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没有棉花,古人冬天靠什么取暖?现代人看了大饱眼福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即便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山村,也不用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大的福利莫过于暖气、空调,在数九寒天的冬天,坐在暖气房里听音乐,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可依旧有很多年轻人抱怨生活压力大。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也许你就不会为眼前的的事情苦恼了。试想一下,在遥远的古代,寒风凛冽的冬天里,人们打着哆嗦不敢出门,冒险出门的也大多被冻死,正应了杜甫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被活活冻死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但是在古人看来,那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在宋朝之前既没有供暖设备,也没有棉花,那么古人冬天靠什么御寒取暖呢?现代人看了大饱眼福。
第一,动物皮毛做的大衣。大户人家过冬,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就是动物皮毛衣,动物皮毛衣十分难得,原材料都是猎户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原材料拿来后还要请能工巧匠织补数月才可得一件,因此价格也十分昂贵。比如《红楼梦》中提到的“大红猩猩毡”、“雀金裘”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只有像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才穿得起。
第二,喝酒吃肉。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相当惬意,闲暇时间他们会邀上三五好友在家里聚餐,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一大群好友围坐在火炕上喝着温好的热酒,吃着新鲜拷出来的牛肉,简直是人生一大快事。酒具有暖胃的功效,再加上与亲情好友把酒言欢的气氛,不仅不会感觉到冷,身心还会有暖暖的余温。
第三,穿鞋睡觉。穷人过冬,是最难熬的一件事,他们既没有钱买皮毛大衣,也没有资格把酒言欢,在寒冷的冬季,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坐在火炉前发呆。睡觉前,为了防止脚被冻伤,人们通常都不脱鞋袜,而古人睡觉所穿的鞋子也叫做“眠鞋”,一方面可以保暖,另一方面还有裹脚的作用,从中可以窥见封建制度的腐朽落魄。
棉花传入中国,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是在宋朝时期。朱元璋统治时期,下令让全国各地都栽种棉花,不仅普及了棉花的栽种范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穷苦百姓的生活,时至今日,棉被、棉衣依旧在日常中被广泛使用,由此可见,棉花对于人类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关文章
-
黄蓉到底有多爱郭靖把她三个孩子名字连起来读,真相呼之欲出
-
北宋羌族首领归顺朝廷,竟提出改姓包,只因受一个清官的感化
-
元朝也有好官,他曾变卖家产救济灾民,一首小令感动无数人
-
姓名是一生的符咒,你的名字起对了吗
-
为什么说二战犹太人不值得被同情?原因有五点(发国难财占据一点)
-
此人担任空军政委不到半年,就被调离,宣布命令时一脸愕然!
-
古代真的存在一夫多妻制吗?原来被骗了这么多年!
-
《周易》智慧:是福是祸,就看能不能守住这一点
-
宋太祖巩固政权改革 文人上历史舞台
-
他是上甘岭战役特功八连连长,曾在半年内荣立4次特等功
-
王安石最成功的一首词,被视为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
此人是显赫的太监,却不以权谋私,父母的诰命都是弟弟侄子带来的
-
古代演义中的闹元宵,为何总会发生那么多的故事??
-
《斛珠夫人》海市为什么叫斛珠夫人?电视剧《斛珠夫人》结局会改吗?
-
大白读史|古代的动物保护
-
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 张衡地动仪有用吗
-
党史小故事|黄埔军校名称与读音的由来
-
口述历史•老兵故事②丨抗美援朝老兵孙益卿
-
党史权威金冲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同与异
-
“唇齿相依”:传统时期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地域关系(上)
-
四十集山西党史系列电视片——《追望大道》 第36集《临县往事》
-
草船借箭真实历史是谁的主意:孙权(并不是为了借箭)
-
为何开裆裤是古代女子必备嫁妆?
-
上世纪三十年代河北名胜古迹,不知至今有多少还在?
-
新中国最长寿的开国将军,如今健在,已106岁高龄
-
【专稿4】东方天亮时,已是霞满天——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自西柏坡进京七十周年
-
仁宗时期名臣一览 仁宗时期有哪些了不起的名人
-
1942年河南大灾荒:灾民怎么解决居住问题?灾荒惨状连连
-
为什么不推崇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有哪些不可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