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网络安全钢铁长城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
在10月11日至17日举行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与会专家聚焦热点难点,就解决网络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出谋划策,筑起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呈现新趋势。“单纯依赖产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威胁。”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说。
如何应对新变化、把握新趋势?尹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统筹谋划,加强研究储备,及时调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顶层设计、网络空间国际博弈战略战术、网络防御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威胁应对策略。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强化对“零信任”等前沿技术的攻关,加快开展基于开发安全运营、主动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但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生态系统亟待形成和发展。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陈鲸认为,应建立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涉及国家、行业和组织3个层次,包含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共享与开放、安全与隐私保护等4方面内容,需要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视角多管齐下,提供支撑。
宣传周期间还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报告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应结合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及试点企业等政策,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切实为在校生提供实战机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应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应主动求变,重构教育环境、重构AI+安全课程体系、重塑教师的能力标准、重构能力评价体系,打造网络安全的AI+教育新业态。
作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少年是各种应用平台上最活跃的群体。如何为青少年塑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与会专家学者呼吁,应依法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表示,针对网络空间乱象和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立法与执法相统一,进一步织密织牢网络安全保护法律之网。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网络安全法治环境建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建议:一是做好不同层级的法律衔接。当下如何做好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等各层面的衔接,仍有待完善与探索。二是做好精细化的立法工作。比如,对于游戏时间限制,如何执行、谁来监督;对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实践中如何定性等。(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
相关文章
-
直播电商里的又一个高潮,粉丝效益的放大镜
-
抖音小游戏背后:醉翁之意不在酒
-
服装行业为什么这么难做?根源在哪里?如何破局?
-
店长怎么组织好新传播?
-
玩家EA账号创建原始邮箱被改,EA账号频繁多次被盗的安全问题
-
从着急到沉寂,腾讯为什么败走新零售?
-
在友商的“鞭策”下那个玩“饥饿营销”的小米不复存在了?
-
豆瓣月活3亿,知乎估值24亿美元,为什么变现之路都这么难?
-
【PW早报】三星GalaxyFold2将于5月中旬开始生产
-
网易裁员事件新进展:已与员工达成和解,全力协助治疗丨钛快讯
-
阿里516亿纳税额背后:软糖还是硬核?
-
拿到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坤厚自动化」瞄准无人叉车AGV市场
-
精选头条丨阿里收购网易考拉;微博推出绿洲App;瑞幸“小鹿茶”独立运营;苹果公司发债券
-
展望2019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进入家庭,智慧生活时代到来
-
欧盟医疗CE认证新版指令MDR2017/745
-
Google花钱续青春
-
FIL将迎来新一轮的飞跃!在风口浪尖创造下一个币圈神奇
-
LG投入苹果和英特尔“阵营”,这是要放弃手机业务的节奏?
-
热点|谷歌母公司Alphabet押注未来联网气球和无人车等项目上季度投入超13亿美元
-
陈根:央行数字货币内测曝光,无现金时代加速到来
-
热点丨网约车第一股Lyft上市首日收涨逾8%市值226亿美元
-
深度资讯|“视频号”内测,微信补全内容生态的最新尝试
-
Gartner报告:阿里云容器产品布局全球第一
-
淘宝总裁蒋凡:今年双11淘宝推荐流量超过了搜索流量
-
苹果商店打不开怎么办
-
“智慧医疗”服务来了!
-
支付宝小程序用户破5亿,微信的先发优势还剩多少?
-
捕杀122头怀孕母鲸114头幼鲸,引发全球谴责,日本称:科研需要
-
买智能音箱或许会上瘾,近6成用户表示拥有两台以上的智能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