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战争史料 > \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原标题: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在抗战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八路军缴获日军物资的情节,其中最受战士们喜爱的莫过于各类罐头,这些罐头一般都不舍得直接吃,而是要留到重要日子当做大餐和战友们分享。有意思的是,新四军六分区的一支部队,一次在小黄庄击败日军中队后,用缴获来的牛肉罐头做了一锅好菜来犒劳众将士。结果众人却惊愕地发现——这种牛肉罐头闻起来很香,吃到嘴里却忍不住想吐。后来他们才明白,牛肉罐头里根本不是什么牛肉,而是杂粮拌上牛油制成的。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新四军将士剧照

严格地说,我军在抗战时期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能用野菜和粗粮填饱肚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军罐头竟然能让吃惯了苦的新四军官兵都觉得难以下咽,由此不难想象这种所谓的牛肉罐头难吃到什么地步。事实上,这种甚至被一向供给良好的日本兵骂为“猪食”。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罐头其实只是二战后期日本物资极度匮乏的一个缩影罢了。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二战日军罐头

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国家实力有了跨越式提升,军队也开始向现代化军队迈进。日本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视,直接体现在军队口粮的极大改善。在“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的口粮就已经以种类多、口味好、营养均衡而闻名。在供应的军粮中,除了标配的米饭之外,还有蔬菜、饼干、罐头等。1938年,日本陆军部发布《军人战时给予规则细则改正》,更是对日军的伙食有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一天一人要保证精米660克、精麦21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味噌75克、盐5克等,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供应了。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侵华日军旧照

侵华战争初期,日军的物资供应充足,士兵不仅吃得饱,而且还有罐头、糖、味噌等多种调剂品供应。然而毕竟只是一个岛国,物资比较匮乏,所以随着战争持续深入和军队人数的增加,补给开始出现断层。别说是肉类,就连最基本的饭团还都是些过期变质的,还真是比不上猪食。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日宣战,将日本的各个供给线路全面封锁,日本本部只能号召各地军队推行“以战养战”策略。说白了,就是本土管不起大家吃饭了,大家得自己想办法填肚子。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后期甚至有很多日本士兵被活活饿死。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分食罐头的日本士兵

在一些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日本鬼子进村就到处抓鸡抓羊,事实上这并非虚构。毕竟日本鬼子也会饿,而他们又不自己种地,那要吃饭就只能靠抢和扫荡了。至于前文的牛肉罐头,则另有隐情。由于日本国土狭小,畜牧业并不发达,所以早期的军用牛肉罐头都是从美国进口的,然而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就和美国翻了脸,这一进口渠道自然就断了。无奈之下,加工厂只能将牛肉替换成鱼肉,或者干脆就掺假制成名义上的“牛肉”罐头。

抗战时八路军条件艰苦,为何吃日军牛肉罐头却想难以下咽?

▲太平洋战争形势图

不过这种也是紧急作战口粮,平常时候也是吃不上的,要是一日三餐能吃个“糙米团子”,日本士兵已经心满意足了。无论任何军队,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资,是根本不可能支撑长时间的对外作战的。经济学家邓葆光通过对日本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提前一年就论断日本撑不过1945年底,结果还真是如此。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