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听完邬思道对欠款的分析,为何只说了句“夜深了,安歇吧”?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认识胤禛才没几天,就匆忙建议胤禛,接下户部欠款的差事。他对欠款的事分析得入木三分,直言了接下差事就是为康熙分忧,好处多多。然而,胤禛却当着邬先生的面“打太极”。
邬思道
交情不够深,雍正不方便言明,邬先生的水平有待验证
邬思道入住雍王府,第一条建议就是让雍正接户部欠款。
胤禛虽然对邬先生的名气特别敬佩,却对这位顾问的真才实学还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毕竟在清朝那个时代,受传播途径的影响,名气大的江湖假郎中多的是。很多江湖术士,都是先为自己造势,然后吸引大户人家的关注,最后衣食无忧甚至位列仙班,比如徐福、江充等人。
万一邬先生的水平不过硬,他的建议,雍正可不能轻易采纳,雍正也需要有自己的考虑。
邬先生再怎么厉害,也是坐过十几年铁窗的人,对外面世界以及朝廷形势的洞察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邬思道
胤禛处在朝廷的权力中枢,掌握信息的数量、质量、准确性、时效性肯定比邬先生更优,考虑也会更加周全。
邬先生能够看到欠款的几类人,却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理论和实际往往存在偏差,真的着手操作户部欠款问题,可比嘴上说说要难得多。谋士只用动嘴,胤禛是要动手的人。
尊敬和礼遇给到位,信任还没有产生
胤禛聘请邬先生,虽是为自己出谋划策,名义上却是西席大人(教小孩子读书的私塾老师)。在尊师重教的传统下,胤禛按照拜师的正式仪式,给了邬先生很高的待遇。
弘时
对于夺嫡之争,彼此只能心照不宣。胤禛就算心里接受了,表面上也要假装“矜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明明很想要一个东西,但是出于礼节与面子,也不能堂而皇之地表现出来,这就类似曹丕的“三让三辞”。
把个人目的直接挑明,那只能存在于熟人和嫡系之间。很明显,邬先生那个时候还没能成为胤禛的“自己人”,主要工作还是教小朋友读康熙和孔孟的文章。
弘历
关系是一回生两回熟,信任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邬先生还要拿出过硬的技能和忠诚的态度,胤禛才会给更大的信任。
明确了彼此的工作分工,邬先生是谋士,胤禛才是最后拍板的人
谋士的职责是出谋划策,而不是决策。邬先生犯了一个小错误,那就是自以为自己拥有部分决策权,积极鼓动胤禛接活,这是在越俎代庖。胤禛作为老板,对于顾问的意见可听也可不听。
胤禛听完邬先生的建议,说夜深了,早点休息,是在提醒邬先生:你吖只是我的顾问,有些事不要参与得太深了,点到即止就可以了,决策上我自有主张,没啥事就洗洗睡吧!
胤禛
邬先生也是个明白人,会知道什么建议能提,什么建议不能提。
相关文章
-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神秘失踪去哪了,司马迁对他有一番推测
-
公务员考试备考之三省六部制变革史
-
前苏联与现俄罗斯地图 苏联俄罗斯版图对比
-
牧野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 牧野之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毛泽东倡导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
揭秘民国的高房价:成都小市民死也买不起房
-
野史趣闻:为何古代皇帝之妻被称作“后”?
-
博物馆“假”到让人捧腹的4件文物,别笑,还真是古人设计出来的
-
原巴克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阿拉善地区)
-
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闽西,为了八十五年前的那份缘
-
唱歌跳舞、穿衣打扮现在人都喜欢,但你可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
我国被封禁了1000年的山,自唐朝开始下令:进入者,斩
-
【学党史·我打卡】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到哪些地方进行视察?
-
为何“统一天下”的是始皇帝,而非西周甚至夏朝?
-
长鼓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瑶族和朝鲜族)
-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你听说过炎帝黄帝的传说吗?史前历史了解一下
-
怀旧影像:探访民国时期的陪都重庆
-
此女美若天仙,皇帝为了让她高兴,自甘堕落为奴,日日供她驱使
-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2讲)
-
因相貌太丑乾隆出上联挖苦,却被他当场对出,乾隆大喜:赐他探花
-
指挥大兵团作战很难,但中国一伟人却是游刃有余,不信看解放战争
-
历史上刘邦怎么死的 身体衰落久病最终倒下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
-
他是孔子第73代后裔,也是我军的开国中将,抗战中打出辉煌一战
-
此国被灭后国王流亡到大唐,如今其总统说:中国人可享特权待遇!
-
周武帝灭佛: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
考古专家发现不能“碰”的文物,一碰就消失,仅留下一张照片
-
马超后人成为亚美尼亚的王室是真的吗 这与马抗什么关系
-
历史解密20世纪上海滩黑帮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