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未解之谜 > \

族谱上的封诰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族谱上的封诰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清代的磨刀图记载着,那时的磨刀不但有磨刀石,还有剑泉、剑谷和一座万福寺。

族谱上的封诰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曾经淹没的柘林湖水中的古墓,因为天干重见天日。

族谱上的封诰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湖水降 唐王后裔墓现真容

柘林湖畔磨刀村李氏身份之悬疑似乎"破解"

2月25日,正月初八,风和日丽。柘林湖水位降低,湖畔出现一座圆丘形古墓。墓侧由青灰色条石垒成,有石板拼成的宽大祀堂和三块字迹模糊的墓碑,居中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隐约能够辨认的字样表明,墓里安葬着唐太子太傅李道及其夫人。

永修县柘林湖边磨刀村的李氏一族因此事而兴奋。

磨刀李氏一直坚信,李道是他们的始祖,是唐太宗李世民、吴王李恪的后裔。据说,李道官居征事郎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是唐昭宗的随侍近臣。公元904年,是他称乱带着家人出逃至永修(古建昌),保存了吴王李恪一脉,并且有了这一脉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台湾等地繁衍逾百万的现状。

原先,这些故事只在《磨刀李氏大成宗谱》中记载,现在,水降墓现,磨刀李氏的唐王后裔身份似乎得到证实。

新百家姓也将"李"列为第一姓,难道真的如磨刀李氏所言"离了磨刀不称李"吗?本报记者近日探访了永修县磨刀村。

(一) 公元904年•逃亡

李道逃亡,是一个漫长而沉重的故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正月。

都城长安依然寒冷。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长安城,卷起阵阵雪花和飘零的残叶。虽然是春节之际,过去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却如坟墓一般死寂、冷清,只有偶尔一两声凄厉的狗叫和梁王朱温部下盘查行人的吆喝声。

大唐王朝已走向了末路。

正月初五刚过,肃杀死寂的长安城突然喧闹起来,到处烈焰腾腾,四望烟尘蔽天。原来,梁王朱温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宅邸、民舍,强逼唐昭宗、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迁往东都洛阳。

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磨刀李氏始祖李道也在其中,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世孙、吴王李恪第十二世孙,是李氏宗亲、昭宗随侍近臣,官居征事郎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太傅。

昭宗李晔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是一位不幸的皇帝。他即位后,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逐渐扩大,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皇帝根本没有实权。现在,他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

对自己的命运,38岁的昭宗已猜到几分,这次去洛阳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不能让李氏宗族遭受灭顶之灾。于是,在车驾行至陕西华县(时称华州),驻跸兴德宫时,昭宗屏退左右,只留一两个宗室之臣。李道就在其中。

这些事情,参与编撰《资治通鉴》且主修唐史的范祖禹,在他的专著《唐鉴》中记载详明。

据记载,李道心知有异,急欲跪拜请旨,昭宗却抓住他的手,泣不成声地说:"鄙谚云'绝于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与诸卿,皆李氏血脉,此去洛阳,恐难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传嗣,卿等不必随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脉而期来日……"说到此处,君臣俱是声泪俱下。

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李道能受到昭宗如此的器重,想来必有过人之处。在悲泣声中,就是他第一个冷静下来,率先向昭宗辞官,然后趁乱带领部分皇室宗亲,携带大唐皇族谱牒,避难逃亡。他们在湖湘停顿后,辗转来到永修(时称建昌),定居磨刀村。

族谱上的封诰令使磨刀李氏深信自己是唐王后裔

(二) 古建昌磨刀•传说
 

李道的后人们认为,先祖选择磨刀定居,和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关。柘林湖没有修建之前,磨刀四面环山,素有"楚头吴尾"之称,相对偏僻但是易守难攻。

单看磨刀得名这一项,李道的选择就已经大有深意。

根据《磨刀李氏大成宗谱》记载,75岁的李屏墀应是唐太宗的第四十五世孙,他在磨刀住了一辈子,曾经当过老师,是为数不多的、了解磨刀和磨刀李氏历史的人之一。据他介绍,关于磨刀的得名有两个传说。

一说,三国著名大将关羽奉命驻守在"楚头吴尾",他专门磨青龙偃月刀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永修县磨刀。传说,那块磨刀石被扔进了磨刀村进村左侧的水塘里,虽然村里没有人试探过这块磨刀石是否真正存在,关羽磨刀的传说还是当地人最为信奉的故事。

还有一个得名传说时间上稍微晚点,发生在东晋,但是影响力更大,甚至连古县志里都有记载。话说东晋时期,鄱阳湖(时称彭蠡泽)连年水灾,并且有大水蛟作怪,当时享有盛望的许逊不但带郡民治水,还带着徒弟们杀水蛟除恶。他铸剑、磨剑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磨刀。一幅清代的《衜祖肇迹磨刀图》记载着,那时的磨刀不但有磨刀石,还有剑泉、剑谷和一座万福寺。

磨刀李氏一族最近都在看热播电视剧《贞观长歌》,他们认为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最聪明的儿子。李恪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所生之子,才华卓越、声望颇高,唐太宗十分器重他,甚至有意立他为太子,后被长孙无忌罗织罪名冤杀。根据族谱上的记载,他们还认定自己是吴王李恪的后裔,是陇西郡李氏的一支,63岁的李时贵说:"我们都是皇族后裔。"

