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孔子得意弟子,宓子贱为何把粮草拱手让给齐国?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贤人,他门下弟子三千多人,其中光是有名的弟子就有72人,被后世誉为“孔门七十二贤”。这些人中,颜回、子路、曾子、子贡、公孙龙等名气较大,除他们之外,其他人名气相对来说不大。
这些人中,有一人叫宓子贱(宓子践),这名字看起来虽然不雅,但其人却不简单。宓子贱曾经做单父地区的官,他无为而治,每天就弹弹琴看看书,看起来很清闲,单父地区的百姓反而过得很好。
孔子得知后,还大大夸奖了宓子贱一番,认为他可以做更大的官。
宓子贱管理单父地区时,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显出了他对人性的了解以及治理国家和人们的长远眼观。
有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齐国称霸春秋多年,军队强大,所以一路开胜。鲁国军队节节败退,战火很快覆盖到单父地区。当时正值麦熟季节,马上就可以把麦子收上来,然而现在还没熟透,齐国军队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紧迫,怎么办呢?
当地农民都建议宓子贱,赶紧把麦子收上来,为了尽可能地收获,也别管谁家地谁来收割了,让大家一块上,谁抢到就是谁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一些官员也都赞同这个观点:齐国长途奔波,粮草供应不上,不把麦子收上来,就会成为他们的粮草。把麦子抢割了,齐国缺粮,就会不战而退。
宓子贱摇摇头,没有同意。几天之后,齐国军队到达单父,果然收割了小麦。
当地老百姓、官员都埋怨宓子贱,消息传到鲁国国都,连大贵族季孙肥都震怒了:宓子贱让齐国人割了麦子,到底有何居心?他派使者赶到单父,质问宓子贱。宓子贱不慌不忙回答道:麦子被割了,明年再种就是,问题不大。可是,要是让大家一起抢,那些不愿意劳动的人就会乐了,他们平时不种地,这时候却能抢到麦子,真是太好了。
使者顿时觉得有道理。
宓子贱继续说:如此一来,很多人就会有侥幸心理,只要打仗,他们就能抢到麦子。几次下来,他们就会盼望着打仗,盼望敌人来,这样下去,对国家好吗?再者说,单父地区又不大,这点儿小麦对我们来算,微乎其微,对齐国军队也没多少帮助。与其让人们产生侥幸心理,还不如让敌人抢走算了。
使者回去跟季孙肥一说,季孙肥顿时佩服,还重重奖励了宓子贱。
之所以能如此,实际上和宓子贱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关,他对老百姓的治理就是一个原则:不折腾。老百姓都是要生活的人,自己知道怎么去种庄稼,怎么能有好收成,自己不懂还瞎指挥只会让老百姓吃苦。所以不能助长那些懒汉的侥幸心理,更不能让那些辛勤劳动的百姓吃亏。宓子贱之后有一人来管理单父地区,每天从早忙到晚,结果反而被老百姓埋怨。
相关文章
-
此人是红军传奇女连长,一人打退马步芳200骑兵,牺牲时只有40岁
-
其实曾经统一天下的他,真的是位了不起的皇帝,做了很多贡献
-
屈文军|元太祖时期汗庭和蒙古本土地区的官员除授
-
清军北京八倍兵力对八国联军为何会失败
-
河源时代倾城的房子怎么样?值不值得购买?
-
现代人眼中的古代神话
-
鳌拜怎么死的 因掌控权利导致康熙帝不满
-
古代三军谁才是“老大”?不听命令怎么办?
-
蒋介石集团,四个佣兵10万的大兵团,最后都被哪个野战军歼灭
-
这些在军博已经看不到了!从文物揭秘古代实战长柄兵器的真实样子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
40年前中日欧“化肥战” 中国智破西方化肥垄断
-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其真相让人震惊
-
夔牛再读西游|玉帝实力到底有多强?被孙悟空打趴实属误读!
-
“白虎穿过堂,家败人也亡”啥意思?是什么导致家败人亡呢?
-
立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长城最东端
-
蜀汉十四名将排行榜 赵云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名将
-
农历二月廿七,驿马日,东岳帝君诞
-
你知道“柏”姓是怎么来的吗?
-
济南“着急”了!
-
党史上的第一份入党誓词从何而来?
-
古代上门女婿和罪犯同地位,驸马只是挡箭牌,金朝始祖竟也倒插门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意境及其下落之谜
-
甘肃民乐:毛泽东像章陈列馆 珍藏中的红色记忆
-
封神中,陆压为何加入阐教阵营?不是他傻,只因为他早已洞察先机
-
广陵是现在的哪里?
-
历史故事——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
-
公元280年:一件中国史学界幸事的盗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