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率·窑洞对·自我革命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历史上兴衰治乱、循环往复的千年难题,被称为人类政治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二十四史都在探究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寻求通古今之变的基因密码。
1945年7月,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谈到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深入思考和回答。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要求决不当李自成。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郑重发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一议题,并庄严宣告“窑洞对”有了第二个答案,就是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革别人的命不易,革自己的命更难。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从历史上看,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大国兴衰,政权更迭,一个共同的重要原因是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发扬民主,人民监督,是外在因素,是他律;自我革命是内在因素,是自律,更关键。这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永葆先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和回答“窑洞之问”,也一直在进行自我革命。从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到“左”倾盲动、“左”倾冒险、“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历史上我们党曾犯过不止一次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从不讳疾忌医,而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改正错误。通过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能“柳暗花明”。发现一次错误,就向真理靠近一点;纠正一次失误,就朝正确方向迈进一步。这种勇于直面错误、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但没有影响党的威信,还更显党的无私和伟大。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空前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特别是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了党、国家和军队内部存在的隐患,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悠悠百年,很漫长,也很短暂。从“窑洞对”的人民监督,到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濒临绝境中毅然奋起,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承平顺境中慎行如始,历经沧桑依然朝气蓬勃。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前行之路道阻且长。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自觉,一刻不停进行自我革命,才能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在新的赶考路上取得优异成绩。
一个党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1930年6月至9月,李立三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立三路线”的严重“左”倾错误,之后30多年,他从不讳言自己的错误,主动当“反面教员”,公开批评“立三路线”的错误及危害,树立了共产党人自我批评的典范。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时刻不停进行自我革命,见贤思齐,不断改造完善自己,跟上时代,不负韶华。
(来源:人民网)
总监制:涂猛进|监制:田 涛
责编:孔祥忠 |编辑:钱玥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效果图来了!“长涪汇”城市会客厅项目开工
农田“变身”!涪陵建成高标准农田48万亩
“严”字当头!筑牢校园防疫“安全墙”
延期、暂停、闭馆……重庆部分文旅场所发布公告
相关文章
-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孙敬和苏秦(为了学习而努力)
-
最命好的女子:皇帝死后被赶出宫,回家路上嫁乞丐,乞丐又成皇帝
-
二战时苏联最传奇的狙击手,干掉了德军狙击校长,还被拍成了电影
-
埃拉尔巨龙:世界最大的恐龙(长30米/出土于阿根廷)
-
据点久攻不下,班长献计伪军束手就擒,班长后成大军区司令
-
爪爪龙:唯一拥有骨质眼睑的结节龙(小型恐龙/长4米)
-
今晚《戏码头》,从一件国家宝藏说起。名震天下的越王勾践剑,为何最终流落到楚国?
-
见证丨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敌人都敬他为"战神”
-
张绿水为什么是妖妃:曾与燕山君当众行事(场面不堪入目)
-
高手真的在民间吗?盘点古代那些草根出身的猛将
-
丘布特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3米/距今9700万年前)
-
中国古代玉饰等级制度化发展历程
-
“东山再起”的东山究竟在哪儿?
-
揭秘三国演义中九大张冠李戴的地方 历史大还原
-
《大宋宫词》重现澶渊之战李少红揭秘拍摄细节
-
一物一故事丨平谷区刘家河中学张怡雯:司母戊鼎的劫难
-
为什么“无后”,在中国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影像:规模最大海上探险(明朝事件)
-
五胡乱华后,五个胡人民族最后的结局如何?
-
上古传奇:英勇善战的奇女子,商王武丁能不爱吗?
-
历史上首位黄帝——姬芒
-
高手在民间,史上最有排场的一伙盗墓贼,亲自参与马王堆挖掘
-
蚩尤坐骑是什么?
-
小年,说福
-
虚形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3米/骨骼中空/健跑能手)
-
程万军:首辅非宰相,明朝内阁大学士很悲催
-
夜郎自大:敢与汉武帝比地盘的国度到底有多大?
-
【边疆时空】任爱君 | 契丹对奚族的征服及其统治方略
-
揭秘:秦始皇求物仙药的徐福与三千童男童女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