《衜祖肇迹磨刀图》上,还注明了一条"吴楚通衢",这是进出磨刀的惟一通道。李道后人们据此认为,李道在避难的同时,一定还想到了匡复唐室,所以才选择相对险要、地理位置又特别重要的小地方喘息。可惜的是,就在李道逃亡的那年,唐昭宗被朱温诛杀,李氏族人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李道只能偏居一隅,为了避祸,他还曾经假借黄祖师后人的身份偷生。

在李道眼里,磨刀无疑是风水宝地。临死前,他要求安葬在磨刀一个叫老鼠尾的山上,说是有利于家宅兴旺。

(三) 蟠根祠•记忆

李道死后,磨刀李氏确实四处迁徙繁衍,而且出了不少大官。所以在李屏墀的印象中,每到农历9月23日,李道的忌日,四处迁出的李氏族人都会回乡祭祖,在他小的时候,村里还有祠堂,名衜公祠,又称蟠根祠。

他说:"祠堂进深有15米,一进祠堂是戏台,中间是天井,两边是厢房,还有供奉祖先牌位的供堂,家族聚会、开会时用的厅堂。祠堂门口挂着'仙李蟠根'的石匾,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留下来的。祠堂特别气派,旁边就是国防路。后来好几万国民党和日本人在这里大战,日本人在祠堂旁边的山上兴建碉堡,把祠堂的木头拆掉当柴火,砖块用来做碉堡。"

衜公祠由此毁掉,原址上只留下六块圆盘状柱石,从柱石的体积仍然可以看到祠堂昔日的气派。另外,李氏一族为了纪念先祖,将"仙李蟠根"的石匾抢救下来,现在这块缺了一角的青石匾就放置在村子的库屋里,被一堆乱木板遮盖着。

比祠堂更不幸的,是李道的墓。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李道怎么也想不到,原先偏安一隅的小村磨刀附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会兴建柘林水库,随着水库水位抬升,他的墓竟被淹没。所以,李道后人原先只是听说,他就埋在老鼠尾,见过古墓真容的人十分少,李氏族人间曾经流传着一句"李氏族人多显贵,始祖坟墓水中淹",说的就是李道之墓被淹一事。1989年,族人为了祭祖,还一起集资在老鼠尾为他修建了一处新墓。

去年冬天,鄱阳湖水系极度干渴,柘林湖水位严重下降,2007年2月份,丁亥猪年正月,距离李道逃亡正好1103年,他的墓终于重见天日。李氏族人中有专门研究宗族历史的学者认为,古墓重现,为磨刀李氏的起源提供了实证。

可是,记者在柘林湖边看到,李道夫妇合葬墓十分普通。古墓为圆丘形,墓侧由青灰色条石垒成,有石板拼成的宽大祀堂,墓前的三块墓碑因经年水浸字迹模糊,只有居中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隐约能够辨认"大唐太子太傅李道及裴夫人墓"字样。

李道后人介绍,墓葬的年代不可考,曾经有考古学家对该墓葬产生兴趣,后来不知何故不了了之。

(四) 第一大姓•李

其实,在新《百家姓》把李封为第一大姓前,磨刀李氏族人就在四处寻找证据,以证明李道是李氏宗族迁往江西永修第一人,而且是湖湘等李氏后裔的始祖。

关于李道迁居永修,并非只有磨刀李氏保存的族谱这一孤证。

公元904年,李道、李术、李衍堂兄弟三人从陕西出逃,李术、李衍的后人在清雍正年间一次修谱时,曾写信给李氏族人、康熙、雍正朝名臣李凤翥,请他代为序,李凤翥在他所写《磨刀道公宗谱序》中,印证了《李氏宗谱》所言的渊源流派,他写道:"……我恪公之嗣尤较盛焉。当唐末之乱,我道、术、衍三公亲携支谱由长安而徙(江西)建昌。术公及余支之祖,衍有别派,道则磨刀之祖也……"

李氏族人指出,李凤翥在雍正登基的第一年被授恩科会试大总裁,担当选拔人才的重任,足见雍正对他的信任,以他这样的名望、地位,决不会冒充皇族之后而贻笑天下的;在清朝文字狱大盛之时,若李凤翥自称皇族之后而无充足根据,还有遭人弹劾,带来杀身灭族之祸的风险,李凤翥不会糊涂到为沽名钓誉而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所以,磨刀李氏一直把"离了磨刀不称李"挂在嘴边,因为他们坚信:"姓李的人都是从这里(磨刀)传出去的,有超过百万李姓源自磨刀,他们遍布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甚至台湾。" 李道后人觉得,他们的始祖为保存李氏宗族做了很大贡献,最起码是"没被灭族。"

此外,族谱上关于李氏迁徙的记录非常详尽。比方说,清光绪五年撰《分庄图引》说,李道生了四个儿子,"长曰轩,徙瑞昌之清湓;次曰辕,仍建昌之磨刀;三曰軿,仍建昌之桂堂;四曰辂,徙武宁樱田。"

这个距离永修县城60多公里的小村,现在有200多村民,李姓占据一半,是最大的姓。村民大多种植稻谷、棉花,或者外出打工。但是这里交通不便,村村通工程的福利还没有惠及这里。走正在修建中的道路进村,要经过德安车桥--据说是陈氏故里,所以李道后人对磨刀成为李氏故里也有期待。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