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原标题: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现代人常常将“寺”和“庙”连起来说,称作寺庙,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如果是一样的意思怎么可能用两个字表示?实际上,“寺”和“庙”的区别是很大的。寺和庙的由来,用途完全不同。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寺的由来“ 寺”是指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 寺通“ 侍”,所以有“ 妇寺 ”“ 寺人 ”等词语 。 《周礼·天官·寺人》指出:“ 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 经典释文》 说得更明白:“ 寺 , 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 ”在古代,寺人是指天子、国君内廷地位最卑微的臣子,即仆人性质的小官吏,后代叫做宦官、太监。寺人办公的地方就叫寺。从这一点又引申出寺的又一个意义 : 古代官署名称,例如大理寺 (掌管刑狱 )、太仆寺 (掌管皇帝御马 )、太常寺 ( 掌管宗庙礼仪 ) 、鸿肪寺 (掌管外交和处理少数民族事务 )等等 。这是寺最早的由来。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大理寺佛寺的转变汉朝以前,寺并没有赋予宗教色彩。而具有宗教意义的寺又称兰若、阿兰若、阿难若、伽蓝等, 是到汉代才开始有的。相传东汉永平八年 (公元65年)汉明帝做梦梦到金人在他的殿廷飞行,人们圆 梦说那是西方叫“佛”的神仙。于是明帝派遣羽林郎蔡愔 (yīn) 、秦景等十多人出使天竺 (今印度 )求取佛法。三年后归国,他们带回天竺国两位高僧,以及四十多卷佛经和佛祖释迩牟尼的画像。东汉政府为了肯定这次西行取经的功绩,宣传佛教,就在首都洛阳雍门外修建一座寺院,作为高僧居住修行的处所。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僧院。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因为那些佛经是用白马驮来的,所以僧院取名 “ 白马 寺”。从 此,“ 寺”就成了我国僧院的通称。寺院的建筑,除了有供奉佛祖如来、十八罗汉(或五百罗汉) 的大雄宝殿外,还有塔、经幢等佛教特色的建筑物。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寺的建造越来越多。唐诗人杜牧诗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寺院在中国繁荣兴起的真实写照,古人想要拜佛那么就会直接去寺里。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白马寺庙的由来庙的历史要比寺早很多,它跟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庙最早是我们先人供奉祖先神位的屋舍,又称宗庙、祖庙、太庙。《白虎通》说得明白:“宗者。尊也;庙者。貌也。像祖先之尊貌也。 ”古代把宗庙看成是国家的象征,在这一点上甚至比国家还尊贵、重要。因为古代国君总是认为君权是神授予的,是承袭祖先得来的,所以祖庙是立国之根本。古代天子诸侯都有数目不等的宗庙。《礼记·王制》中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宗庙上古唐虞时只有五庙,即亲庙四庙(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各一庙 ),始祖一庙,合为五庙。夏朝时乃为五庙。殷商时代为六庙。到周朝时为七庙。贾谊《过秦论》所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huī]” ,“七庙隳”就是指国家灭亡了。这也证实了庙即代表着国家,庙亡也就是国亡,庙比国家还要重要。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神庙还有一种庙,是用来供神的,如孔庙、岳王庙、武侯庙、曹娥庙、关帝庙以及奶奶庙、土地庙等。其中孔庙是供奉孔圣人的,全国各地都有。封建时代县县有文庙,其实就是规模形体较小的孔庙,那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信仰。另外,王宫的前殿也称为“庙”,“庙堂”、“廊庙”都指朝廷。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曲阜孔庙庙的存在,反映了炎黄子孙对忠孝节义、烈士国疡、功臣圣贤的缅怀和追念;庙中所供奉的神,实际上体现了华夏民族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基本精神是积极入世的。凡是对国家对民族有功的人,人们都为之立庙、塑像、树碑。恰恰在这一点上,寺与庙有着根本的区别。寺是纯宗教的东西,供奉的是佛,宣传的是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它劝人消极厌世,逃避现实,因此寺成了看破 红尘者的“一方净土”。在这文化上寺和庙区别是非常大的。

常说的寺和庙原来不是一个意思,古人寺里拜佛,但庙比国家还重要

还有我们常说的拜佛求神,佛是寺的,神是庙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朋友们下次祈求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佛和神哦。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