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朱汉民:周敦颐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

原标题:朱汉民:周敦颐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

【人物简介】朱汉民,男,1954年生,湖南邵阳人。1978年就读于湖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圣王理想的幻灭》等。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曾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

湖湘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秦汉时期的屈原、贾谊虽然对后来的湖南文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他们都是外来人,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但湖湘文化真正的奠基还是在于宋代,在于周敦颐。

宋代之前,中国文化的重心在北方。宋代开始南移,湖湘此时出现了一个标志性人物——周敦颐;同时,创建了流芳千古的书院——岳麓书院。

周敦颐著有《通书》《太极图说》,与他后来崇高的学术地位相比,其在世时的学术思想影响不大。但是,从中国学术史、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他有两点贡献是十分重要的。其一,他的学术思想涉及到宋学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意识:即如何在名教中安身立命?他的《太极图说》《通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极有开拓意义的回答;其二,周敦颐传学于“慨然有求道之志”的程颢、程颐两兄弟,而二程后来又成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为中国学术史、文化史所做出的上述两点重要贡献,给后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留下了具大的空间,有待于后人的不断理解、认知与开拓。周敦颐后来成为理学的开山之祖、湖湘文化的奠基人,与这两个重大学术文化的贡献有关。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人才和研究学术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发展于宋代。在南宋,由朱熹创立为正式的教育制度。在岳麓书院创建之前,湖南的教育非常落后,难得考起一两个状元。岳麓书院创建后,民间就有了“四大书院”的说法。一说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嵩阳书院并称宋朝四大书院。一说,衡阳的石鼓书院也是其中之一,嵩阳书院不在其列。

周敦颐开创的理学,到了张栻朱熹这里,已经是第五代。理学强化了儒学的影响力,推动了书院的繁荣发展,并逐渐成为湖湘文化中的核心文化、精英文化。书院和理学的结合,大大影响了湖湘文化的发展,提高了思想品位、文化品位,湖湘文化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王船山、曾国藩、毛泽东等人,均受到了理学的影响,他们最大特征就是周敦颐创立的湘学系统与书院教学的传统。

濂溪书院最早建立在南宋。因为在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学术地位、文化价值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他当时根本无法与同时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相提并论。南宋的胡宏张栻十分推崇周敦颐。作为“一代学者宗师”的湖湘学派掌门人张栻,对强化周敦颐的历史记忆、确立濂溪之学在理学史上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他在湖南地区广泛地纪念、推崇周濂溪之学,为重新扩建的道州濂溪祠作记。淳熙五年(1178 年)赵汝谊因原祠占地太小而加以扩建,并且列二程像于其中,张栻积极作有《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记》,还在《记》特别强调“先生之祠,凡学皆当有之,岂惟舂陵?特在舂陵尤所当先者。”事实上,他早就在不断地为强化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而呼吁和行动。因周敦颐曾任永州通判,零陵太守陈辉于永州州学新建濂溪祠,希望永州士子能够因此而重道崇学,张栻又撰有《永州州学周先生祠堂记》,强调周濂溪传道二程,在理学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周敦颐于治平四年至邵州任知州时,曾迁建州学及文庙,并撰有《邵州迁学释慕文》(载《周子全书》),乾道九 年(1173 年)知州胡华又重新修复邵州州学,张栻又撰有《邵州复旧学记》,他特别强调邵州州学是“复旧学”,因而湖湘士子读书其间时,要“思夫当时先生所以望于后人者”,将对周敦颐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开拓结合起来。其次,张栻不仅在湖南地区大力推崇周敦颐,还在他游宦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周敦颐曾经做官的地方支持建设濂溪祠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建起了许多濂溪书院,尤其是周敦颐做过官的地方,特别是湖南和江西,建得最多。其三,张栻也继承老师胡宏的做法,通过刊刻周敦颐的著作,以强化对濂溪之学的记忆与传承。朱熹重新修订了濂溪的遗书,将《太极图说》列于《通书》篇首,张栻很同意这样的结构,他在严陵学官刊刻了包括篇首的《太极图说》的《通书》,并撰有《“通书”后跋》。

为了强化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湖南地区的士大夫、乡绅等采取刊刻周子遗著、创办濂溪书院、设置濂溪专祠等方式,使得人们对周敦颐的记忆越来越深。湖湘士大夫对周敦颐的文化诠释,是从儒家学说的普遍性与湖湘文化的地域性两个方面阐发的,其实,湖湘文化建构的目标,恰恰是要建设一种既有天下普遍性、又有鲜明地域性的区域学术文化。所以,湖湘学人对周敦颐的文化诠释,正是为了这一文化建构目标的实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