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社会万象 > \

带好“东风快递”

原标题:带好“东风快递”

袁纪云是个爱孩子的人,女儿13岁,儿子3岁,都是他生命中的宝贝。他说自己两年前“又多了个‘宝贝’”。

那一年,袁纪云41岁,接任火箭军某新组建导弹旅副旅长,他把发射车当成自己第三个宝贝。这大国重器,是我国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的核心,十分金贵。历任营长、旅装备部部长的他,与导弹打了25年交道,“这感情没得比。”

相比家中的两个宝贝,他陪伴眼前的“宝贝”时间更多些。两年多来,他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密,对新导弹武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

接到国庆阅兵任务,作为最熟悉新导弹武器系统、又分管作战训练的副旅长,上级任命他为某受阅装备方队队长。

当了队长,袁纪云的时间安排紧张起来。“我勒乖乖,不够用啊。”忽然冒出一句家乡话,他的黑脸盘上泛起红晕。

袁纪云的时间轴安排得满满当当。凌晨4点他就起床了,两分钟穿衣,3分钟洗漱,第六分钟,他已走在前往装备场的路上。

“队长蹭蹭地往发射车那走,不小跑儿,跟不上。”这场景,装备场管理员纪志天再熟悉不过,他说袁队长每天都要“打前站”,说白了,就是最先掌握发射车状态,做到“心里有个数”。

袁纪云这性格,跟他父亲一个样。就像他常“训”官兵们的一句话,“干点啥利利索索儿的!”他的父亲叫袁宗清,是名退役参战老兵。在他眼里,父亲是个“打过仗的兵”,也是自己“最崇拜和羡慕的人”。

“还没机会打仗,但这些个事儿,我得按打仗办。一点儿也等不了!”袁纪云说的“一点儿也等不了”,有来头。

年初,该旅首次冬训,旅长临时出差,参谋长在外学习,他挑起了相应的担子。每晚,他都最后一个离开指挥所。“没法子,当天的问题不研究透,睡不踏实。”他这样说。

以袁纪云的性子,“不得不对自己狠点儿。”在他看来,“这帮小子‘粗’得很”。其实他所说的“粗”,更像吹毛求疵,但让人又不得不服。

一次合练前,方队组织装备隐患排查,轰鸣的声音里,袁纪云总感觉哪儿不对。“咋回事儿?”有人还在问,他已爬到了车底。一检查不要紧,刹车片间隙果然存在小于标准值的问题。

有多小?“经测量比标准值小了1.7毫米,眼神儿不好的,要用放大镜看。”说着话,高级工程师于广龙表情严肃起来。他说,别看间隙只小了一点,时间长了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那天一直忙到深夜,组织官兵检查过所有发射车制动系统,袁纪云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

5点30分,装备场“热闹”起来。一级军士长刘东带着驾驶员们来了。

刘东跟袁纪云既是同龄,又是老搭档。他们常凑一块儿研究训练问题,不时还能碰出“火花”。

这天上午,方队要组织合练、考核,袁纪云要求,不达优秀标准不算合格。

优秀啥标准?发射车等速行进200米,误差不超0.03秒。“也不知咋的,连续掐了3次表,都不行。”刘东还在懊恼,袁纪云却当众黑了脸,“考核不合格,中午别吃饭了!”

老班长哪儿受过这委屈,但自知理亏,只有红着脸研究对策。

转眼到了休息时间,可刘东却不知去向。袁纪云有数,“他加练去了”。

果然,驾驶室内,刘东正埋头研究训练设备。袁纪云拉开车门,眼一瞪:“去休息!科学训练,不能违背。计划昨晚不是电脑推演过了,你咋不执行!”

有力度,有理,有据,刘东再次红了脸。

上午11点,考核如期进行。最终,“成绩合格了,跟头也栽了”,刘东自感丢了面子,中午无心吃饭。

其实袁纪云也发现自己的话“欠考虑”,嘿嘿笑着,端着一碗饺子,找同年兵赔礼。“咦!你看你那样儿。来来,咱俩研究一下这饺子包得合不合格。”两人哈哈大笑,冰释前嫌。

其实袁纪云的脾气,刘东最了解,“训练没搞好,他谁都训”。刘东也最理解,从两个旅抽组官兵成立的方队,能力参差不齐,需要磨合。

驾驶员尹朝的比喻很形象:“队长就像发动机,带动我们这些新零件磨合。”

实际上,袁纪云更像“老司机”,方队合练,他拉把椅子往场边一坐,观察每辆发射车状态。哪个有一点儿误差,他立马通过对讲机吼,“还能不能干?”所有人一激灵。

无论说袁纪云像“发动机”,还是像“老司机”,用他的话说“方队带不好啥也不是!”阅兵集训点合练,方队没出过一次差错,多次以满分成绩排名第一。

10月1日,袁纪云就要带着方队驶过天安门。这是他第二次参阅,十分自豪。他清楚,老父亲准会带着孙子孙女,守在电视机前,见证着人民军队的强大,也见证着他带着新“宝贝”,向着胜利再出发!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