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军事指挥能力有多强?粟裕大将赞叹,连张春桥都拜服不已
长期以来大家都对邓小平的看法都是他是内政达人,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但其实这个看法还是不全面,事实上邓小平在军事指挥上有相当高的才能。用邓小平同志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军人,他真正的专业是打仗。
首先,三大战役一共有两个总前委书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总前委书记是林彪,而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则是邓小平。
其次,淮海战役最关键的决定就是改变中央部署,先全歼黄维兵团。这个决定就是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做出的。
而邓小平做出这个决定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至今仍然掷地有声:“只要能歼灭黄维兵团,哪怕是中野付出再大的损失,即使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是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代价也是值得的。”
围歼黄维兵团这件事也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指挥的。在对黄维兵团的作战中,邓小平主动担负了战役的组织实施和前敌指挥工作。他对刘伯承和陈毅说:“两位司令员,我比你们小几岁,身体也比你们好一些,具体工作让我多做些,夜间值班我也多值些。”邓小平向作战科宣布:一般事情多找他请示报告,重大事情同时报刘、陈、邓3位首长。
正因为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80年代时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的粟裕大将才会对记者说“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取得胜利的。淮海战役这个大题目要请小平同志来讲。”
渡江战役更是邓小平同志的得意手笔,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就曾回忆——
“我们司令部作战室,专门研究作战方案,进行了讨论。小平同志最后作了结论,讲了该怎么样打,该怎么样部署。会后,(3月)29号,小平同志对陈毅说,你们把我们讨论的写一个作战计划过来。
陈老总找到我,说这个参谋工作我也不太熟悉,说你来写,让我写。当时我就写了一个‘两个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方案’,写了以后送给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讲,写得太具体了,因为我们讲的是哪个(兵)团哪个军向哪个方向打,怎么打,怎么突破江防。
小平同志讲,作为总前委写这个作战计划纲要的话,应该站得高一些,更原则一些,要指挥员有一个机动的余地,他们会按照战斗的情况执行,所以他自己写这个作战纲要。”
1949年8月4日,邓小平向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代表所作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渡江作战是从四月二十日夜里发起的。因为反动的南京政府拒绝了人民的八项和平条件,人民解放军一部,即由刘伯承同志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由陈毅同志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奉命渡江作战。在漫长的一千多里的战线上,所有部队都无例外地顺利地完成了渡江任务。
从渡江到占领上海,总计用了一个月零七天,消灭敌人四十余万。我方伤亡二万五千人,其中在占领上海时伤亡一万七千人,在渡江时遭敌机轰炸等共伤亡八千人。我们曾有一个兵团俘虏了敌人六万,自己损失一千一百人,比较起来我们的代价花得很少。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请不要忘记,渡江战役总指挥是邓小平同志。
不仅邓小平同志的战友、下属对邓小平军事指挥能力钦佩不已,就连四人帮里的灵魂人物张春桥对邓小平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春桥长女张维维在最近曾对记者回忆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她和当时已经保外就医,居住在江阴的张春桥聊天,张春桥谈起邓小平的军事指挥能力,也不得不承认“厉害得很”。还称“我们确实比不了。”
“我们这些调到北京的,都是总理给我们找房子住,后来总理统一安排我们住钓鱼台。但邓小平一调回北京就自己找到住的地方了,那能力不得了。而且西沙海战的时候,邓小平下命令的,有条不紊,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让所有人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非常非常合理的。确实是指挥若定,那能力,很强。”
如果说邓小平战友、下级对他指挥能力评价还有溢美之嫌,那么张春桥对邓小平同志军事能力的评价则说明,邓小平无愧伟大军事家称号。
相关文章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
-
屈原为何跳江 屈原跳江与楚怀王有关吗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第三名现在路边常见
-
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年久失修不如今天壮观
-
淮海战役中,唯一一次旅长带头冲锋!一举破了胡琏维的铁血阵
-
夜读丨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
一场战斗打下来能缴获日军多少东西?看看这几场战役就知道
-
元宵节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
-
大象的祖先剑棱齿象,出现于1000多万年前(牙长达3-4米)
-
中国历史上最能忽悠的八个人
-
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有一不成文规定
-
三国演义中的神仙于吉,左慈到底是什么人?
-
原美颌龙:欧洲小型恐龙(长1.2米/出土于德国)
-
髂鳄龙:英国中型恐龙(长5米/髂骨保存最完好)
-
揭古代女兵部队内幕 兵部队通常做些什么
-
柳公权是什么朝代的人 他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
古代捕快:一人从业三代不许参加科举
-
极简中国史:夏朝之前的历史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这一段历史?
-
古人真会将随身物品放入袖中吗,怎么能行走自如、保证东西不掉呢
-
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战军长,不向张国焘低头,从马家军那里挖墙越狱
-
社身畜地是什么梗社畜成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火
-
晋献公送礼借道 “唇亡齿寒”的典故
-
80个典故,读懂中华文化
-
他是开国少将又当过省委书记,但穿着比农民还差,工资捐给困难户
-
离任留犊有感
-
古人的用餐方式:从分餐演变成合餐,里面也许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
红楼迷云:揭开贾母为啥不为黛玉做主之谜
-
历史上真的有嫪毐吗:有(为嬴政之母赵姬的男宠)
-
反击战中,十多万发炮弹给越军上了一堂实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