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君王为何都不敢退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退休制度是让辛劳一生的人平静享受晚年的人性之举。封建年代的君王非常劳心劳力,人们往往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君王固然可以天天玩乐,但很可能会被亲人或臣子杀掉,或者被敌国入侵灭掉。若天天勤勉国事,时间一久,也必然身心皆惫。然而纵观《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只有尧、舜、赵武灵王和燕王哙达成或部分达成了退休愿望。
尧在位60年时就希望有继承人,十年后,臣下们才发现了舜。尧立刻开始考验他,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舜—可见他想退休的愿望有多么强烈!考验、培养了20年后,在位90年的尧终于如愿退休,八年后逝世。
舜在位22年后,把帝位禅让给禹。他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似乎是旅游—视察大江南北。整100岁时,舜在去南方巡视的过程中去世—在当时的旅行条件下,百岁老人游兴还如此之浓,难怪后人对他的退休生活生疑。
赵武灵王在位27年后,传位给小儿子,自己带人到西北巡视。可是他太怜惜大儿子,最后导致大儿子叛乱,自己也被包围在宫里三个月,就此饿死。
燕王哙为了和尧有同样的名声,把国家托付给了宰相。宰相坐在君位上行使王权,年老的燕王哙不再处理政务,成为臣子—他以这样感人的方式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其后太子与宰相相互攻打,宰相和燕王哙都死了,齐国趁势攻击燕国,燕国大败……
事情就是这样,君王们不敢退休,首先当然是因为当时没有规范的退休机制,权柄在手则王,权柄脱手则亡。所以不管多么心力交瘁,也得硬扛到底。但因年老体衰、掌控能力弱化,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被儿子、部下杀掉和饿死的君王比比皆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和一代雄主楚成王就是这样死的。
在中国历史上,官吏有退休制度,《礼记》就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各个朝代也大致如此实行。但对君王,就没有。而且,对谁来继承最高权力,各朝代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执行起来更是全凭君王的心情。没有明确制度,就没有明确预期,就会有各种变数。康熙曾说:“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除了缺少制度外,还缺少尊重和维护下台统治者的文化。古罗马人传说,独裁者苏拉主动交出了权力,可刚举行完交权仪式,路边突然冲出一个小伙子,大骂苏拉以往如何残忍……苏拉阴沉地说了一句话:从此以后,能够攫取到权力的人就再也不愿意把它交出来了。所以,以制度和文化妥善保障交出权力的人的利益,是保证权力能够正常交替、延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当然,另一方面,已经退休的君王仍干预政事,也是造成不幸的原因之一。尧禅让之后,舜处理干部仍要向尧报告,赵武灵王退休后仍掌着实权……这固然是由于老王们往往功勋卓著、经验多、威信高,但退而不休就失去了退休的意义,反而会招灾惹祸。既然如此,老王们当然得时刻紧握权柄,唯恐被强制退休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孙 凯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相关文章
-
专为惩罚女性所做的木马刑具:受刑生不如死(羞辱性很强)
-
南京挖出王安石父亲墓,考古队挖到一半,王安石后人:请立即住手
-
天启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死亡(令人畏惧的神秘形象)
-
湖南娄底无名老太太被毛泽东尊称为“国之贤母”
-
南北朝罕见的有为皇帝,生前却有一难言癖好,古怪陵墓震惊考古专家
-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区别,两者相差天壤之别,你还不知道吗?
-
芈月一生有多少个男人?都是真爱吗?
-
他是新四军师长,因一场意外车祸缺席了三年解放战争,仍授上将
-
唐朝压制突厥、高丽 唐朝军力真实情况
-
没有钟表,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
澳洲盗龙:最原始的澳洲恐龙(仅出土一块左胫骨)
-
意匠天工:无极斋分享镇江博物馆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
古人的智商有多逆天?看这6件巧夺天工的器物就知道了.....
-
解密张宗昌的白俄部队 中国白俄军团来源与去向
-
羽龙:第一个有非对称羽毛的恐龙(长0.9米/出土于辽宁)
-
古代女人来月经了垫什么?答案让人目瞪口呆
-
水浒中,武松或许能击败卢俊义鲁智深,但这3位好汉他打不过
-
不看后悔 古代女子竟然是靠这个迷倒万千男子!
-
揭秘:蒋经国留苏期间为什么三次回国请求都遭拒
-
刘志丹牺牲后,接任红28军的两位军长,后来都成了开国上将
-
俗语中的“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贵少是非”是何含义?古人经验之谈
-
河南有座塔,与北京天坛齐名,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
埃及重脚兽:大型哺乳类(酷似犀牛/长有一对匕首状角)
-
大军阀张作霖给落马皇帝溥仪磕头历史档案解密
-
大型蜥脚类恐龙:伊森龙 股骨就有65厘米长(是人的2倍)
-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
-
中国龙脉上埋了三位皇帝,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
-
此人救许世友一命,革命胜利后,许世友把他带到部队养老送终
-
党史百年·天天读(一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