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举人不是好事儿吗?为何范进中举后却疯掉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一个秀才考了二十多年的举人,终于考上了,这种事儿换谁估计都有些接受不了。
《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咱们都学过了,里面就是讲了一个叫范进的读书人在中了举人以后,身边人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看不起他到阿谀奉承,比如范进中举之后,立刻有乡绅送钱送房子,有人投身为仆为奴,有人送土地。
而范进更是因为这样一种巨大的身份转变,喜极而泣。这是吴敬梓先生对于当时社会趋炎附势这么一个病态现象的讽刺,颇有些夸张。
但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范进如此表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中举人太难了,就好比一个食不果腹的穷人突然中了五百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古代那才是真理。举人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头衔。
首先,我们要对古代科举制度有个大概的了解,在登仕之前,是要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重重考验的。
在乡试之前,学道内有童试,针对童生等读书人,童试过关了就是秀才。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称为生员,他们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取中者才叫举人;举人再参加的就是京城的会试和皇上钦点的殿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同理,贡士中参加殿试的一二三甲就是所谓的进士,一甲进士的一二三名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范进光“院试”这一关,就考了20多次、30多年,从20岁起,一直考到54岁。
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实年五十四岁……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馀次。”
由此可见“秀才”是多么难考,太多满头白发的童生了,据说广东省还有百岁童声去参加考试。
这里面,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现代人总觉得古代科举考试很容易,翻开史书,感觉到处都是秀才举人。其实,古代的科举考试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1300多年来,全国总共才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几百万名举人。你要知道,光是在2015年,全国211重点大学就录取了42万新生。这还不算985重点大学录取的新生。
由此可见,别说国家级的“会试”,就连省级的“乡试”都比高考卡得更严。那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所谓乡试,并不是在“乡里”举行的考试,而是在所在的省城或者京城,级别较高。
每3年考一次,通常是在秋天时分举行,所以又被称为“秋闱”。如果在乡试中脱颖而出的话,那么也就是中举了,被成为“举人”。
乡试的第1名,人称“解元”;第2到第10名,被成为亚元。
为了秋香去华府当卧底的唐伯虎同志,就是乡试的第一名,所以又被称为“唐解元”。
那么范进同志是第几名的举人呢?书中写得很清楚。
范进……见中间报帖……上写道:“捷报……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是不是已经很了不起了?
明清时期,举人属于似官非官那一类人群,但已经不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成为一种“准特权”阶层。比如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以与县令平起平坐,自由出入县衙,他们的称谓都变成老爷了。
在《儒林外史》书中,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考中秀才的范进,虽然表面上是瞧不起的,但实际中还是带了一些恭敬的。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你这现世宝穷鬼……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带个酒来贺你。”
这就等于是鲤鱼跃龙门。所以范进中举后立刻有人送财物、拉关系
“自此……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范进中举后,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了,他的地位,就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瞬间从破落户变成了小康家庭。原本天天讥讽他、甚至都不想让他参加乡试的岳父,立刻对他毕恭毕敬起来。
这种感觉,大约相当于:
你女朋友的妈妈对你说,“给你20万……立刻从我女儿身旁离开,好么?”,
变化为:“给你300万,请你对我女儿好点,好么?”
连周围的人都快把你家的门槛踏平了,有来送房子的,有来送店铺的,还有来送丫鬟的,连吃饭的米和面都不用去超市买了。
更主要的是,你还有可能在京城呼风唤雨了。
想想人家范进,这么大把年纪了,受尽白眼,遭人看不起,但他一直坚持,最后终于咸鱼翻身了,能不激动吗?放你身上试试?
当然,前面说过,这是一部讽刺小说,讽刺的还是那个时代。
范进中举,反映了过去的科举制度,可以让人从寒门一跃到天子明堂,这让无数的读书人,沉浸其中,追求功名,但是科举考试的竞争也极为巨大,不是人人都能那么容易考中的。
范进半生贫困潦倒,三十载屡败屡战的科举之路,已经让他对科举麻木,可内心又被蹂躏的非常脆弱,稍微些许刺激就让他大脑充血,不能自已。
因为中举之后的他将不再是以前那个为了路费被岳父辱骂他现世宝还要畏畏若若弯个腰:“岳父教导的是”的老童生了。
张乡绅就是举人出身任过一届知县,深知其中套路和利害关系,所以才会在得知范进中举后就赶到了范家,又是送银子又是送房子,还聊出了八竿子打不到的世交关系。
如果范进没有中举的话,家里的境况可能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家中没有米了,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还是老母亲出面,让他拿鸡买了去换米。
来到市场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东瞅西瞟都没有卖出去。别人通知他中举了,他自己都还不相信,不认为自己能够考中,所以范进考中完全是祖上积德。
只能说古代科举制度虽然是一条通天大道,可也让一批批在科举路上的学子没有回头路,荼毒了多少家庭,颠沛流离一生,只会都圣贤书,自力更生的能力都丧失了,反而让父母妻儿受苦受累。
范进是典型的受科举制度危害的人,大好的青春荒废在读书科考上。好不容易中举了反而高兴的疯了,真是何其讽刺。范进的“发疯”可以看作是他的麻木性格与扭曲心理的真实反映。
相关文章
-
似鸟形龙:印度小型兽脚龙(长2米/处于疑名状态)
-
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
乌克提纳翼龙:北美翼龙类(第三对牙齿硕大/长15厘米)
-
秦始皇陵墓在哪儿 秦始皇陵留下的九大惊天谜团
-
曹丕为什么英年早逝?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别的皇帝爱江山更爱美人,这个皇帝不爱江山爱袈裟
-
《西游记》中,天蓬元帅和真武大帝,到底谁更厉害?
-
中国豆齿龙:龟蜥结合体(生活于浅水/三叠纪诞生)
-
古桥下悬挂着的剑,堪称古董级别的文物,为何从古自今无人去拿?
-
亮剑原著中魏和尚的黑历史更搞笑:被少林寺开除,也没徒手杀鬼子
-
非洲巨型肉食恐龙:始鲨齿龙 牙齿内勾(像匕首一样锋利)
-
中国古代3位臭名昭著的人物,如今都被电视剧洗白,妄图变成好人
-
广德籍抗美援朝英雄张万海(下)
-
91岁“神仙奶奶”:65岁体重超标,70岁出道做模特,变美永远不晚
-
国名党16岁军妓被迫接客千余次
-
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
吕布武力有多强 吕布是公认最强武力(第一猛将)
-
司马光一生坚贞不二 只爱一人的原因解密
-
从李存勖到李嗣源,马背上的后唐,14年而亡
-
蒋介石败退死活要带走仨“高人”,暗藏巨大野心
-
伟人毛泽东一生的良师都有谁?
-
小型杂食恐龙:铸镰龙 羽毛覆盖全身(有着极长第二指爪)
-
火子采访老兵纪实 用电影叙述英雄事迹
-
河西走廊只是战略要地吗?现在才明白,它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
-
“青冢”的秘密: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
一个人可以帅到什么程度?
-
酋长龙:南美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2米/属于疑名)
-
【致哀】一位张家港老将军去了!谁可以被称为民族脊梁?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