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文化名人】一代宗师谢良佐
(来源:上蔡发布)
大家都知道程门立雪的故事,但对“良佐去矜”的故事知之甚少。“良佐去矜”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谢良佐身上。
谢良佐生于北宋时的上蔡,早年师从程颢、程颐两位理学大家,号称“程门四先生”之一,人称“上蔡先生”。谢良佐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发展程朱理学。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在程朱理学的发展中充当着桥梁作用。
谢良佐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他对待学问非常谦虚的态度分不开。29岁时,他在学问上已有了不小的成就。他去向程颢请教时,程颢对他很恭敬,待以客人之礼。但是谢良佐却正色道:“我是来向先生拜师问学的,甘愿做先生的弟子,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程颢不得已将他安排在一个小屋里居住,那间小屋非常简陋,四面墙壁透风。谢良佐去的时候正值冬天,大雪纷飞,所以学习生活在这间屋子中非常的不容易。在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他坚持了下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收获远比苦难多。
除此之外,谢良佐还严于律己,即使生活再怎么不容易,过程再怎么艰辛,他都坚持每天写日记,而且每次在做一件事之前都会对自己进行反思,一旦发现自己违背了日常的礼仪规范,就会惩罚自己。
谢良佐说,人性当中最难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本性,一定要从本性当中最难克服的地方克服。他认为修身当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矜”,刚愎自用、自欺欺人、骄傲自大都是因为“矜”引起的。他和程颐分别一年之后再次相见,程颐问他一年中有什么收获,谢良佐回答去掉了一个“矜”字。程颐听后非常高兴。
谢良佐因为这件事成就了“良佐去矜”的千古佳话。有这样的自我认识和严格的自我要求,大概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吧。谢良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虚心学习,才能有收获和成长。
谢良佐的“格物穷理”论,上承二程思想,下启朱熹“穷理”学说,又开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先河。
谢良佐还用禅学解释《论语》。他认为,自秦、汉以来,开门教授《论语》者,不过是分章析句而已。魏、晋以后,读者更少。既不知读其书,也不知圣人心。虽欲读之,也不得要领。圣人辞近指远,辞有尽而微旨无穷。有尽者可求助于训诂,无穷者要领会深远的精神。犹如观人,他日识其面,今日见其心,虽改容更貌,人则如故。所以难读。同声然后相应,同气然后相求。只有使“本真”的心恢复,才可深懂《论语》的微旨,受到启发,久而久之,学习的益深,行为益显著,知视听言动皆符合于理,心与天地同流,体与神明为一。至此,则会深信“辞近而指远”。
谢良佐对湖湘学派尤其是对创始人胡安国的影响甚大。正如黄宗羲所说,“先生(指胡安国)之学后来得于上蔡者为多”。而谢良佐对心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张九成身上。朱熹指出:“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上蔡所不敢冲突者子韶尽冲突,子韶所不敢冲突者子静尽冲突。”
朱熹称谢良佐“上蔡髙迈卓绝宏肆,善开发人”。他认为谢良佐“以生意论仁,以实理论诚,以常惺惺论敬,以求是论穷理其命意皆精当,而直指居敬穷理为入德之门,尤得明道教人之纲领”。
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谢良佐进士及第,中进士后,曾任河南渑池、湖北应城知县。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谢良佐被人推荐,受到宋徽宗的召见,被派往书局任职,后又斥为管库,监管京西竹场。他认为宋徽宗的年号“建中”与唐德宗的年号相同,很是“不佳”,还说皇帝“不免播迁”,因此得罪了徽宗皇帝,被关进监狱,废为平民。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谢良佐逝世,终年54岁,谥号“文肃”,清道光年间从祀孔庙。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为第一”“上蔡固朱子之先河也”,被尊为一代宗师。
谢良佐的许多修身名言被后人奉为“座右铭”,如“人须先立志,立志则有根本”“莫为英雄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等。
两年前,黄淮学院博士刘汉生编著的《<上蔡先生语录>注译评》一书出版发行。在此书出版发行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对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以及繁荣驻马店当代文化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刘汉生说,作为“上蔡先生”的乡党,我们不仅应该知道谢良佐这个人,还要知道他的事迹,更要宣传他的历史贡献,让天中人都能够受到教益,以古代的圣贤作为楷模,传承圣贤的精神和思想,像古代君子一样,言行有规范,做人有节操,做事有底线。这样的话,我们做学问才有根本,做人才有根本;有了根本,将来就可以枝繁叶茂,就可以不断自我成长。(天中晚报记者 李贺建)
上
.
形象宣传片
.
蔡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北部,现辖26个乡镇(街道)、460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60万,面积1529平方公里,耕地165.6万亩…… 【↓↓↓点击下图查看 详情↓↓↓】
监制/曹耀强 责编/宋永亮 贾 鹏
制作/李耀稳 校对/肖喜锋 白贺阳
联系电话:0396-6921971
邮箱:shangcaifabu@163.com
相关文章
-
哪一仗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军旅生涯的顶峰之战
-
巨型植食恐龙:朱特龙 体长15-20米(发现于英国怀特岛)
-
新华社怎样报道人民解放军进北平
-
湖北发现毕昇墓碑,15字碑文引发讨论,韩国学者:不可能
-
彭德怀哪一战,使敌两军相距50里不能救援?
-
牛魔王为何不念结拜之情与孙悟空为敌?只因猴子这一点大错特错
-
“炮兵之父”朱瑞悼亡妻:她死得太早,因她才廿二岁!
-
提出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谁,毕达哥拉斯(公元前6世纪)
-
古代丈夫死后,为何很多女子选择给丈夫殉情
-
浙江有一块无名“皇帝墓”,千年来专人守墓,2008年才被查出是谁
-
剧版与电影版不相同 《唐山大地震》卫视开播
-
蒋介石计划水淹解放区 蒋介石的黄河战略
-
刘伯承很少写诗,这一场恶仗下来,他却欣然赋诗一首
-
她与山口百惠齐名,嫁自己的经纪人,培养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大学
-
新书推介|曹树基、陈支平:《客家珍稀文书丛刊》(第一辑)100卷
-
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
秦始皇寻找的“不死药”究竟是什么?野生猕猴桃?
-
毛泽东情感上对粟裕为何比对林彪逊色?
-
张氏西峡爪龙:最原始的单爪龙类(仅50厘米/喜欢食蚁)
-
俗语:“男怕摸头,女怕摸腰”,为何有此一说?一文告诉你
-
1946年毛泽东如何“摆平”陈毅与粟裕的战略之争?
-
正在阅读:何万祥:滨海军区战斗英雄
-
皇帝故意刁难,让大臣把两个梨分给家族九百多人,大臣的做法绝了
-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揭秘 红楼梦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
白垩纪恐龙:福井龙 体型是鸭嘴龙类最小(体长仅5米)
-
吴佩孚的儒学与张作霖的义气,军阀维系道德资源的两种努力
-
【党史故事我来讲】毛泽东与三口红井的故事
-
他是一名另类的贪污大臣,敛钱还获得皇帝支持,你知道是谁吗
-
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