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影视圈 > \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原标题: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影片《过春天》在看了简单的介绍后就深深地吸引了小编的关注。一般来讲近几年跟陆港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不管是出自于大陆或是香港都有很多,但在主观上一直是如出一辙的老调,想要表达的内容都免不了会带上政治的角度,看得多了难免会感觉腻烦。然而《过春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在全面地描述一位在深圳生活却去香港读书的女孩,每天不停往返两地并且“走水”的故事。“走水”少女天生的青春形象成功的减少了两地题材自带政治氛围,而她自身的身份又似乎细微的悬念。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女主居住在深圳,每天要去到对面的香港上学,她和闺蜜有一个愿望就是,一起到日本看雪,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每天下课的时候,都会偷藏手机带到深圳来赚差价。她的父亲是香港人而母亲则是父亲在大陆找的二奶,没有办法只能在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中间不停穿梭,身份也在学生和“走水”者之间不停切换。影片不仅仅是在讲少女青春成长故事,而是从侧面体现一个时代的切片,也是我们如今社会的一个真实映照。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在影片中我们总是能看到16岁的佩佩一个人的剧情。她每天一大早得从深圳去到对面香港,在座香港的铁去学校,等到下课回到深圳。她在深圳有避风港确没朋友,在香港有校园生活,却没有避风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跟女主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在当时只要孩子是在香港出生的,不管父母是不是香港居民,孩子都能享受香港居民待遇。所以当时很多夫妻都去香港生子,一直到2012年才停止这个政策,者10几年里有20多万的两地儿童降生,这些孩子长大后可以喝女主一样跨境上学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截止现在,每天跨境上学的孩子大约有3万左右,其中包含幼儿园、小学和初高中。这些孩子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是哪里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其实这些孩子都很可怜,我有几个朋友,他父亲香港人,母亲内地人,他们在深圳说着不标准的广大话,跟香港的朋友则说标准香港粤语,和母亲通话时又说浙江话、福建话等。他们从小就要经历从香港坐车在换乘港铁,还得步行穿过大陆、香港两处安检,最后踏上深圳地铁才能回到家,如此麻烦的上学路,在如今社会,实在太像父母说他们小时候爬山涉水才能到学校的故事。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过春天”这个名字其实还有一层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当时“走水”的一句行话,表达的就是“顺利过了海关”。影片把女主年龄定在16岁也是有深层意思的。因为香港规16岁就能带身份证去打工了。这属于一个特别尴尬、特别灰色的年龄段,很快就属于成年人,但是又不是成年人。慢慢地,女主发现自己在“走水”这件事做得很出色、这让她变得很有成就感。所以水货总部的小楼成为她下课后最喜欢待着的地方。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属于缺乏存在感的类型,但是她在“走水”上感受到了存在感。所以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铤而走险。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影片中女主和母亲关系一直不太好,因为她一直不能理解母亲,母亲也是她最不愿提起的事。女主的母亲天天做着移民梦,一直渴望别处的生活。同时反映出她是个很天真的女人,可能比女主还要少女。她不懂得如何去当一个好母亲,她认为只要给女主钱花,让她去香港读书,这样对她一定是件好事。经过影片剧情不断加深,女主母亲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年轻犯下的的错误,开始正视自己的责任,我觉得这就是成熟的意义

回看《过春天》时代成就了部分人,也摧毁了部分人

看完影片小编很受启发,影片内容一直采用轻盈姿,并不同国产青春片一样追求极端、夸大、罕见的故事情节,那些相同的伎俩只会减少故事所产生的共性,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可能没经历过像“走水”这般危险犯罪的事情,但肯定在某个时刻感受到过炽烈驰骋的生命激情和见识尚未完整所带来的无助茫然,在认知错误后的疼痛懊悔。这些思绪在意识“黑洞”中蒸腾,茫然无助,变成现代性孤独的徽章,我们都成为了精神上的吉普赛民族。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