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稻粱无愧稻粱
我们常讲,不为稻粱谋,就是要做更有意义的事,为生民计、为天下计,不可贪恋禄位,陷于物欲之中。《元史》记载过董文用的事迹,董文用公心为官,政绩卓著,深为忽必烈所信任。当时的丞相安童曾赞扬董文用:“董尚书真不虚食俸禄者。”一句看似很普通的评价,却彰显了董文用严守官德、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形象。这也告诫为官者,食俸禄就当率先垂范、无愧稻粱,就该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使命。
无独有偶。《元史》中也记录了郭守敬的事迹,郭守敬自幼便“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精通算数和水利,他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所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和治理的河流数以百计。元世祖称赞他“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意思是说,郭守敬勤奋敬业、无愧俸禄,是担当任事的楷模。人要生存生活,离不开稻粱。但绝不能“只为吃米而活着”,尤其是为官者,应当把岗位作为立足点,追求更高的境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代名臣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物质利益,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境界,展现了忠于职守、无愧稻粱的崇高风范。据史料记载,范仲淹每日睡觉前,一定要自我检查一番:看看这一天日常开销和所做的事,是否和自己的俸禄与职责相称。如果相称,他就能酣然入睡;否则,就夜不能寐,次日一定想方设法将前日不足之事尽可能加以补救。
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有着崇高的追求,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作初心和使命。在共产党人看来,不为稻粱、为国为民是天职、是本色、是党性。一辈子追求大我,摒弃小我,便可无愧稻粱,无愧人民公仆、民族脊梁和时代先锋的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谈到,要 “做‘焦官’不做大官”。焦官,即不挣钱的官。他还说,“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做“焦官”,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给我们留下的警世恒言。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做官不为自身谋,一心只为党的利益计,甘心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从而留下亮堂堂的名节、响当当的口碑。
然而,当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境界不够高,缺少了从政干事应有的大格局。有的只想着为稻粱谋,处处考虑自己的“小九九”,没有利益可图就搞“为官不为”;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少事业心责任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不起自己那点“俸禄”;有的自我约束不严,缺少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工作观。这些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的党员干部,忘记了初心使命,忘记了党性政德,必然会失去应有的格调和气节。
事实证明,正是精神与信仰、道义和品性,让一代代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奋斗不止。作为党员干部,应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样,面对别人评价时,方可赢得“不为稻粱、无愧稻粱”的赞誉。
相关文章
-
奥卡龙:最完整的阿贝力龙科恐龙(长4.3米/阿根廷出土)
-
徐夫人的夫人该怎么称呼?
-
一生多次大难不死的开国上将,晚年得癌症,他说不要再为我浪费钱
-
黄花岗起义与七十二烈士: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
唐朝一秀才,失恋后写下了一首诗,其中的两句至今可让人潸然泪下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哪一年?1900年5月(义和团运动爆发)
-
绿林军黄淳河大战意外兴起 因瘟疫被迫迁徙?
-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惹慈禧不满?
-
三国人物身高一览表 关羽和曹操站在一起是什么画面
-
为何项羽被称为千古无二?看他创造的三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
王伟烈士去世十八年,背后留下的两条“好汉”
-
解放战争关键时刻,陈毅为何要从华野调往中野任第一副司令员?
-
老子在哪著《道德经》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
大白读史︱行善济人,慈善之根本
-
揭秘:除夕之夜“撞钟”为何要敲108响?代表着“吉庆”“如意”
-
大名县历史人物——柴鸿儒
-
铁哥们欠150万用传家宝抵债,大哥来鉴宝,专家:我想认识你朋友
-
古代这两类就算杀死了人也不用偿命,看似很仁慈,其实并没多大用
-
大唐女儿行:被于正解锁了一个新玩意“透额罗”|剧说服饰史
-
冷历史:复工后困扰你的减肥难问题,古人也经历过
-
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孙膑,一个厉害而不平凡的人
-
屿峡龙:北美中型肉食恐龙(体长6米/出土于墨西哥)
-
龙须虎榜上无名却能封神,是为了安慰姜子牙,还是顶替彩云仙子?
-
为什么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不叫汉人街明人街?
-
水浒中,武松或许能击败卢俊义鲁智深,但这3位好汉他打不过
-
清明节丨祭奠先烈,这些纪念馆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晚清日本浪人伪造中国货币惊天大案 花样繁多防不胜防
-
微课报名|古代当官有多难?北师大宁欣教授解读历代吏治得失
-
揭秘:貂蝉最终的结局如何?关于貂蝉的七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