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芦溪瞿氏家族的变迁
宁国芦溪瞿氏家族的变迁
瞿景洪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451期
本文所指宁国瞿氏家族,是目前宁国最大的瞿氏家族(以下简称瞿氏家族),至2016年底,族人总数为158人。
瞿氏家族在宁国的始迁地为中溪镇石口村芦溪金子村民组,原属石口人民公社芦溪大队金字坞生产队。始迁祖为瞿景洪第四十五世孙瞿大财。根据《明远堂碑铭》记载,瞿大财祖父为瞿仕海,育有二子:瞿君朝、瞿君相。根据《瞿氏大宗谱》(黄石分谱)记载,瞿君朝、瞿君相从湖北大冶凉山瞿家湾迁徙到了湖北随州的鸭山寨(迁徙时间失考),今属随州市随县高城北乡,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清朝中后期,这里人多地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难。
1875年,瞿大财携三子瞿成湘、瞿成汉、瞿成煕,“一担箩筐下江南”,来到宁国县,先后在金字坞、山东寺、梅林上戈驻等地落户。白手起家,日积月累,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芦溪第一大家族。家中雇佣了长短工、家丁,修建了小碉堡并备有枪支,以防外患。先祖们广置田地、大兴土木,分别在芦溪金字坞、梅林上戈驻一带购置山场田地数百亩。金子坞住房面积约2000平米。
上戈驻瞿氏宗祠三进厅堂(建成于1927年,20世纪90年代初被毁),建筑面积300多平米。中厅楹柱镌刻“湖北来源无双世系,江南崛起第一家声”对联一副。每年清明、冬至祭祖,族人聚集一堂,缅怀先祖之德,弘扬瞿氏家风。
祠堂立有明远堂石碑,上刻碑铭(2017年已为宣城市家训博物馆收存),名为“明远堂碑铭”。碑铭简要叙述了瞿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始于周室,繁衍于徽州”,也简介了瞿氏家族的发展情况:“赋成碧落,文辞举显唐时,此楚贤公之以笔墨著作者。幼超群英,颖悟声驰翰院,此景纯公之以才华闻者。且庆公之明远遗踪,其名闻于当世者,颇多著述。能公之精诚报国,其懋显乎疆场者亦有功名。自列祖以降,数代不彰,亦气运为之也。”对宁国瞿氏家族,有如此叙述:“始由义府公迁武昌大冶,继由仕海公迁徙古随州,均未繁茂。先父及我等又于前朝光绪元年,由随州迁江南。且思气运循环,既盛不长盛,势必衰不长衰。然近今家就康宁渐茁秀,莫非家业必盛之征焉。”碑铭还阐明了建立宗祠的意义,“然孙苗也,固赖祖以栽培;而祖报也,少须孙以敦笃。因于上戈驻村内建立宗祠,并将其周边田地提作祭产……成立之后,愿我子孙世世守之而勿替云。”碑铭共列9条规则,主要规定了祭产的管理与使用方式,以资助家族中贫寒无助家庭子女的教育培养。
在瞿氏家族的发展过程中,瞿成湘(又名瞿安国),被公认为第一代家主。他身体健康,严于律己,勤俭节约。他十分重视对后辈的文化教育,尽可能让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家族中先后有定华、定省、定远、国权、国屏等分别远赴宁国、广德、旌德、屯溪等地求学深造,并有多人成为教师、医生。为确保家族成员不因贫困导致子女失学,他专门从每年的租谷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助学资金,并形成制度,写入宗祠碑铭,以求世代传承。
瞿氏家族家规严格,十分重视家训家风教育。在金字坞居住期间,曾四世同堂,同桌吃饭多达30余人。后因人口过多,到“龙”字辈时,兄弟开始分立门户,才各自成家立业。子孙分布于金字坞、山东寺、伏岭、上戈驻、深坑、杨山等地,而祖居房屋多已损毁或重建。瞿氏家族与邻里村民、长短工之间友好相处,在当地口碑甚好。
1949年后,瞿氏家族开始衰落,尤其在1966至1976年间,当时的极左政策导致瞿家处境艰难。瞿氏家族成员不仅不允许参军,就连上学都受到严格限制。直到 1977年改革开放后,瞿氏家族才开始逐渐摆脱困境。一批孩子,因为幼年经受了家庭生活的艰难,并不失严格家教,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便逐渐走上求学升造之路。如今,家族中有各类人才,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随着宁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瞿氏家族祖居地人口正逐年减少,他们或因工作关系外迁,或因居住条件改善而搬迁入城,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已经在城市安家立业,仅有老弱病残者留守故土。
相关文章
-
他曾助胡志明打败法国人,堪称我军军政双料奇才,后官至副国级
-
东北野战军拥兵百万,改编四野后,所部四大兵团都由谁任司令员
-
推进党史教育追寻红色印迹锤炼党性修养——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主题党日教育活动纪实(天津市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
辽宁公安曾抓获一位81岁“农民”,立即执行枪决,群众拍手称快
-
面对毛泽东错误指责 周恩来为何不翻脸?
-
中国龙:云南小型食肉恐龙(长2.4米/2亿年-1.8亿年前)
-
鲜为人知的民族英雄:曾策划进攻日本本土计划周密可行性高
-
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两个人关系相当复杂扑朔迷离
-
汉墓找到不腐之尸,墓主是个西域美男子,展出时却吓坏游客
-
曹魏五子良将如何排位? 曹魏五大将之首是谁?
-
八路军六位旅长,有两位是大将军衔,剩余四位是什么军衔
-
这件中国国宝,竟在日本被原子弹炸毁!
-
解放军一个步兵师南下边境战场,任务紧急要歼灭越军王牌部队
-
为什么说“男靠出生时,女靠出嫁日”?现在的人,还有这个说法吗
-
双足食肉恐龙:彩蛇龙 体长2米(化石仅一根破碎胫骨)
-
古代的通房丫环,除了需要服侍主人,还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特殊作用
-
十大将中,此人教书先生出身,激战中用自己的脑袋抵住敌人的炮口
-
他是国军一代名将,被俘时表示不服!称:还没有摆好阵势就开打啊
-
征战22年,毛泽东第一次吃上一顿像样的过年饭!
-
贱人为王:《搜神记》里记载的变异人
-
巨脚龙:印度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距今2亿年前)
-
竺可桢:“东方剑桥”之父
-
古墓出土一个“啤酒瓶盖”,难道是盗墓贼留的?专家:这可是文物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
朝鲜人民的真实生活 朝鲜人民生活现状
-
将军睡千年:将军的战袍由山川而制,足够凝重庄严
-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
中国巨型蜥脚恐龙:东北巨龙 最长20米(发现于辽宁)
-
汉代皇宫神秘地道之谜:竟是深宫嫔妃偷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