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更人性用户才不“透明”
订购机票,发现显示的价格和朋友不同,被大数据“杀熟”;视频软件连续推荐符合自己喜好的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越刷越上瘾;资讯软件不断显示抓眼球的文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信息来源已经被算法左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产品中滥用算法的现象越发常见。一些互联网内容和服务提供者不合理地使用算法,利用收集的用户信息和行为习惯为用户精准画像,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更多商业利益。
9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利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算法滥用产生的各方面问题,着手对算法使用展开全面治理。5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1年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表示,治理算法滥用行为属于专项行动的8个方面任务之一。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的规定。
毫无疑问,算法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借助算法,我们得以足不出户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更适合自己的那一件,得以在回家时轻松找到一条最通畅的道路。但是,算法使用者会为算法带来价值取向。何时使用算法、如何使用算法、谁来使用算法、对谁使用算法,这些问题使得算法不只是简单的“0”和“1”。
例如,当外卖送餐调度算法不只用于提高送餐效率、提升顾客体验,还被用于进一步压缩外卖员送餐时间、不断压缩平台运营成本时,就可能同时侵害顾客、外卖员和商户的权利;当产品推荐算法不只用于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其口味和兴趣的产品,还被用于精准营销、广告推送时,就可能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内容推荐算法不只用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还被用于“带节奏”“引流”“蹭热点”等传播场景时,就可能涉及对正常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干扰。
在算法时代,算法的使用者能够借助计算机的强大算力、大数据的庞大基础和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通过一行行代码和一个个模型占领高地,以“上帝视角”洞悉普通用户,使得公众在算法面前变得“透明”。这也就不奇怪,算法一旦被滥用,可能“带来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治理“非人性”的算法,需要依靠以道德和法律为准绳的“人性算法”。这种“人性算法”,一方面需要外部力量对算法的使用者进行监管,一方面还要通过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有关部门出台各项政策,积极推动算法综合治理,就是在引导“向上向善”的算法应用,呼吁各大互联网企业及时自查自纠,规范算法应用、制约算法功能、推动算法创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相关文章
-
“彩色世界”体育版块继续起航,国际球星比利亚课程视频拍摄完毕
-
爱奇艺被起诉侵权:擅播301首广场舞作品
-
本周日本游戏市场销量分析:《马力欧高尔夫》连续两周蝉联榜首
-
5年迭代5次,抖音推荐系统演进历程
-
快讯|腾讯封杀今日头条微信小程序,称不具视频牌照
-
单季亏损近9亿:流量天花板考验腾讯音乐
-
苹果搜索广告ASA已可在中国大陆地区AppStore正式投放
-
学习阿里大中台的玩法?美团点评要打通和摩拜的数据
-
“全网封杀”:在“言论自由”的边界之外
-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逸赚通
-
恒易贷:深度探索元宇宙商业模式
-
王兴去Booking取什么经?
-
廉价外卖生产过程曝光,令人作呕!美团股价暴跌600亿
-
阿里天天特卖启动C2M产区计划将数字升级100个地方产业带
-
《沙丘》《007》再好看,观众也不想为3D买单了
-
刘强东说明年最暴利的行业,几乎零成本,将成就一批百万富翁
-
蜂窝网络数据漫游什么意思
-
云南扬音扬您美名助您腾飞
-
哪里能发表论文?
-
汝南县第三幼儿园开展“庆元旦,迎新年”系列主题活动
-
日本人把声音做出了形状,看起来居然像只刺猬!
-
我做产品经理遇到的10001个问题(3):开发不靠谱
-
传ofo海外部门解散,雷军关注小米为何不是民族骄傲
-
第一款5G手机不是华为而是它!预计四月开售,售价8900元!
-
马斯克:Autopilot将与3月18日恢复原价,此前降价是个错误
-
支付宝小程序用户破5亿,微信的先发优势还剩多少?
-
郭台铭回应:这是微软和Google之间的竞争,起诉供应商是霸权心态
-
最前线|机构观点:2020年拼多多活跃买家数或超7亿,但新用户留存度尚需验证
-
亚马逊退出中国电商市场,这好像是意料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