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原标题: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对于陈毅的军事能力,网上有人一直颇有微词,甚至说他不够元帅资格,靠别人打仗。

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陈毅对于战役的把握,既站得高又看得远,为战略层面,完全是统帅级别的。

1948年的淮海战役就是一例。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在淮海战役中,陈毅奉党中央之命,在中原野战军参与大战指挥。

为什么派他去中原野战军?

一是为了加强中原野战军的军事指挥,二是加强中野与华野的军事协调。这个作用之大,非一般人所能代替。

事实上,在淮海战役中,陈毅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关键时刻为扭转战局立下大功。

1948年11月30日夜,徐州的杜聿明几十万大军突然撤出徐州,中野立即下令几个纵队赶去永城阻击,结果,杜聿明集团处于前堵后追的绝境。到12月4日,华野十一个纵队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包围在徐州西南130余里的陈官庄地区。

这样,淮海战场上形成了对敌人南北两个大包围圈:

一个是中野对黄维兵团的,敌兵12万。

一个是华野对杜聿明集团的,敌兵为25万。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而这时无论是中野还是华野,使用兵力都已达到了最大限度。也就是说,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两部强敌,已经拖住了华野和中野的全部兵力,甚至,致使在南线阻击敌刘汝明和李延年两个兵团援军的10万人,也只剩下华野六纵为主的4万人了。

中野和华野包了两个饺子,可饺子的皮太薄,很难包住饺子馅。

怎么办为好?

形势相当严峻。

因为,被围的两股敌军都还有着很强大的战斗力,而蒋介石已将宋希濂兵团运到浦口,并拟从西北、台湾空运几个军组成新的兵团投入,与刘汝明、李延年合股北犯。而解放军南线阻击部队只有一二个纵队,很难挡住敌人大军。此外,中野围歼黄维兵力、火力均不足;华野围歼杜集团至少还需半月以上的时间,如果南线敌人得以推进,解放军阻击出了乱子,不但影响围歼黄维的作战,还必然影响全局的胜利。

整个淮海的战局,对于敌我双方来说,千钧一发,完全可用惊心动魄一词来形容。

这个时候,陈毅站出来了。

他直接用有线电话与粟裕商量:从华野调兵!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他的方案是:调整兵力及作战方针,抽兵支援中野——即华野先抽部分兵力协同中野先解决黄维兵团,然后再集中兵力解决已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南线之敌则先取守势阻其前进。

陈毅的方案获得了粟裕的支持。

随后,陈毅令粟裕以华野的名义上报中央军委。

这个方案,获得了中央军委的支持。

刘伯承对陈毅的这个计划,十分赞赏,形象地概括为:吃一个(黄维),夹一个(杜集团),看一个(李、刘)。

12月5日,淮海战役总前委下达了对黄维兵团总攻击命令。

随后,中野各纵队在华野支援部队的密切配合下,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敌人血战到底。从5日开始总攻,到15日,终于全歼黄维兵团。一场惊心动魄、随时可能逆转的战局,由此得到了成功化解。陈毅的一招使得解放军占据了整个战役的制高点。之后,中野又配合华野一起围歼杜聿明集团。

又经过十多天的激战,杜聿明集团被全歼。

陈毅当初从华野抽兵前去围歼黄维兵团这一招,高明不高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