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数码科技 > \

《庆余年》舆论风波:不是对用户心理理解不够,而是对程序正义理解不够

原标题:《庆余年》舆论风波:不是对用户心理理解不够,而是对程序正义理解不够

文|邻章

《庆余年》这部年度大戏真的成为了年度大戏,有了视频平台们梦寐以求的高热度、好口碑(就内容质量而言);但同时也让播放《庆余年》的两大视频平台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危机——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被用户纷纷吐槽,并让盗版这个在近两年似乎都已销声匿迹的东西再次大行其道,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VIP用户以及超前点播用户泄愤视频平台花式操作的方式。

《庆余年》舆论风波:不是对用户心理理解不够,而是对程序正义理解不够庆余年剧照

按常理来说,优质优劣程度与平台用户口碑应该是成正比的,此前的《人民的名义》、《琅琊榜》、《伪装者》、《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等均可验证这一发展路径;但为何在《庆余年》这里没有行通,反而使得内容质量与平台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魔幻发展路径?原因众所周知——视频平台在中途推出了“超前点播”这一VVIP模式。

但仅就“超前点播”而言,这一模式是否有错,坦率来讲,我认为部分用户花更多的钱,享受更多的权益,成为VVIP是没有问题的。这其实与每个平台近亿的VIP会员花钱跳过片头广告、享受更多的权益是如出一辙的。他当然可以视作是视频平台“对新的付费模式的一种探索”。

那么为何视频平台在这种探索上翻了车,腾讯视频的反思是“对用户心理理解不够”。但在我看来,“超前点播”翻车,不是对用户心理理解不够,而是对程序正义理解不够。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当前为“超前点播”辩护的文章中找到端倪。这些文章认为:“超前点播就好像用户去餐厅吃饭,你花更多的钱,自然能吃更好更多的菜品。”

花更多的钱吃更多的菜,这的确是没错。但用用户的点餐行为来类比当前视频平台的超前点播行为,其实是不恰当的,可以说是偷换了概念。

原因在于:用户在餐厅点餐之时,餐厅就已经在菜单上明码标价,让用户知晓花多少钱能吃多少菜;但当下视频平台是这样么?其实并不是,他们并没有在用户购买VIP会员时就告知在VIP之上还存在超前点播,用户加价就享受更多,他们是在半路抛出了点播行为,这与餐厅点餐显然是不同的。这种行为如果真要为其找一个类比,恐怕一些无良医院在手术台上出现的“加价,我可以把手术给你做得更好一点”更为合适一点。而这也是用户为什么对这种看似合理的超前点播并不买账的原因所在。

试想,如果腾讯和爱奇艺在用户购买VIP会员伊始,就明确设置不同层级的会员体系,明确告知不同层级的会员可以享受不同的权益,产品还存在超前点播等模式,用户还会对其如此吐槽么?我想大概率是不会的。

所以我认为,这次这两大视频平台遭受舆论危机,完全是因为这两大视频平台没有做好程序正义(保障初始用户的知情权益),从而导致的舆论崩塌。

而后期出现的所谓“中国视频平台会员费用定价相对于国外平台而言太低、视频平台巨亏,视频也要生存(年年巨亏)”等需要用户理解等理由,在我看来,就更不是视频平台可以花式操作的理由了。

毕竟从现实来说,视频平台们的会员定价,定价权不在用户手中,而是掌握在视频平台手中。而视频平台在会员定价上采取低价策略,无非是想以此收割更多的会员用户,用付费用户数量去讲述资本故事而已。如果视频平台觉得定价过低,其实视频平台们大可以向国外视频平台们看齐。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国外视频平台那种优质内容的供给能力,但从目前来看,似乎国内视频平台们还需要努力。

同理,视频平台巨亏同样也不是用户造成的。从现实来说,视频平台亏损的核心原因在于版权采购费用高昂。但版权采购费用为什么会如此高昂?视频平台们或可以想一想当年是谁把版权费用炒起来的。在我看来,视频平台巨亏,原因在于平台们自己没有把握爆款产品的能力(所以在版权采购时进行广撒网)或是投资眼光不行(烂剧大投资)以及自身进行的行业恶性竞争(竞争独家资源、抬高版权费)等才导致视频平台们巨亏。

而平台自己的操作失误,要用户来买单,这恐怕说不过去吧。更何况,每个平台都已经有数亿用户已经用购买VIP在支持了。

写在最后:

好剧难得,一部好剧,本应是剧组、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三赢,但结果却因为一些平台的半路起意,让一部好剧陷入困境,使得盗版猖獗了起来,让经历多年努力才刚刚形成的正版风气遭受挑战,这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在此,视频平台们真的应该对自己的操作,好好反思一番了。而对于盗版,我的态度是应当坚决打击,在此也呼吁用户们,即使心中有再大的不悦,也不要去为盗版助力。

作者:邻章【微信号:ZLxgic 公众号:TMT317】,关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消费&产业互联网等。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