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这个师,最后只剩3个人!师长牺牲,政委却活了下来
在红四方面军中,红30军88师绝对是一支威猛之师,师长熊厚发,年仅23岁,政委郑维山,也是23岁。熊厚发20岁当副师长,22岁为副军长兼师长;郑维山18岁当师政委。两人虽然年轻,但都已是成熟、老练的红军将领。
但是,1937年一战,这个著名的红军师到最后却只剩下区区三个人。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西路军西征中,在甘肃省临泽县的恶战,是西路军众恶战中最艰难和损失最大的一战。当时,西路军主力从倪家营子撤出,路上又陷入敌马家军的重兵包围之中。战斗随即打响。
西路军总指挥部决定以红88师负责开路和殿后,掩护主力进行突围。于是,师政委郑维山率265团在前面开路,负责打开缺口,师长熊厚发率263团殿后,负责阻敌。
郑维山组织了一支40人的敢死队,每人发两颗手榴弹,一把大刀。天黑后,由265团政委黄英祥带领,一线散开,离马家军只有20米远时,突然一跃而起,扔出手榴弹,随着爆炸声,打开了一个缺口。郑维山立即指挥第二梯队占领缺口两侧,掩护主力和总指挥部通过。
主力快速通过后,郑维山边打边撤,可没走多远,发现殿后的熊厚发和红263团被马家军缠住,难以脱身,急忙带领手枪队,杀入重围接应。激战中,熊厚发负伤,卫生员正在包扎。郑维山冲上去,熊厚发说:“快走!不要管我!“
郑维山将警卫班留下照顾师长,自己指挥部队继续守住缺口,掩护熊厚发和红263团突围。
这时红9军正在前面激战,难以支持。郑维山又奉命带领部队支援。
漫山遍野都是马家军。
激战中,红9军政委陈海松被敌骑兵围住,郑维山冲过去,与马家军厮杀。不料陈海松政委中弹,倒在血泊之中壮烈牺牲。在血战中,红9军的红73团团长、红81团政委相继牺牲,几乎全军覆没。
在厮杀中,红88师3个团几乎也打得十分惨烈,红265团政委黄英祥也牺牲。徐向前下令红9军余部并入红265团,由郑维山指挥,掩护总指挥部继续撤向祁连山深处。
马家军一路追赶不放。
在康隆寺山口,郑维山接到军部命令,占领小山头,不惜代价坚决阻敌,掩护总部机关突围。
郑维山带着只有200多人的红265团占领地形,准备阻敌。没想到,马家军只留一部与之纠缠,主力绕过防御阵地,直扑西路军主力。西路军已无力组织有效抵抗,在马家军疯狂的追杀之下,只得向山内撤退。
郑维山与数十倍之敌拼杀到天黑。官兵大部牺牲,仅存20多人。郑维山带着警卫员、秘书和8名通信员,分乘11匹战马,向主力撤退方向突围。在与马家军夺路时,他脸上负伤,带伤拍马而跑。
当他冲出包围圈后,身边只剩下警卫员“小箩筐”和一个秘书,其他8名通信员生死不明。
三人牵马前行,午夜时分,爬上一个小山头,秘书又不见了。郑维山突然发现前面有人坐在一块大石边休息,仔细一看,竟是红88师副师长熊德臣、供给部部长叶永松、红168团政委和红89师师长邓烈坤及师政治部主任裴寿月。
郑维山上前急问:“部队呢?”
熊德臣回答:“突围时冲散了。”
“师长和总指挥他们呢?”
“闹不清。”
原来,在突围中,总指挥部也被马家军冲散了。
一行人昼伏夜行,向着延安方向而去,不料第三天又遇上搜山的马家军。在一阵厮杀后,郑维山身边只剩下熊德臣一人。幸运的是,两人被当地一穷苦人收留,并藏起来。两人躲到4月下旬,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郑维山说:
“咱们还是早些走吧。”
熊德臣说:“到处是马匪,还是再等等吧。”
“不能再等了。我们得去找党。”
“你先走,我随后就来。”
临行时,熊德臣把自己身上仅有的8块钱掏给了郑维山。郑维山独自上路,昼伏夜行,向着陕北一路乞行,于5月上旬到达平凉的镇原城,找到了红军。
他到达延安时,警卫员“小箩筐”居然早到了。后来,熊德臣也回来了。
红88师数千人马,活着回到延安的,只有郑维山、警卫员以及熊德臣三个人,连师长熊厚发都牺牲在祁连山了。几十年后,徐向前元帅对熊厚发还念念不忘,说:"熊厚发同志是红军的优秀将领,他的牺牲是十分壮烈的。"
相关文章
-
光亭: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是如何垮掉的
-
【党史天天学】张仲瀚同志《忆新疆》手稿
-
湖南娄底无名老太太被毛泽东尊称为“国之贤母”
-
三国时期究竟谁最美?貂蝉与小乔竟然都不是第一美人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日夜时间均等(每年的10月23-24日)
-
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
二郎神与根达亚文明有关系吗?传说根达亚男子有三只眼
-
巨嘴龙:中国小型植食恐龙(长1米/上嘴壳内勾尖锐)
-
若没有总理的这次关心,张爱萍就可能不在军队,更不可能成国防部长!
-
速龙:最聪明的小型食肉恐龙(长1米/距今8300万年前)
-
康熙为何二次废太子胤礽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
-
毛泽东评价周恩来: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
-
古代妃子怎么侍寝皇帝的?原来电视里演的都是真的
-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清初画坛那个神一样的男子......
-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都是什么关系?哥们?叔侄?爷孙?
-
中国史书中的古代日本:第一个留下名字的使者,名叫“小野妹子”
-
班超的儿子班勇:四年征服西域 结局却悲惨下狱
-
巨型食草恐龙:酋龙 体长15米(仅在中国四川被发现)
-
神农炎帝是中医的祖师爷吗?
-
如果把各省的省会改成古称,哪个最霸气,哪个最有诗意?
-
国宝文物诠释“何以中国”
-
【品党史爱王兰】党史小故事|贺龙:永远跟党走
-
李四光是什么家?李四光预测的四大震区有3个被证实
-
“陝西”还是“陜西”?陕西考古博物馆又入坑了
-
百幅董必武手迹在沪展出: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
战场上的爆破大王,和40名敌人同归于尽,敌方将领都为之钦佩
-
吴佩孚的儒学与张作霖的义气,军阀维系道德资源的两种努力
-
小鞋匠传奇
-
未解之谜:万历皇帝北斗七星葬式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