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8日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在中国古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里,高高在上的月球,常引来无数神往与猜想。特别是月球上那传说中清冷无比的广寒宫,更在一代代古人的想象世界里日益“丰富”起来。
宋金年间时,金国统治者就在今天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模仿传说中的广寒宫模样,修起了著名的“广寒殿”(明朝万历年间坍塌)。而北京后英房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元代广寒宫图漆器残片”上,更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想象中的“广寒宫”世界。精美的图案上,那云气环绕的三间楼阁,清冷幽深的意境,几百年里“冷”到深入人心。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以现代科学家的测算,月球的地表最低温度常在零下180度左右。可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古人为何也能感知到月球的“冷”,甚至能凭空想象出一座“广寒宫”来?这事儿,就得先问天马行空的中国古代神话——在琳琅满目的古代神话传说里,月球上的一切,都被中国古人“解释得明明白白”。
比如为什么古人会觉得月球很“冷”?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神话里,月球的“来历”。以《淮南子》记载,月亮就是“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为月”。如此来历,着实够“冷”。
同样是中国古代的神话里,不但解释了月球为什么“冷”,更给月球的运转设立了一整套规则:《山海经》里认为,“石夷”就是掌管月球运转的神。《楚辞》更告诉我们,每天的月升月落其实都要“乘车”,为月球驾车的神仙叫做“望舒”。至于“冷到家”的广寒宫里是啥样?以《灵宪》《五经通义》等典籍的描述,不止有美丽嫦娥与砍树的吴刚,还有“玉兔”“蟾蜍”等小动物。甚至民国大诗人闻一多也来凑热闹,为了广寒宫里到底“有兔子”还是“有蟾蜍”,写了一堆“研究成果”。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原角鼻龙:英国小型恐龙(长3米/最原始虚骨龙类)
-
汪精卫卖国密约解密历史档案
-
晋献公送礼借道 “唇亡齿寒”的典故
-
有关翡翠玉石的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呢?
-
郑文祥:造船传艺一世情
-
周总理主张经济建设要搞综合平衡不赞成搞赤字预算
-
臧家庄诸城巨龙:山东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6700万年前)
-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农村俗语:“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贵少是非”,老祖宗的经验
-
戈瓦里龙:南美大型肉食恐龙(拥有小短手/长6-7米)
-
抗日战争时有一“特殊”的部队,首长见到都得敬礼!
-
古代宫廷最可怜的三个群体,相互搭伙过日子,却被后人唾弃!
-
开国少将方槐在汉逝世,享年102岁,曾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述成为首批空军飞行员的经历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古代人都吃什么水果?原来这些水果早就出现了
-
190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这两件大事颠覆中国轰动世界
-
我为毛泽东主刀手术的日子:他要求听着《满江红》动手术
-
汉殇帝刘隆什么时候继位的?他为何流落民间?
-
羊毛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体长仅1.2米/长有长犬齿)
-
金门战役中,第28军原定的金门作战最高指挥官为何没有登岛?
-
朱祁镇为什么被称为大明战神?讽刺的说法(差点导致灭国)
-
平江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湘鄂赣片区
-
康熙是怎么死的 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而亡
-
《红岩》中特务头子徐鹏飞,真实原型是谁,最后如何落入法网
-
一物一故事丨通州区次渠中学马伯言:后母戊鼎
-
画出它们风尘仆仆从历史中走来的模样
-
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曹奂简介,曹奂怎么死的?
-
东汉末年最大军阀袁绍怎么死的死在哪:病死(死于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