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封开发现四百多年历史明代古村落 岭南浮雕艺术美仑美奂
图为封开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杨池古村。郭柯堂 摄
时报讯 (记者 何华高 通讯员 陈炳文)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封开发现了一座明代古村落-;-;杨池古村。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祠堂、书室、钱庄等60余座明代建筑见证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其中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她的发现可以为岭南留下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日,时报记者一行走近了专家学者将之誉为大山深处的"岭南第一村"。
可谓岭南文化活化石
杨池古村位于封开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整个村落被一条幽静的小河包围着。村落四面环山,林深树茂、空气清新。隐藏在山坳里的杨池古村坐北朝南,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曲径通幽。整座村落建筑以中轴线相互带穿,互相对称,前低后高,长幼有序,形成"山环水抱环山"的格局。当地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村民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从不乱砍伐树林,使青山常青,绿水长流。
走进封开杨池古村,处处可以发现遗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神采风韵,信步村落的每条青石板路,就好象翻开了一页页历史,脚下又仿佛触动了那一个朝代。她们均保存着岭南古文化的页页书卷。当地陪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封开是岭南文化和广信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老的文化积淀了许多历史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杨池古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以蕴涵丰富的文化沉淀,犹如散落的珍珠,隐匿在封开的山野林地之间,几乎成了研究岭南文化的活化石。
勤耕苦读人才辈出
在杨池古村,记者翻开了藏书于村落祠堂的记载。《叶氏族谱》记载,杨池古村始建设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当时有一位叫叶翰彪的明朝官员为躲避战乱,只身从京城逃到这里,隐居下来后结婚生子,繁衍生息,延续至今已经有15代子孙,共300多人。
据《村的县志》和《叶氏族谱》等史料记载,杨池古村自建村以来出了进士2名、贡生9名、武生2名、秀才27名,可谓地杰人灵,人才辈出。
岭南浮雕艺术美仑美奂
杨池古村的建筑大多数雕龙画凤,鱼等具有特色的浮雕体现了岭南独有的艺术之美。这些浮雕图案以黑色作底,白色凸起花纹,图案线条优美,非常夺目,引人入胜,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封开博物馆原馆长陈楚源表示,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谓玄武居北方。杨池古村古村居民这种重视工艺特色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人与自然相结合,可说与水文化息息相关,居民们对水有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
南北建筑一脉相承
叶氏大宗祠是所有杨池古村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或者是壁画,均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艺术杰作。 叶氏大宗祠由8根木制的顶梁柱支撑着,这8根顶梁柱均由杉木打造而成,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然岿然不倒。广州市文保专家指出,岭南古带建筑的顶梁柱多由一块石料打磨而成,北方则使用杉木,叶氏大宗祠使用杉木说明早在明朝时期,岭南建筑风格已经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
走进了杨池古村就如同感觉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古代社会,抬头可见门楣上悬挂职业"恩贡"的古代牌匾。在杨池古村的一家老百姓家中,仍保留着4块完好无缺的古代木匾:其中两块为清朝官员出行开路的"直封州分州"牌匾与清代丁酉年开科取士的"拔贡"牌匾。在古代钱庄内,至今保存着2块清代货币。
相关文章
-
秦始皇陵飞雁之谜:秦陵中金属飞雁是竟然会飞?
-
南方巨兽龙生活在哪个时期 它是体型庞大的食肉动物
-
大蜻蜓:体型超大的一种蜻蜓(腹部长度七十八毫米)
-
特别容易饲养的一种蚂蚁 玉米毛蚁(很常见的一种蚂蚁)
-
海狗的祖先是什么?
-
狮身人面像之谜 到底它从何而来?
-
东大杖子古墓 40多兽头棺内藏龙形玉璜
-
安尼柯龙:化石发现于1995年(有着很久远的生存时间)
-
朱元璋的相貌与画像上不尽相同
-
夸张展现丰满女性的最早人形雕像
-
熊的天敌是什么?棕熊无人可敌(马来熊被蟒蛇欺负)
-
圣母雕像流血泪是怎么回事?圣母雕像流血泪真的是神迹吗?
-
高登民高延津真实身份 他是飞人事件的关键人物
-
苏格兰疑现六爪UFO盘旋天空 长达15分钟
-
[图文]宁波台风过后一座千年古寺从地下冒出
-
唐朝成人小说《游仙窟》传到日本后被列为第一淫书
-
熊猫的祖先竟是强悍的肉食动物,后因生存竞争只能吃素
-
盘点:十大考古发现排行榜
-
宠物与我发生的不可思议的故事
-
“六安王”大墓主棺外棺盖板揭开
-
安徽潜山发现南宋古墓
-
南方海神龙:充满神秘感的南美最大恐龙(白垩纪时期)
-
葛氏瞪羚跑得有多快?速度远超狮子(每小时80公里)
-
甲壳类生物有哪些特点 这种生物是怎样在海底生存的
-
[图文]湖南发现神秘古堡群 疑为明建文帝避难所
-
钱塘江大桥是谁设计的:茅以升先生设计的钱塘江大桥
-
墨西哥是哪个国家: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
-
山海经细思极恐的细节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海绵宝宝是生物吗 全身长满小孔(滤过海水就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