未辜负自己。
这就是自信。
千言万箭,我皆可借
叔本华说,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
确实,朋友还要与你做朋友,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提,因为要照顾你的自尊,维护这段关系。
敌人就不同了,他们不需要考虑你的感受,你越难受,他越开心。
于是,他们绝不会帮你掩饰缺点,反而会用小铁铲,一点点揭你的伤疤。
甚至连你自己都不愿相信的东西,都会揉碎了一把拍你脸上。
于是,敌人眼中的你,比自己照镜子还要真实。
表妹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她毕业刚入职不久,就有同组的同事对她说:“这公司对外地人有些偏见,有机会快想想跳槽吧。”
当时她本能地感觉有问题。毕竟她与对方不熟,更到不了交心交肺的程度。
果然,后来了解到,公司在人才任命方面并没有明显偏颇,只是表妹与那个同事同为待进步青年,同一个专业毕业,而表妹的学校更名牌一些。
我听了后,对表妹说:
“对方也并不指望你真的辞职,只是想在你心里种下一个躁动的种子罢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暗示。由此看来,你同事不是草包,就是高手。”
敌人的欲盖弥彰,反而让表妹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坚定了职场信心。
暗箭难防,但不妨草船借箭。
对手难与,也不如听其言,省己身;借箭而还,更可火烧连营。
万般虚妄皆杂念,有本事才是硬道理
《悟空传》主题曲里面有句歌词:
“我要那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那地再埋不了我的心。”
孙猴子不满漫天仙佛,敢去大闹天宫,归根还是因为他有一副铁胆加了一身的本事,否则,第二集也活不过去。
后来被五指山压住,与大地亲密接触了五百年,又是因为打不过如来,越级挑战。
《金刚经》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原意大概是能跳出主观臆想,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如此,《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点化五指山下的猴子时,问他可愿意当取经人的徒弟,入佛门,修正果,这时吴承恩的用词很有意思:
“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虽然用了“大圣”的称呼,却哪还有当年面对二郎真君时的舍我其谁:
“你是何方小将,辄敢大胆到此挑战?”
大圣活的久,压了五百年,从这语气变化上看,可也是猴到中年了。
他明白了一切名头,也抵不过自己的本事,什么新仇旧恨,什么屈辱嘲笑,哪有铁棒够硬,更令人肝儿颤?
本事不够硬,任你活多久都得趴着。
从大圣的事情来看,中年男人的敏感,有些自欺欺人。别人炫耀,也未必是为了刺激他,只是在年龄和自尊的双重压力下,有些草木皆兵罢了。
凡涛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他们夫妻不知道谁去迁就谁,反正后来再也没闹什么幺蛾子。
最近去凡涛的城市出差见到他,发现刚入中年的他,头发竟然有些花白。
聊起来才知道,凡涛硬拼了大半年,熬了一个中层职位出来。
我调笑着问他:老婆还跟你提别人家的事儿吗?
凡涛不在意道:“提,怎么不提,不过无所谓,很快老子也不差多少了。”
我想,倒不是他现在的收入足以包揽一线城市的房与车,而是充实又有收获的日子让他少了敏感,多了自信,有点猛龙过江的意思了。
人生最虚妄的就是面子,中年男人最怕丢的也恰恰是它,有些人宁可待业在家,啃老啃妻也不肯做丢面子的工作。
涂磊转述过李嘉诚的一句话:当你可以放下面子去挣钱,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涂磊自己说:一个人能力是一条线,忍耐力是一条线,两条线中间是他的生存空间。如果他可以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他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
人到中年,行走不易,撇得开眼前的虚妄,才拿得起最终的尊严。
金箍圈与金箍棒只差一个字,而带上金箍圈未必是丢脸,祭出金箍棒吾还是大圣!
相关文章
-
孙悟空偷了人参果为何不分给白龙马?原来他自带宝贝比这还贵重?
-
新片陆续定档助力影院更快复苏
-
四海龙王——东海龙王 敖广塌东京的故事
-
原来悟空取经不是没有同门相助,这位师姐,就曾三次主动出手帮他
-
她因《红楼梦》走红,不料丈夫狱中去世,今51岁患重病生活潦倒
-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这话还有下一句,真正的寓意鲜为人知!
-
孙悟空真的没有母亲吗?孙悟空的母亲可能是谁
-
三世佛为什么分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
-
《自律的交易者》—那些让我永久受益的法则
-
中国人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 关于龙王的塑造
-
国产剧如何获得海外观众情感认同?
-
什么是三十二相 如来佛祖三十二相分别是什么
-
车迟国的哪个妖怪是被烫死的?羊力大仙(冷龙被收走)
-
四大灵猴实力排名 六耳猕猴的实力和灵明石猴相当
-
金蝉子碰掉一粒米,被如来赶到凡间,这算轻慢佛法?借口有些牵强
-
唐僧最后成了什么佛:旃檀功德佛(原为金蝉子转世)
-
玉兔精假扮哪个国家的公主?天竺国(二人前世有瓜葛)
-
刘洪杀了唐僧他爹陈光蕊后,为何还能冒充他当官赴任?
-
燃灯、如来、弥勒三大佛组团打怪,背后原因居然是给玉帝面子?
-
上古十大神兽之一的白泽是什么?白泽的四种传说
-
十八罗汉——坐鹿罗汉 坐鹿罗汉的故事
-
从喜剧电影到特效大片,爱奇艺PVOD模式创新带来的新可能
-
花果山惨案发生了啥?让猴哥大杀四方,老君拿出千枚仙丹得以平息
-
几代人暑期必看,四大名著来了!
-
孙悟空共有几个师傅?两个?其实是四个,害他成妖,度他成圣成佛
-
如果“戏精文物”会唱闽南歌……
-
通玄先生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张果老通玄先生的故事
-
唐僧四人封神等级 为什么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全球首发式见闻:希望它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