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侍寝时,为什么一定要裹被子抬进去?最后还要被搀扶出来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情节:太监端着盘子走到皇帝面前,里面有多达几十块牌子,牌子的上面写着妃子的名字,请皇帝翻牌子,然后根据皇帝翻得牌子安排今晚侍寝的妃子。
有些人会有疑问,这样的剧情是真的吗?皇帝难道不能自己决定跟谁睡觉,而非要翻牌子?别说,除了那几个盛世皇帝,大部分皇帝想跟谁睡觉有时候还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一是封建王朝的皇宫规矩多。
比如翻牌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就会被大臣们劝谏,第二是因为后宫佳丽三千,很多女人皇帝自己都认不全,更别说点名让谁侍寝了。
有人会说,皇帝喜欢的那几个妃子应该记得住名字吧?这当然是肯定的,能当上皇帝的人,除了几个踩了狗屎运的,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而为什么还要翻牌子呢?答案是雨露均沾。
皇帝不用实行计划生育,龙子龙孙多多益善,但如果常年临幸那几个脸熟的嫔妃,那让其他女人怎么想,让朝臣怎么想?
没看错,我说的就是朝臣,按封建王朝臣子的说法,皇家无私事,皇帝不能只临幸个别人,而是要雨露均沾,如果不这样,朝臣还是劝谏,直到你答应为止,所以皇帝也为了省事,就按部就班的翻牌子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妃子为了自己被皇帝翻牌的概率大一点,她们会买通敬事房的太监们,让他们把自己的牌子放在显眼的中央,这样被翻到的概率会大一些。
因此,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有些妃子需要讨好太监,逢年过节的还要给太监送礼的情节也不是瞎扯的,毕竟妃子们能否受到皇帝恩宠,很多时候还要仰仗那些太监们的。
那么接下来又有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历史资料里记载,妃子侍寝的时候不是自己走进去,而是被裹紧被子里,让人抬进去的?
关于答案,口耳相传的有两个:
第一个是说皇帝终日勤于政事,繁忙劳累,晚上肯定要早些歇息,不想让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占据了太多的时间,把妃子脱光之后用被子裹着进去,自然是省出来不少宽衣解带的时间。
第二种说法是,睡觉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就把妃子脱光,凶器无处可藏,也就能保证皇帝的人身安全了。
这两个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后一个,还有一个关于雍正帝的传说。相传雍正在位时期,前明朝的残余势力为了复辟政权,准备实行美人计刺杀皇帝,当时嫔妃侍寝还不用提前宽衣解带的。
于是有妃子买通了太监,带着匕首进入了皇帝寝宫。还好雍正反应比较快,侥幸逃脱保住了性命。这件事令雍正帝龙颜大怒,下旨妃子进入皇帝寝宫都要搜查干净,后来干脆脱光了带进去,于是皇宫就有了侍寝妃子需要被裹在被子里抬进皇帝寝宫的规矩。
皇宫的规矩走完,皇帝也顺利地临幸了妃子,接下来就要开始妃子们的表演了。通常来说,妃子们侍寝完,在走出寝宫的时候都是需要被人搀扶的,原因有这些:
首先,妃子被人搀扶出来是为了给皇上有自信,证明皇上很厉害,同时妃子也希望皇帝见到自己这般柔弱,多心疼自己一下,这也是后宫妃子争宠固宠的手段,虽不高明却很实用。
其次,为了向其他妃子炫耀和显摆。后宫佳丽三千,能够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宫人在宫中蹉跎一生也不见得有这样的机会,他们憋屈了太久,一旦得偿所愿,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当然要向其他妃子显摆一下自己的地位。
最后,妃子们也确实不轻松,养尊处优的身体吃不消。从接到太监传来侍寝的消息便要做准备,沐浴化妆,然后被裹着被子抬到皇帝寝宫,侍寝,一整套流程下来,少说也要四五个小时。
加上晚上在寝宫照固皇帝休息,一整夜就这样过去了,可想而知他们平日养尊处优的身体是如何熬过来的,于是即便没有前面两条原因,他们还是希望被搀扶着走出寝宫的。
总结:
封建王朝的皇宫里规矩繁多,即便是后宫妃子也要严格遵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到万丈深渊,给自己和娘家带来无法想象的恶果,所以后宫比我们电视剧看到的还要险恶很多
相关文章
-
“全天候周恩来”的公仆风范
-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 发扬儒家教育思想
-
她是汉朝最美女子,却和父子两人轮流成亲,悲愤成疾而逝
-
周总理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永远铭记难忘
-
“剑南春”酒名的来历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王震用七个“特殊”,传达开国上将土葬批示,邓小平:下不为例
-
冉闵真的拯救了汉族吗:有争议(最终被燕王杀死)
-
世界最卓越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思想领导者)
-
亥时是几点到几点钟:晚上9点到11点(又称人定)
-
党史小故事|行程五万余里的“新安旅行团”
-
1978年木匠救85条人命,因一封迟迟未到的感谢信,他背负27年骂名
-
瓦尔盗龙:欧洲小型食肉恐龙(长1.8米/距今7000万年前)
-
越南末代皇帝的五位皇妃档案解密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宋辽澶渊之盟之谜 宋辽皇帝结义为何延续百余年
-
御船龙:日本兽脚肉食恐龙(暂时疑名/出土于熊本县)
-
段文杰为何告别新婚妻子,在敦煌住了一辈子?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
-
理查伊斯特斯龙:晚白垩世小型恐龙(体长仅两米)
-
清朝出征缅甸为何失败? 全盛时期清朝四次出征缅甸
-
刘采春:被元稹始乱终弃的甜歌皇后,最终命运如何?
-
德川幕府初期的将军,怎样洗澡?后来为何被禁止在大奥洗澡?
-
河北中山简王墓发掘,出土了黄肠石,揭开关于墓葬的千年“谜”团
-
中国十大高手:华佗第一 霍元甲最后
-
【周末读史】杨靖宇将军:里岔沟突围战以少胜多
-
金正恩十大不为人知的秘密:条条让人感到惊讶!
-
未解之谜:汉光武帝陵墓竟严重违背风水?
-
漫谈古代官场生存法则,帝王之术要看清,乾隆:重用和珅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