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未解之谜 > \

广东封开发现四百多年历史明代古村落 岭南浮雕艺术美仑美奂

广东封开发现四百多年历史明代古村落 岭南浮雕艺术美仑美奂

 

图为封开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杨池古村。郭柯堂 摄

时报讯 (记者 何华高 通讯员 陈炳文)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封开发现了一座明代古村落-;-;杨池古村。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祠堂、书室、钱庄等60余座明代建筑见证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其中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她的发现可以为岭南留下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时报记者一行走近了专家学者将之誉为大山深处的"岭南第一村"。

可谓岭南文化活化石

杨池古村位于封开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整个村落被一条幽静的小河包围着。村落四面环山,林深树茂、空气清新。隐藏在山坳里的杨池古村坐北朝南,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曲径通幽。整座村落建筑以中轴线相互带穿,互相对称,前低后高,长幼有序,形成"山环水抱环山"的格局。当地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村民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从不乱砍伐树林,使青山常青,绿水长流。

走进封开杨池古村,处处可以发现遗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神采风韵,信步村落的每条青石板路,就好象翻开了一页页历史,脚下又仿佛触动了那一个朝代。她们均保存着岭南古文化的页页书卷。当地陪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封开是岭南文化和广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老的文化积淀了许多历史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杨池古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以蕴涵丰富的文化沉淀,犹如散落的珍珠,隐匿在封开的山野林地之间,几乎成了研究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勤耕苦读人才辈出

在杨池古村,记者翻开了藏书于村落祠堂的记载。《叶氏族谱》记载,杨池古村始建设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当时有一位叫叶翰彪的明朝官员为躲避战乱,只身从京城逃到这里,隐居下来后结婚生子,繁衍生息,延续至今已经有15代子孙,共300多人。

据《村的县志》和《叶氏族谱》等史料记载,杨池古村自建村以来出了进士2名、贡生9名、武生2名、秀才27名,可谓地杰人灵,人才辈出。

岭南浮雕艺术美仑美奂

杨池古村的建筑大多数雕龙画凤,鱼等具有特色的浮雕体现了岭南独有的艺术之美。这些浮雕图案以黑色作底,白色凸起花纹,图案线条优美,非常夺目,引人入胜,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封开博物馆原馆长陈楚源表示,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谓玄武居北方。杨池古村古村居民这种重视工艺特色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人与自然相结合,可说与水文化息息相关,居民们对水有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

南北建筑一脉相承

叶氏大宗祠是所有杨池古村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或者是壁画,均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艺术杰作。 叶氏大宗祠由8根木制的顶梁柱支撑着,这8根顶梁柱均由杉木打造而成,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然岿然不倒。广州市文保专家指出,岭南古带建筑的顶梁柱多由一块石料打磨而成,北方则使用杉木,叶氏大宗祠使用杉木说明早在明朝时期,岭南建筑风格已经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

走进了杨池古村就如同感觉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古代社会,抬头可见门楣上悬挂职业"恩贡"的古代牌匾。在杨池古村的一家老百姓家中,仍保留着4块完好无缺的古代木匾:其中两块为清朝官员出行开路的"直封州分州"牌匾与清代丁酉年开科取士的"拔贡"牌匾。在古代钱庄内,至今保存着2块清代货币。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