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物新生创新厚培文化沃土
文物是缄默的文化,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文物保护理念日益勃兴,环境监测、3D打印、三维扫描建模等科学技术为文物重现增效,为文物新生赋能。
高新技术全方位守护文物挖掘。今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引起全世界瞩目。三星堆自1929年被发现,1934年首次小范围发掘了三星堆遗址,此后在八十多年当中陆续进行了十多次挖掘,彼时科学技术限制了考古学家的挖掘工作,而今,恒温恒湿玻璃方舱、3D打印的文物“防护服”、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镜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三星堆在高科技的守护下得到最大化的发掘和保护。其中多项“高科技武器”都是首次使用。从技术层面来看,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科技含量最高的考古。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才让蒙尘、破损的三星堆重新焕发出流光溢彩、耀眼夺目的光辉。
科技创新多领域助力文物保护。文物被埋藏在地底下,千年以来的地质运动、空气和水分的化学作用,往往会有锈蚀、斑驳、断裂。3D打印技术的诞生保护了文物在提取过程中的完整性。在三星堆挖掘工作中,当工作人员在挖掘一座高达70厘米的大口尊时,先使用3D扫描仪搜集器物形态数据,然后3D打印出一模一样的石膏模型。再用石膏模型制作了严丝合缝、保护性强的硅胶保护套,以套箱的方式提取文物。最后,通过启用专门的起重机,将整个方口尊加上内外的泥土等重达1000多斤的箱子平稳吊出祭祀坑。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精美绝伦但又脆弱,游客的众多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致使壁画黯然失色、甚至剥脱。“数字敦煌”资源库的建立解了此燃眉之急。文物信息的数据化,让文物的信息得以永久性保存,让子孙后代永续利用,更让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们利用鼠标就能体验近在咫尺的石窟文化艺术。
科技变革多智慧弘扬文物文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让文物得到了有效的挖掘与保护,科技的变革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人民的生活按下暂停键,物质世界的停摆并没有阻拦我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脚步。全国多家博物馆开启了“云展览”模式,吸引了超过50亿人次观览。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在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也让人们在这特殊的假期细心驻足观看、体会老祖宗留给世人无价的精神财富。智慧博物馆的诞生,让远在海外的游子通过手机构架从古到今的桥梁,不仅慰藉对故土文明的思念,更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播外邦,让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照亮世界发展之路。
(溧阳市商务局 史超)
相关文章
-
历史上最多老婆的皇帝:汉武帝,美女如云(后宫18000人)
-
唐朝伦理故事,母亲和道士有外遇,诬告儿子不孝,结局令人唏嘘
-
隐藏在小山村里面的一代武学宗师,与老伴常年隐居深山中!
-
此女子提供了重要情报,令50万国军招降,毛主席说她是大功臣!
-
乌拉那拉皇后为何削发后忧愤而死之谜
-
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海瑞、于谦等上榜,排名不分先后
-
达科塔盗龙:最大的巨型驰龙科(长6米/或带有飞羽)
-
豆瓣评分9.8最高的书籍 5本经典耐看的书籍推荐
-
东汉后面是什么朝代 东汉之后发生了什么故事
-
夸父为何要追日:到底是累倒太湖途中,还是被应龙所害?令人费解
-
百年先锋丨毛岸英: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醉吟先生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特点
-
水浒传中好汉们的胸肌为何如此浮夸?堪比好莱坞硬汉电影
-
新中国五位女侠,第一位曾拳打鬼子兵,最后一位号称“武圣之女”
-
汉代野猪蹄“千年不腐”,也许是一场突发战争让它穿越时空……
-
陈赓大将因什么事欠周总理三个响头?
-
古代皇帝如何给官员发工资?
-
发生了啥事?部队已经突围,这名八路司令却静静坐在原地等着鬼子
-
为什么宋朝之后无中国 宋朝这个朝代有什么特别的
-
毛泽东在1927年为什么坚持革命队伍上井冈山?
-
为什么雷曼兄弟会倒?雷曼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
如果穿越回古代,劝君远离高富帅
-
古代皇帝死后,为何遗体要摆放几个月才入土,尸体腐烂了怎么办?
-
炎黄时期的女性形象
-
主席和他联名发表文章,中共领导人的父亲称他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他却被打入“反革命”阵营,死后没留下任何财物
-
冷历史:复工后困扰你的减肥难问题,古人也经历过
-
周总理的一项发明,美国研究了40年才破解,蒋介石至死都没明白!
-
从李耳到李鸿章,李姓或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强姓氏”
-
国势日衰的西汉末年为何没有外患侵扰?反而百夷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