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为何曾后悔发表“适者生存”论? 这其实是一种误读
导读:昨天,旅美知名生物学家、唯一获得"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的亚裔教授苗德岁,作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为南京市民讲述了"达尔文与《物种起源》"的故事。苗德岁通过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向观众展示了达尔文鲜为人知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

达尔文学医从手术台逃跑
"达尔文注定是一个大科学家,不想当科学家几乎不可能。"苗德岁说,达尔文的血脉里就流着科学基因。达尔文 的爷爷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毕业,之后做了医生,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精神病人的原理 和方法,很快成为全国医学界的权威;而且,爷爷不仅医术高明,在机器设计和改进等方面也很有研究 ,他还是当地有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达尔文的爸爸也是非常有名的医学专家。当时英 国很多贵妇人生病,这些病都不好意思对医生讲,而达尔文爸爸却能让这些贵妇人敞开心门,为她们治 病。"达尔文爸爸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

达尔文的外公,韦奇伍德家族是当地著名的瓷器专家。"他外公是一个实验型的科学家,他家烧的杯子 密封性能特别好,拿在手里不烫手,一度成为皇家御用烧瓷的。"
不过,苗德岁说"富二代"达尔文,少年时,也不让人省心。他爸爸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但是, 在一次手术时,达尔文给一个孩子做手术,由于没有麻药,孩子疼得大喊,这把"医生"达尔文吓得从 手术台逃走了,从此再不回去上课……那一年达尔文18岁,他爸爸很生气,一个医学世家,儿子居然对 从医一点不感兴趣。"当时,爸爸骂达尔文整天就知道打牌、玩游戏,整个就是混子,没出息。"苗德 岁说,达尔文爸爸是一个好医生,但不是一个好预言家,他没想到,后来达尔文竟会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他的《物种起源》影响了全世界。

《物种起源》被捂了15年
"没出息的达尔文,后来去了剑桥大学,在那里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苗德岁说,后来达尔文开 始了长达5年的环球之旅,这5年里,达尔文采集了大量的标本。这些标本如今在剑桥动物学博物馆里可 以看到。
苗德岁说,达尔文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家,达尔文是富二代,和表姐结婚的时候,双方家长赠送了 7万多英镑,而且每个月双方家长还补贴1200英镑家用,但达尔文在经济上一直没有安全感,达尔文让 儿子学金融,打理家产。到达尔文去世的时候,他有2700万英镑的遗产。所以,这让人很不解,为什么 他对经济没有安全感呢?

而《物种起源》,事实上,他早就完成了,只是一直不敢发表,封存了15年。"达尔文怕《物种起源》 一旦发表,会引起一场争论,而他本人是非常不喜欢争论的。"
事实上,《物种起源》发表后,各种争议相继出现。一直到150多年后的现在,人们还在为达尔文的" 进化论"、《物种起源》争论不休。

他曾后悔发表"适者生存"
现场,有读者问,怎么理解"适者生存"的真正含义?苗德岁说,其实达尔文本人后悔说"适者生存" 。"达尔文一生中后悔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适者生存,现在人们认为,在生存斗争中,最适者之所以 胜出,是因为它们能够最好地适应环境。这其实是一种误读。"苗德岁说,达尔文内心有很多矛盾纠结 的地方,适者生存,究竟是环境因素大,还是自然因素更大呢?实际上,达尔文内心更相信自然。

"都说啄木鸟,是在树上吃虫子,而达尔文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一种鸟和啄木鸟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但 那里没有树木,这种鸟在空中捉虫吃。还有一种鹅,它就生活在陆地上,并不会游泳,它也长了蹼…… 这些动物,其实都是生物进化后的结果,但它们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只是祖先有这种生理特征,被保 留了下来。"苗德岁说,比如人类,现在还有尾椎,这也是进化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图文]奇迹!英国首例成功连体婴分离手术患者存活
-
揭秘为毛泽东服务的秘密小组 保证毛泽东晚年的生活质量
-
毛主席私人仓库被封真相揭露后感动国人
-
[图文揭密邓颖超未公开发表的遗嘱
-
[图文]“大胃绝技”阿尔及利亚男子一顿能吃1500只鸡蛋
-
[图文]世界身材最小母亲冒险生下第三胎 患有遗传性成骨不全症
-
中国历史上战无不胜的十大虎将盘点
-
[图文]民国第一家庭传奇:中国美女宋美龄
-
不以成败论英雄——看史事从新评价宋襄王
-
汉武帝的四大妃子的结局凄惨 无一存活
-
成吉思汗故事 成吉思汗真的残酷和嗜杀吗?
-
袁世凯的走钢丝记录:慈禧曾“欲置之重典”
-
康有为年过花甲娶十九岁船娘为妾 晚年最宠爱她
-
[图文]英国男子患极其罕见“脸盲症”辨识不出妻子的脸
-
知人善任的楚庄王:绝缨之宴的故事
-
金正日去世谜团解开震惊国人 激发人民爱戴之情
-
中国古代唯一一位正史女将军是谁?
-
美白皮书痛批蒋介石
-
[图文]英国知名科学家震惊地发现竟是“姐姐”的私生子
-
华国锋一生中最后的放弃和遗憾是葡萄园
-
商朝:究竟纣王无道还是姬发的抹黑?
-
[图文]外国使节离席抗议 周总理称让他们吃饱了再走
-
张作霖的银行抗日时丢七千两黄金去哪了?
-
为什么骁勇杨家七将只有他得不到升迁
-
盘点古今中外有哪些名人曾经得过梅毒
-
善听教诲的晋文公:公子重耳对秦客
-
[图文]明代治理贪腐为何越治越贪
-
邓小平称惹不起的开国将军张爱萍
-
[图文]法国奇男子懂“豹语”把猎豹当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