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因势而就:制度变化的秘密,人事架构才是理解制度的钥匙。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当中,对中国历代制度的发生和演变进行了一番总结。其 要义在于,制度不是孤立的、固定的、突然出现的,而是与一时的人和事广泛联系,前有伏 笔,后有流变,不同制度间形成体系。所以,要研究制度变化,不能仅限于制度自身,而必 须考察其前前后后的人事变化、种种用意。要么是“人要做事”,要么是“局势促成了事”,要 么是“人成了势”,或者是几种因素综合在一起。
钱穆的这番总结,我们不妨称之为“因势而就”。观察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制度演变,确实 符合这个定律。
在唐代府兵制演变成募兵制,此定律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唐府兵制建立均田制基础上。均田制保证大量自耕农的存在,府兵从这些自耕农中选拔。府 兵本人免税,装备要自己准备,社会地位比较高。正所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可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被破坏,府兵数量不足,负担越来越重、大量逃亡,制度也不能维持了。
于是唐朝大量任用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异族将领,招募士兵,长期驻扎在边境地 区,造成了节度使手里的兵力远远大于中央的局面。结果府兵制没法维持,彻底废除了。正是节度使尾大不掉的局面,造成了安史之乱。
大乱之后,中央更没有能力恢复均田制和府兵制了。这就是趋势变成了事实,事实变成了制 度,也就是我们说的“局势促成了事”,唐代局势的演变促成了府兵制废除、募兵制建立。
东汉大将军职能的变化又是一例,原本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下。但是汉和帝在位时,外戚窦宪权势极大,飞扬跋扈,引起太后震 怒。窦宪为了自保,主动要求北击匈奴。结果他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山,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胜利。
得胜回朝之后,窦宪被和帝封为大将军。由于窦宪本来势力就大,现在又战功卓著,和帝就 将大将军尊为三公之上。从此之后,大将军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窦宪就开启了东 汉外戚秉政的第一个高峰。后来的邓骘、梁冀、何进、曹操,都曾经担任大将军一职,皆为 权臣。这就是“人成了势”,导致制度因人而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公司运作的过程,每个公司的制度也总是和其人事架构 紧密相关,凡是制度明确的公司,背后都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反之,制度模糊的公司的背后,必然存在模糊的组织架构。
相关文章
-
嫪毐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车裂而死(被夷三族)
-
古代帝王为何崇尚黄色?
-
西伯利亚泰坦巨龙:欧洲巨型食草恐龙(长12米重约10吨)
-
戴安澜:马革裹尸的抗战将军
-
余思潞《饕餮记》杀青诠释美艳绝伦的古代蛇妖“美杜莎女王”
-
死神龙:蒙古小型镰刀龙类(拥有镰刀状前爪/长4.5米)
-
嬴驷和嬴政是什么关系:嬴驷是嬴政高祖父(是嬴政曾祖父的父亲)
-
开国中将下去视察,发现老百姓生活困难,当众向老百姓道歉
-
周恩来晚年叮嘱“你们要帮助小平同志做好工作!”
-
都说淮海战役粟裕功劳最大,其实这个人才是第一功臣,却不被宣传
-
四大无耻文人是哪四位和简介:谯周/王衍等(第一靠投降封侯)
-
凝练青年“三气”勇担复兴使命
-
党史权威金冲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与异
-
电视剧《奔腾年代》开机谱写新中国电力机车奋斗史
-
翼手龙:唯一会飞的爬行类动物(翼展最长15米)
-
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各有什么故事?
-
黄埔四凶介绍 黄埔四凶悲惨结局
-
灶神是红衣美女?闲聊中国古代灶神形象变迁
-
揭秘梦露生前最大遗憾:无法生儿育儿留下后代
-
崇祯时期,京城中出现一40斤的大公鸡,这人见后大哭:大明要亡
-
导致王朝灭亡的皇后,为何被后人误认为是男人?这首唐诗有玄机
-
古人这七个优雅说法,原来指的是“红娘”
-
古代日本有帝王和皇宫,为啥却没有太监?
-
巨型植食蜥脚恐龙:东阳龙 最长高达15.6米(于中国发现)
-
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
-
匈奴抓到汉俘不杀,反赏赐其本族女人,多年后验证其手段之高超
-
皇帝故意刁难,让大臣把两个梨分给家族九百多人,大臣的做法绝了
-
多齿灵龙:四川小型恐龙(长1.2米/最完整鸟脚类化石)
-
古埃及古墓少女公牛合体现象原因 古埃及的奇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